学科分类
/ 25
4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语言沟通与心理干预在青少年精神发育迟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精神发育迟滞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语言沟通与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及家属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语言沟通与心理干预在青少年精神发育迟滞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

  • 标签: 青少年 精神发育迟滞 语言沟通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专科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研究对象为精神专科医院药房工作人员10名,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设定为参照组,实施常规药房管理,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设定为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特殊药品管理能力,应急处理能力,风险防护能力,处方审查能力),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管理满意度都比参照组较高(P<,0.05)。结论:在精神专科医院门诊药房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有助于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管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专科 医院门诊药房 PDCA循环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抗精神病药物在辅助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疾病(CVD)中的临床效益及其对心脑血管系统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2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利尿剂、糖尿病药物(如适用)、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了抗精神病药物辅助治疗。所有治疗持续一年,期间对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收缩压由162.61±3.23 mmHg 降至115.52±2.82 mmHg,舒张压由109.12±2.77 mmHg降至70.21±4.35 mmHg),而对照组虽也显示出改善但幅度较小(收缩压由161.54±3.12 mmHg降至137.83±3.54 mmHg,舒张压由108.55±3.33 mmHg降至85.58±4.63 mmHg)。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CVD患者的血压控制,可能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CVD)老年患者 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效益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药学干预用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21.01-2022.01期间我院未开展药学干预,选取此时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药处方400份进行分析,为参比组。在2022.02-2023.02期间我院开展药学干预,选取此时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药处方400份进行分析,为干预组。比较二组管理效果。结果:在管理后,干预组的管理服务水平高于参比组,且用药处方不合格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开展药学干预,可以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药处方合格,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推荐普及。

  • 标签: 药学干预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管理服务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我效能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7年 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32例观察组实施自我效能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精神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我效能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精神症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精神分裂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生长相关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59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GAP-43水平,结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清GAP-43水平(1.13±0.65μg/L)低于对照组(1.92±0.78μg/L)(P<0.01),其中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血症(LGAP-43<0.5μg/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2,P<0.05)。GAP-43水平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总分呈负相关(r=-0.47/-0.4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GAP-43水平的降低与精神病理症状(特别是阴性症状)有关,与精神分裂症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酶联免疫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奥氮平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各43例。86例患者给予相同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喹硫平组给予4周的喹硫平治疗,奥氮平组给予4周的奥氮平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疗效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判断,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喹硫平组痊愈23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奥氮平组痊愈25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奥氮平均能有效的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较好,能显著改善病情,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喹硫平 奥氮平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裁院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情况、合理用药水平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限定日剂量(DDD值)排序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00-2003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3年我院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抗精神病药仍占主导地位,但新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使用频度逐年上升幅度很大。结论:疗效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将占治疗精神病药物的主导地位。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耐受性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精神病医院2003-2007年23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上报的ADR共涉及17个器官或系统,所涉及的系统以神经系统最为常见。抗精神病药引起的ADR最多,占66.09%。结论:抗精神病药引起的ADR多涉及神经系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神经系统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对情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里的应用,总结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9年 1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处于精神分裂缓解期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对比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总评等评估患者病情的一系列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CGI、PSQ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多(P

  • 标签: 针灸 精神分裂症 缓解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于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展开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未在优质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期间治疗的精神科患者 40例作为参照组,在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以后期间治疗的患者 40例作为研究组,针对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并统计。结果:通过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进行责任制护理模式以后,护理服务的质量明显优于应用前( P<0.05)。同时比较护理满意度情况,应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明显优于应用前( P<0.05)。结论:于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采取责任制护理模式举措,可显著的提升护理效果,同时达到较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责任制护理模式 精神科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对精神疾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前麻醉准备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准备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麻醉准备不同,对照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疾病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麻醉准备,术后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较低,能够起到更好的临床使用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我院”)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该类药物的研究、生产、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对2009—2013年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的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总金额及DDDs均逐年增加,分别从2009年的502.5万元、76.11上升至2013年的1097.60万元、146.37。新型抗抑郁药的增长率明显高于经典抗抑郁药。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量逐年递增,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占主导地位,度洛西汀、瑞波西汀等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抗抑郁药 用药分析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 简介:病例:患者,男,61岁。因“发热、咳嗽3天”入住急诊留观病房。既往体健,否认神经精神病史。急诊科查血常规:WBC9.3×10^9·L^-1,NEUT%60.45%,CRP19mg·L^-1;胸片:右肺下叶炎症;肝肾功能、凝血、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无异常,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后给以头孢米诺2.0g+生理盐水100mLq12h静脉滴注,两天后热退,咳嗽减轻,自觉症状好转。

  • 标签: 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社区获得性肺炎 右肺下叶 急诊科 肾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方法对9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0例病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服用药物一般维持在治疗量的中间值,在药物的选择上以利培酮最多。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不影响药物的选择、合并用药,但用量较治疗量小。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用药分析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好转期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ENMSRPCPHD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好转期出现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在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时的血电解质、血气分析,治疗后血气分析、头颅CT及综合治疗用药作分析。并均予复方氯丙嗪治疗。结果2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在好转期出现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时血生化、血气分析无异常。PO2、PCO2在治疗后和症状发作时比较无差异性,t分别为0.83、0.56,P均>0.05。症状发作24小时后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有意义。28例患者给予复方氯丙嗪治疗均于24小时内症状缓解。结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好转期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一定关系,复方氯丙嗪治疗安全可靠。

  • 标签: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好转期 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 药物治疗 复方氯丙嗪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59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恢复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工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治疗组SCL-90量表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恢复认知行为为主的和护理干预方式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社会认知能力,帮助其尽早回归社会,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32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116例的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