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院环境下患访暴力已经成为当今医务人员尤其护士需要面对重要问题。其原因复杂,形式多样,需要长时间应对。本文对患访暴力定义、类型和现状,以及国内外护士遭受患访暴力原因及应对措施进展进行综述,为护士能够有效应对患访暴力提供参考。

  • 标签: 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患访暴力 应对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中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活性变化与神经元凋亡,并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1周组、3周组、8周组,每组各10只,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其APE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程度。结果2-VO1周组APE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后其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凋亡率发现2-VO1周组、3周组凋亡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脑缺血早期DNA修复蛋白APE活性下降,同时其神经元凋亡率较高,后期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升,神经元凋亡程度也逐渐下降,表明DNA损伤与修复失衡所致神经元凋亡慢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重要机制。

  • 标签: 脑缺血 DNA修复 APE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关系。方法连续入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7例,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卒中组发病后系列问点血浆hs--CgP和E--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按照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组(n=15)和重型组(n=32),比较两组血浆hs-CR,P和IL-6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预后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差异。结果卒中组发病5h血浆hs--CP~P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h、12h、24h、48h、5d及7d血浆hs-CRP较对照纽明显升高(均P≤0.01)。卒中组各时间点血浆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重型组血浆hs-CRP水平12h、24h、48h、5d及7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0.046,0.012,0.030,O.007,0.041);重型组血浆IL-6水平f2h、24h、48n、5d及7d时水平均高于轻型组(P=0.002,0.001,0.006,0.026,0.043)。不同预后组之间血浆hs--CP.P和IL--6水平差异不明显。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hs—CRP和IL-6水平升高,且与临床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腺样体肥大伴OSAHS儿童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后OSAHS复发案例不在少数,现根据各文献报导,分析腺样体肥大术后OSAHS复发原因主要为: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等手术未完全切除腺样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鼻-鼻窦炎等临近器官疾病,扁桃体等淋巴组织代偿增生,肥胖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炎症发生避免腺样体切除术后OSAHS复发有效途径。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OSAHS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缺损成形术后钛网外露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12例利用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成形术后钛网外露临床资料。结果钛网外露创口宽径≤3cm7例中,3例经二次清创缝合或二次清创+皮瓣转移术后恢复;4例二次清创缝合后或二次清创+皮瓣转移后1个月仍出现化脓迁延不愈,行钛网取出术,经二次成形术后恢复。外露创口宽径〉3cm5例行钛网取出术,经二次成形术后恢复。结论对于钛网外露、露口反复出现化脓者,尽早行钛网取出术。规范化手术及术后管理,出院后健康宣教,可最大程度避免钛网外露。

  • 标签: 颅骨成形术 数字化成形钛网 钛网外露 治疗
  • 简介:病例1:患者男性,61岁。抵达阿塔卡玛(海拔4000米)2d后出现霹雳样头痛,随后意识丧失。转运到低海拔地区后病情逐渐好转。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显示弥漫性血管源性水肿和微出血(图1)。最终诊断为高海拔脑水肿。病例2:患者男,51岁。因为吸入性肺炎、缺氧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住院。抗生素治疗后病情改善,1周后痫性发作。脑MRI显示弥漫性脑微出血(图2)。

  • 标签: 脑微出血 弥漫性 NEUROLOGY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亦称重叠综合征(OS)。OS患者容易产生更为严重夜间低氧血症及CO2潴留,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肿瘤等多种疾病发生,所以临床医生对OS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治疗。OS患者,发生夜间低氧血症概率较单纯COPD或OSAS患者高,夜间低氧血症导致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进而导致患者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睡眠质量差等发生。现就此症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睡眠以及生命质量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慢性肾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8月份为界限,之前治疗42例患者为循证护理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之后治疗42例患者为对照组(仅接受般常规护理),分析护理影响和作用。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入睡潜伏期时间以及觉醒次数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且循证护理组患者生命质量总体评分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同时,使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 标签: 循证护理 慢性肾炎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发病6-9h动脉溶栓治疗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5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86例发病距接受治疗时间6-9h急性缺血性卒中(NIHSS〈5分)患者资料,比较选择性尿激酶动脉溶栓和口服阿司匹林2种治疗方法发病7d和90d效果。结果与口服阿司匹林组相比,选择性动脉溶栓组患者发病7d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较对照组明显改善(81.3±7.9vs54.5±9.3,P=0.034),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分〈3分患者比例明显增加(88.4%vs48.8%,P=0.028);但在90d后,两组患者BI及mRS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6-9h积极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 标签: 动脉溶栓 轻型卒中 时间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颅锥细孔钻颅置管低位持续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并分析40例临床病例资料:其中20例为对照组,即常规钻孔引流组:常规于顶结节下方钻颅,置8号导尿管于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外接无菌瓶,术后2~3日拨管.另20例为颅锥细孔钻颅治疗组:顶结节下方颅锥钻颅,置入细硅胶管,深入颅内3cm左右,管全长15cm,内径1.5mm,外径2.4mm,管前端为盲端,其后0.5~1.0cm处有四个小侧孔.本组10例用生理盐水及庆大霉素盐水反复冲洗,另10例不予冲洗,均接无菌瓶,悬挂于钻孔点下方30~50cm处持续引流,1~2日拨管,创口不予缝合,加压包扎.结果术后48h头颅CT扫描显示:颅锥细孔钻颅治疗组20例患者无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较少,脑中线结构基本复位,术后临床证状迅速改善,无感染发生,住院时间短,冲洗组与非冲洗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此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50天复查头颅CT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应用颅锥细孔钻颅持续低位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小,头部伤口不需缝合,患者痛苦小,住院费用低、时间短,临床症状改善迅速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亦可应用于床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但需注意钻孔位置、引流充分、无菌瓶位置等.

