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对麻风病的认知和态度行为情况,为下一步麻风防治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对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262名18岁以上的村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麻风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麻风病知识的来源以及对待麻风病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结果: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获得麻风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亲朋好友(占69.7%),其次是电视、报纸和网络(占26.26%);对麻风病的传染性、致残性及临床表现知晓率低,回答正确者分别占61.62%、44.44%及36.36%;只有25.26%的村民了解国家免费治疗麻风病的策略;超过50%的村民对麻风病存在恐惧和歧视。结论: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对麻风病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病患者存在恐惧和歧视,今后需要加强对大众进行麻风病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

  • 标签: 村民 麻风病 认知 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在慢性前列腺炎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中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措施,采用SCL-90量表进行调查,观察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其中躯体化(1.66±0.19)分,强迫症状(1.44±0.17)分,人际关系(1.41±0.18)分,焦虑(1.81±0.34)分,抑郁(1.69±0.25)分,恐怖(1.13±0.21)分,偏执(1.24±0.16)分,敌对(1.01±0.11)分,精神病性(1.34±0.22)分,其他(1.43±0.23)分,同治疗前比较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748、6.2428、6.4291、12.0147、11.7154、5.1469、10.1706、9.3522、11.7451、10.4746;P〈0.05)。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7.28±3.0)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3.76±3.17)分,NIH-CPSI评分(10.32±2.08)分,IIEF-5评分(18.37±1.45)分,同治疗前比较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4093、16.4215、8.2473、24.7599,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应用在慢性前列腺炎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负性心理压力,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人工流产女青年的精神心理压力及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为降低这一人群的人工流产发生率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术的464例25岁以下女青年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0名女青年作为对照组.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在焦虑抑郁心理、男女生殖系统知识、性病防护知识、性行为态度与避孕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女青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4.16±6.04)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5.48±8.39)分;对照组分别为(39.24±7.18)分和(40.67±9.04)分,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组女青年与对照组在对生殖系统知识及性病防护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流组与对照组女青年性行为态度与避孕习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女青年普遍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性行为态度与避孕习惯差异是导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因素给予生殖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这一人群的人工流产发生率.

  • 标签: 人工流产 女青年 心理压力 性知识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银屑病患者中代谢性疾病所占比例,并评估银屑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方法:收集银屑病患者180例和正常人200例,比较两组伴发代谢性疾病的比例。同时在上述人群中随机选取银屑病患者70例和正常对照40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应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间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伴发高血压(OR=2.39)、2型糖尿病(OR=4.27)、高血脂(OR=2.21)、肥胖(OR=3.04)及代谢综合征(OR=5.21)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间心脏疾病的比例未见明显差异(OR=1.11,P〉0.05)。银屑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54(0.62~28.71)、2.01(0.56—6.39),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伴发代谢性疾病比例高于正常人。银屑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正常人。

