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右股部及右上臂出现暗红色肿块半年,于2013年1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因银屑病我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发现右股部有一绿豆粒大小褐色较硬小结节,无痒痛感觉,未处理。出院后结节渐增大,且右上臂亦出现类似皮疹,未作任何治疗,因怀疑是恶性肿物,来我院就诊。自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睡眠、大小便均正常,无周身不适、乏力等自觉症状,亦无明显体质量改变。既往患者无类似病史,家族亦无类似病史。

  • 标签: 纤维组织细胞瘤 上皮样 临床表现
  • 简介: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ivenessofhighlyactiveantiretrovirustherapy(HAART)onHIV/AIDSpatients.Methods:UsingHIV-Iquantitativemethodsandimmunologicalfunctioninspection,wemonitored4HIV/AIDSpatientswhoweresufferingfromimmunologicaldeficiencyandweretreatedwithHAART.Results:ThereproductionofHIVinall4patientswasefficientlycontrolledatthe4thweekofthetreatment.Theaverageviralloaddecreasedby1.99Log/ml(0.73-2.46Log/ml).ThenumberofCO+4andCD+sshowedasteadycontinuousincrease4to12weeksafterthetreatment,withanincreaseof67.2%and103.0%respectively.CorrelativestudyamongdifferentvariablesafterthetreatmentrevealedthatpositivecorrelationexistedbetweenthenumberofCD+4andCD+3aswellasCD+8,whilenegativecorrelationexistedbetweenthenumberofCD+4andplasmaviralload.Conclusion:HIV-Iquantitativemethod(plasmaviralload)andthenumberofCD+4inperipheralbloodcanbeusedasimportantreferenceindicatorsinevaluatingHAART.

  • 标签: HAART HIV-1 爱滋病病毒 病毒感染 定量检查 免疫功能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主因消瘦2年余伴唇、阴茎、阴囊赘生物6个月,于2008年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因体重进行性下降在外院检查发现HIV-

  • 标签: 艾滋病 巨大尖锐湿疣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阴部瘙痒1个月余、双下肢瘙痒近1个月,于2016年10月就诊。1个月前患者阴部出现瘙痒,自感瘙痒处有虫体蠕动,夜间较为明显,未诊治,瘙痒感渐加剧,约1周后,双小腿亦出现类似阴部瘙痒感,3d前患者双小腿毛发根部捉到几只"活动性小虫",见图1,遂来我院就诊。

  • 标签: 阴虱病 毳毛 双下肢 阴毛 感染 阴虱
  • 简介:患者男,69岁。左腰背部肿物1年余。7年前诊断为'左侧乳腺癌',5年前行左侧乳腺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组织病理检查示转移性乳腺癌;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示ER和GATA-3均阳性。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手术 皮肤转移 男性 全科诊疗思维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左手背起皮疹伴痒2年,于2012年10月就诊于我科。患者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背部起皮疹,初期痒不明显,未予注意,未做治疗,后来皮疹逐渐增多,瘙痒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给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名称不详,效果欠佳。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发育良好,智力正常,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标签: 表皮痣 炎症性 线状
  • 简介:报道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男,53岁。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脓疱5年,加重3个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外毛根鞘细胞间水肿,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毛囊内见脓疱,内含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真皮内毛囊及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给予雷公藤多苷、米诺环素等治疗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毛囊炎 嗜酸性 脓疱性 临床表现 皮肤组织病理
  • 简介:目的通过借助经典光毒剂8-甲氧补骨酯素(8-MOP)研究UVA、UVB、UVA+UVB3种不同光源对光毒性斑贴试验结果影响.方法豚鼠138只,健康受试者22名.光源为PhilipsUVA,PhilipsUVB,SUV1000日光模拟器.试验物为2%8-MOP.①豚鼠对8-MOP+UVA(PUVA)和8-MOP+UVB(PUVB)反应.②豚鼠对8-MOP+UVA(PUVA)和8-MOP+UVA+UVB(PUVA+UVB)反应.③人体对8-MOP+UVA(PUVA)和8-MOP+UVA+UVB(PUVA+UVB)反应.结果PUVA组反应率和单纯UVA照射组有显著差异(P<0.01),PUVB组反应率和单纯UVB照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UVA+UVB组试验区域3d皮肤反应评分变化趋势斜率大于PUVA组.人体试验结果同动物试验结果相一致.结论以8-MOP为受试物光斑贴试验,UVB检测效果较差,而UVA和PUVA+UVB均能检测出8-MOP光毒性,但UVA+UVB要优于UVA.因而UVA+UVB是一种理想光斑贴试验光源.

  • 标签: 8-甲氧补骨酯素 光源 光斑贴试验 8-MOP 中波紫外线
  • 简介:日本中医称为汉方医,中药称为汉方药.近年来,应用现代医学方法诊断皮肤病,应用西洋药物和汉方方剂共同治疗皮肤病已经越来越受到日本皮肤科医师关注,尤其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慢性顽固性皮肤疾患治疗方面.