  • 标签: 颅锥细孔钻颅低位引流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颗粒上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因此脑膜瘤好发部位基本与蛛网膜颗粒脑膜上分布情况致。脑膜瘤成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部分病例与颅脑外伤有定关系。我们报道1例与创伤密切相关脑膜瘤病例: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膜瘤
  • 简介:疼痛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不愉快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1],根据疼痛持续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痛.慢性个危害广泛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美国和欧洲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受到慢性影响.慢性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医学界当前研究热点.病理情况下,机体疼痛如中枢和外周性痛、神经病理性痛、内脏痛等发生慢性化,又被统称为慢性痛[1].研究表明,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如羟自由基)及其转化产物活性氮(如过氧亚硝酸盐)与炎性痛、神经病理性痛[2]、内脏痛[3]及化疗引起疼痛[4]密切相关.活性氧代谢紊乱,易导致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发生[5].

  • 标签: 活性氧 慢性神经病理性痛 荧光探针
  • 简介:1病例资料男性,72岁。因“头面部外伤后头痛3d,伴呕吐数次”2007年4月23日人院。3天前因酒后骑摩托车不慎摔伤头面部;第2天感头痛,呕吐胃内容物2次;第3天头痛和呕吐症状直立体位加重,而且出现智力减退。就诊时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双侧硬膜下积液。诊断:双侧硬膜下积液,外伤性颅内压降低综合征。给予卧位、输液和改善微循环治疗后,头痛、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 简介: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上海市3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80例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文版心力衰竭特异性健康素养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28.72±9.36)分,批判性健康素养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2.08±0.85)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学历、心功能分级以及社会支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及各维度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尤其批判性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加强社会支持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对年龄较大、农村、学历较低以及心功能较差患者应重点关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健康素养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塞平长期治疗慢性失眠安全性。方法59例慢性失眠患者,给予小剂量多塞平(3~6mg/晚),共治疗3个月。治疗初期(第1个月)每周观察1次不良反应;治疗后期每月记录1次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多塞平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头昏、头晕、思睡;口干、咽干、口苦;长期使用未见药物耐受和药物依赖性发生。结论小剂量多塞平长期治疗慢性失眠安全。

  • 标签: 多塞平 失眠 安全性
  • 简介:进行试验研究之前,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个完善计划或方案,即试验设计。这样,不但可指导试验顺利,而且有助于试验并确保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得到准确可靠结果。其核心内容为试验设计三要素、四原则和设计类型。本期我们将重点阐述试验设计中三要素。

  • 标签: 试验设计 统计分析 科研课题 试验研究 设计类型
  • 简介: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高致死率、致残率主要原因之一。SAH后CV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比较肯定机制蛛网膜下腔血液和红细胞崩解产物氧合血红蛋白(OxyHb)CVS发生推动力.起关键作用。血管内皮损害、氧化氮(nitricoxide。NO)、ET-1、蛋白激酶C(PKC)、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在血管痉挛中起重要作用.此外,SAH后脂质过氧化物、Ras蛋白、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增加及K^+通道活性降低等因素也与CVS发病机制有关。近年来,NOSAH后CVS作用受到各研究机构重视。

  • 标签: 一氧化氮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FAS蛋白表达影响以及抗抑郁剂(帕罗西汀)拮抗作用。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慢性应激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选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运用OPEN-FILED(旷野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TUNE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大鼠海马各区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结果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旷野实验中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修饰次数有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有增加。氟西汀可改善大鼠行为学变。TUNE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内细胞凋亡数及FAS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细胞内PKA和P-CREB胞凋亡数及FAS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促进大鼠海马神经元内细胞凋亡和FA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氟西汀具有拮抗作用。

  • 标签: 慢性应激 海马 细胞凋亡 FAS蛋白 帕罗西汀
  • 简介:2017年1月10日至14日,由亚澳小儿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上海市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天津市赵以成医学科学基金会共同承办2017年第12届亚澳小儿神经外科高级培训班(AAACPNCoupe2017)暨上海市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成立仪式太仓玫瑰庄园隆重召开。本次培训班得到亚澳小儿神经外科学会鼎力支持,邀请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及中国台湾地区小儿神经外科知名专家学者近20名进行授课培训。来自全球各地50多家医院70名小儿神经外科同道共同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 标签: 小儿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学会 高级培训班 中华医学会 专家学者 上海市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及时就诊精神病专科医院原因。方法:对108位延迟就诊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个别访谈,患者以自我报告形式回忆其就诊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知识缺乏(93.5%)和非精神病专科医生无法识别症状(91.4%)患者报告导致其就医延迟最主要原因。其次,对精神疾病存在偏见(60.5%)以及家属漠视或消极应对(21.1%)也是重要阻碍因素。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延迟就医现状堪忧,应加强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公众宣传和普及工作,改善患者就医意识与就医行为,并着重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医护工作者对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工作。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症 延迟就诊 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