  • 标签: 银屑病 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报告1例白色丘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对患者家系进行疾病调查。先证者男性,36岁,反复躯干、四肝丘疹、水疱伴瘙痒20余年。表现为双前臂和双小腿伸侧见多数密集黄豆大至指甲大小坚实红褐色丘疹,白色丘疹样疤痕,腰骶部见多数密集斑片状浅红色萎缩性疤痕,并可见水疱、血疱、血痂,部分融合成片状。结合病理诊断为白色丘疹样营养不良在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调查不20人中7人患病,呈连续性垂直遗传,显示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 标签: 家系调查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营养不良型 白色丘疹样
  • 简介:目的:调查和探讨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与睡眠质量和情绪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焦虑自评表(SAS),对我院皮肤科确诊为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的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3种脱发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青年组(15~29岁)、壮年组(30~44岁)、中老年组(>45岁)的PSQI及SAS得分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秃患者PSQI总分>7分,有睡眠问题;在PSQI的7个指标中,青年组主要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有差异(P<0.01);壮年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上有差异(P<0.05);中老年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上有差异(P<0.05)。青年组的斑秃及雄激素性脱发患者SAS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分值。脱发对于女性患者PSQI及SAS积分的影响大于男性。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r=0.487,P=0.000),说明睡眠与情绪焦虑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脱发性疾病,尤其是斑秃同时受到睡眠质量、精神因素的影响,因此恢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调整情绪对预防斑秃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斑秃 脱发 雄激素性 脱发 生理性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省江门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4种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为本市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开展酒店、桑拿、发廊、站桩点等场所的外展活动,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FSW基线调查问卷对FSWs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做血清学梅毒、艾滋病检测及宫颈分泌物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1285例FSWs中4种性病总阳性231例,阳性率17.96%;特异性梅毒血清学(ELISA法)阳性率9.25%;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TRUST)阳性率5.52%;艾滋病血清学(ELISA法)初筛阳性5例,WB法确证阳性4例,阳性率0.31%;淋球菌阳性率1.94%;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率6.45%。结论:近年来,FSWs已成为江门市的性病高危人群,应定期对其监测并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女性性工作者 梅毒 艾滋病 淋病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 简介:目的:调查重庆市区人群的皮肤光型(又称日光反应性分型),以及最小红斑量(MED)和最小持续黑化量(MPPD)的范围。方法按照Fitzpatrick分型问卷调查皮肤类型,GS2004/2006多波段日光模拟器测定受试者的MED和MPPD。结果200名受试者的Ⅱ型、Ⅲ型、Ⅳ型皮肤分别占15.0%、73.5%、11.5%,未见Ⅰ、Ⅴ、Ⅵ型皮肤。Ⅱ、Ⅲ、Ⅳ型皮肤MED均值分别为(63.21±18.22)mJ/cm2、(70.23±17.01)mJ/cm2、(78.45±20.11)mJ/cm2,MPPD均值分别为:(12.52±3.41)J/cm2、(10.22±3.09)J/cm2、(8.43±2.51)J/cm2,从Ⅱ型~Ⅳ型皮肤,MED值逐渐增加,而MPPD值逐渐减小,在不同皮肤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皮肤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皮肤类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所调查的重庆市人群中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其MED、MPPD平均值分别(70.23±17.01)mJ/cm2、(10.22±3.09)J/cm2,重庆市人群皮肤类型与国内其他几所大城市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而紫外线MED、MPPD值范围与国内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

  • 标签: 皮肤类型 最小红斑量 最小持续黑化量 重庆市
  • 简介:目的:调查佛山顺德区孕妇妊娠期梅毒感染情况,分析其治疗结果,为该区域孕妇妊娠期梅毒的防治提供参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佛山顺德区第四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乐从医院产科作产检的12704例孕妇作梅毒筛查,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检查,对阳性病例作梅毒螺旋体血清颗粒凝聚(TPPA)试验,对确诊者作治疗干预,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12704例孕妇,筛查确诊为梅毒者58例,妊娠期梅毒发生率为0.46%。妊娠期梅毒患者中流动人口55例,占94.83%;2009年妊娠期梅毒发生率最高,达0.76%,随后逐渐下降,2013年最低,为0.29%,2014年略有上升,占0.37%;47例作全程规范化治疗的妊娠期梅毒患者,共8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17.02%,不同妊娠时间开始治疗的梅毒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早期开始治疗的梅毒孕妇其新生儿RPR阳性率低于中晚期开始的治疗梅毒孕妇,以晚期治疗新生儿RPR阳性率最高(P〈0.05);不同RPR滴度梅毒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滴度≤1∶2孕妇,新生儿RPR阳性率50.00%,明显低于RPR滴度≥1∶4梅毒孕妇的91.67%(P〈0.05)。结论:重视产前、孕前梅毒筛查,强调在妊娠早期对梅毒孕妇作干预治疗,可预防先天性梅毒,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梅毒 妊娠期 结局 筛查 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对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症状控制情况。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CSU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调查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CSU患者首次就诊后6个月和9个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主要观察指标为依从率、不依从原因、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共完成有效问卷589份,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依从者233例(依从率为39.56%),不依从者356例(不依从率为60.44%)。不依从原因分类包括:不理解医嘱,发病时服药172例;担心药物副作用126例(其中间断服药47例,停药79例);经常忘记,间断服药33例;病情控制不佳停药14例;发生药物副作用停药7例;备孕或怀孕停药3例;经济原因停药1例。233例服药依从者治愈101例,356例不依从者治愈63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15,P<0.01)。文化程度与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关(OR=1.53,95%CI为1.02~5.39),而经济水平与其依从性无关(OR=0.93,95%CI为0.71~1.55)。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对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依从性较低,应针对不依从原因加以干预提高依从率。

