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包括其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生理指标和社会功能等方面。通过文献综述,我们了解到国内外学者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已有一定认识,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心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与实践,包括其实施过程与策略以及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结果显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同时对其生理指标和社会功能也有积极影响。此外,心理干预还能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对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学生心理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的50例肢体功能障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象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统计显示两组对象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SAS、SDS)均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肢体功能障碍易对学生的情绪变化、学习积极性和社交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帮助其以更为积极热忱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简介: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计划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和观察组B,对照组不作术前心理干预,常规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观察组术前1d给予心理干预,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记录两组病人术前1d心理干预前(H1),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R)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点抽血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对前后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血ICE、E、MAP、HR进入手术室后均较在病房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前后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抑制病人进入手术间的心理应激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降低患者在静脉输液时恐惧心理时的作用,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和输液,以提高对患者人性化服务的水平。方法针对患者在静脉穿刺和输液时就会出现恐惧的心理,我们在注射前就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了患者对静脉穿刺时的恐惧心理,同时指导病人对静脉输液有正确的认知态度,达到建立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和安全用药的目的。结果病人对静脉穿刺的心理恐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担心护士在操作时技术不熟练;担心一次穿刺不成功需重复穿刺而引起疼痛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等问题,通过护士在穿刺前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提高了病人对静脉穿刺的认识,放松了心情,更有利于配合护士进行治疗。结论心理干预能影响患者静脉穿刺和输液时的心理反应,提高了患者在静脉注射时的主动配合能力,为建立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对癌症病患手术治疗之前心理压力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方便简单的取样方式,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癌症病患进行随机的性的分配,其中实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实验组的34癌症病患实施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对对照组的34例癌症病患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入园初期以及入院一周后心理的焦虑状况进行比对。结果在进行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病患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对实验组病患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之后,两组病患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的评分与观察组对比有所下降。结论心理护理的干预方式,能够帮助癌症病患在进行手术之前减轻心理压力,并顺利度过手术等待的阶段,值得临床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对于其康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康复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后,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分数高低与焦虑/抑郁程度呈负相关,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由于对照组,且康复效果较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患者逐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时实施心理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将以对照研究的形式展开研究,于我院中选取7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正式入组前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分析,确认可入组参与实验。与此同时在入组后将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加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每组37例,并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实施下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通过SAS、SDS量表评估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护理后确认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也对两组患者的放疗期间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出现2例、7例不满意情况,满意度分别为94.59%、81.0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并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视患儿采用斜视矫正术治疗围术期加强认知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选择斜视行矫正手术的患儿 75例,均为我院小儿眼科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 n=37)与引入认知干预模式(观察组, n=38)患儿心理状态及预后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入手术室后,心率、血压、血清皮质醇水平均较对照组患儿更为稳定,具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安静配合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况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和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斜视行矫正术治疗的患儿,在围术期加强认知干预,可提高安静配合度,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