  • 标签: 中药 日本 皮肤病 治疗 皮肤疾患
  • 简介:卡介苗类药物具有显著免疫调节作用,已证实它们有抗感染、抗变态反应、抗肿瘤等功效,皮肤病治疗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研究也不断深入。文章就卡介苗系列免疫药理学作用及其皮肤科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卡介苗 卡介苗素 分枝杆菌 皮肤病治疗
  • 简介:不孕不育已成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及医学界重视。各种不育因素,男性因素约占30%~50%。中医药男性不育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火旺证男性不育方面疗效突出,国内外不少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本文就知柏地黄丸治疗各型男性不育临床情况,及对其治疗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知柏地黄丸 男性不育 应用
  • 简介:1987年9月20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出,揭开了中国人通过互联网与世界相连序幕。人工智能登场,更是为互联网医疗找到了新出口。作为皮肤病诊断重要手段之一皮肤影像,已从起初放大镜、显微镜辅助诊断,发展到如今数字影像学技术和智能分析。国内各家医院皮肤影像数据并非共享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直接阻碍着人工智能所需要“大数据”形成。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建立无疑是破冰之举。通过互联网使皮肤影像数据“流动”起来,通过人工智能使皮肤病诊疗“智慧”起来,在此基础,让分级诊疗、区域协同等纷纷落地,不断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患者、医生、医疗机构等多方共赢。

  • 标签: 互联网医疗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辅助诊断 信息孤岛
  • 简介:甲氨蝶呤(MTX)是一种具有抗炎、抗细胞增殖作用免疫抑制剂,应用于银屑病一线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本文从MTX对银屑病适应症、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对生育影响、禁忌症、毒副作用预防、监测与随访,以及补充叶酸是否有益等方面进行概述。

  • 标签: 甲氨蝶呤 银屑病 治疗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红花酊对TNF-α和IL-10影响及促进黑色素形成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卡力孜然酊)、复方红花酊高剂量组、剂量组、低剂量组。建立白癜风皮损模型,应用相对应药物涂擦治疗,测量其TNF-α和IL.10平均光密度及黑色素颗粒细胞数目,比较其作用。结果复方红花酊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对皮损有复色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表达显著增高,IL-10表达明显减少,黑色素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红花酊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TNF-α表达明显降低,IL-10表达明显增高,各组黑色素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红花酊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TNF-α表达水平与黑色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IL-10表达水平与黑色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复方红花酊通过调节TN-α和IL-10表达水平可影响黑色素生成,进而对白癜风产生一定治疗作用。

  • 标签: 白癜风 豚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黑色素
  • 简介:目的:调查佛山顺德区孕妇妊娠期梅毒感染情况,分析其治疗结果,为该区域孕妇妊娠期梅毒防治提供参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佛山顺德区第四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乐从医院产科作产检12704例孕妇作梅毒筛查,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检查,对阳性病例作梅毒螺旋体血清颗粒凝聚(TPPA)试验,对确诊者作治疗干预,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12704例孕妇,筛查确诊为梅毒者58例,妊娠期梅毒发生率为0.46%。妊娠期梅毒患者中流动人口55例,占94.83%;2009年妊娠期梅毒发生率最高,达0.76%,随后逐渐下降,2013年最低,为0.29%,2014年略有上升,占0.37%;47例作全程规范化治疗妊娠期梅毒患者,共8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17.02%,不同妊娠时间开始治疗梅毒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早期开始治疗梅毒孕妇其新生儿RPR阳性率低于中晚期开始治疗梅毒孕妇,以晚期治疗新生儿RPR阳性率最高(P〈0.05);不同RPR滴度梅毒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滴度≤1∶2孕妇,新生儿RPR阳性率50.00%,明显低于RPR滴度≥1∶4梅毒孕妇91.67%(P〈0.05)。结论:重视产前、孕前梅毒筛查,强调在妊娠早期对梅毒孕妇作干预治疗,可预防先天性梅毒,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梅毒 妊娠期 结局 筛查 干预
  • 简介:作者报道1例33岁非特应性反应女性患者,食入不同水果后发生多次过敏反应。食入水果包括苹果、香蕉和荔枝,这三种水果属于植物学上不同植物家族。用点刺试验证实对苹果和香蕉过敏。否认对其他与水果有交叉反应物质(如橡胶或花粉)过敏。由于皮肤科医师并不能经常见到此类患者,作者希望突出强调对水果产生(但不伴有对其他常见气源性/接触性变应原过敏反应)这种罕见且具潜在临床致死性Ⅰ型变态反应。作者也讨论对明显不相关水果发生Ⅰ型变态反应可能原因及参与该变态反应变应原。

  • 标签: 过敏反应 植物学 苹果 香蕉 家族 荔枝
  • 简介:报告1例棘层松解型光线性角化病。患者男,80岁,因左颢部皮肤斑块伴疼痛1年余就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增生,角化过度,棘层松解,基底层不典型细胞向真皮上部生长。免疫组化检查示.CK(+)、P63(+),ki67约20%(+)。诊断为棘层松解型光线性角化病。

  • 标签: 光线性角化病 病理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