  • 标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依从性 第二代抗组胺药
  • 简介:背景目前我国通过性传播获得的HIV感染正在快速增长。但在性病人群中,几种艾滋病相关的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和粘液脓性冉颈炎(MPC)患者中儿种艾滋病相关的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用培养法和PCR法对65例NGU/MPC患者的牛殖道标本和咽拭子标本作了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梨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检测。结果生殖道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3.1%(15/65)、12.3%(8/65)和1.5%(1/65);咽部牛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6.2%(17/65)、15.4%(10/65)和1.5%(1/65);生殖道和咽部同时检出Mg者占10.8%(7/65);生殖道和咽部同时检出穿通支原体者占4.6%(3/65);未检出发酵支原体感染者。结论在NGU和MPC患者中,生殖支原体和穿通支原体感染常见;生殖支原体和穿通支原体可能通过生殖器-生殖器或口-生殖器性接触而传播,并引起尿道炎和宫颈炎。

  • 标签: 非淋菌性尿道炎 艾滋病 支原体感染 宫颈炎 流行病
  • 简介:特应性湿疹(AE)是手部湿疹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斯堪的那维亚基于人群的调查中“是否患过儿童湿疹”的问题经常用来评估儿童期AE的发生。在目前的研究中,此问题有效。根据1960年以来的学校医疗档案确定出600例AE患者及600例无湿疹或过敏性疾病的对照,将问卷发给他们。应答率为70.5%,应答者的平均年龄为36.7岁。问题的特异性为70.7%,灵敏性为89.9%。目前患手部湿疹的亚群较未发生者灵敏性较高而特异性较低。结果显示:该问题高估了儿童期的AE患病率,系数为1.6。当行危险评估时,此问题较手部湿疹终生危险度能更好的评估目前手部湿疹发生的危险度。总之,这一确认的问题高估了儿童期AE的发生率,并可能在成年人群调查中高估AE作为手部湿疹危险因素的作用。

  • 标签: 儿童湿疹 危险评估 儿童期 特应性 手部湿疹 成人
  • 简介:目的:了解当代高校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及性态度、性行为现状,为制订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本市几间高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656人,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在6种性病中,平均能正确鉴别(2.86±1.65)种;性观念趋于开放化,性行为发生率较高(971/2656,占36.56%),但安全套使用率低,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多性伴、从事或接受商业性服务、饮酒或服用精神毒品类药物后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结论:应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误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生态度及行为的改变,控制性病艾滋病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 标签: 性病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目的:通过对佛山市大中专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健康教育现状,为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佛山市大中专在校学生(9所学校,每所300人,共2700人)性相关行为现状及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进行现状调查,并对不同性别、专业、学历及居住地的学生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613份,其中男生1288人(49.29%),女生1325人(50.71%)。非医学专业、居住地为农村、中专生在赞成婚前性行为、赞成同性恋行为、有恋爱经历等方面上人数较多,而在会主动谈论艾滋病相关话题、会主动关注艾滋病相关信息、愿意主动参加艾滋病相关活动、愿意带动他人参加艾滋病相关活动等方面人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医学专业学生及大学生在登陆色情网站、去过色情娱乐场所、看色情录像带、发生过性行为等方面人数较少(P〈0.05)。医学专业学生初次性行为时使用过安全套的人数较多(P〈0.05)。女生在会主动谈论艾滋病相关话题、会主动关注艾滋病相关信息这两方面人数多于男生(P〈0.05)。城市学生和大学生认为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多于农村学生和中专生(P〈0.05)。结论:佛山市大中专学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城市学生及大学生对性病及艾滋病的认识更为深入,且更愿意学习相关知识,医学专业的学生使用安全套的安全意识更强,女生性观念及性行为现状与男生相比较保守。提示应针对男生、非医学专业、农村学生及中专生重点开展有效性健康教育措施,提高该人群对于性病艾滋病的认识水平。

  • 标签: 大中专在校学生 性病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