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待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设计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实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设计方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待如何控制重要的非实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分析 设计方法 横断面调查 实验设计 临床试验 设计类型
  • 简介: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临床科研设计中,计量资料样本量要求达30例以上,计数资料样本量达40例以上。队列研究失访率不能高于20%。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面±s表示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范围)表示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计算百分比分母应不小于20,注意正确使用百分率与百分比。3.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不应盲目套用x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点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于多因素分析,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 标签: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 直线回归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设计类型 统计学方法
  • 简介:【 摘要 】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分析我国养老机构护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 养老机构下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提供指导和借鉴。 方法 选择中国知网( CNKI )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 2016 年所有养老机构护理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去重、阅读摘要、全文阅读,纳入文献。采用 NoteExpress 、 CiteSpace 、 Excel 对文献年度变化、个人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发文量、期刊分布、基金支持、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分析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养老机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2月-2021年10月本院68例阿莫西林不良反应患者,对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较其它时间段,用药1-7日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

  • 标签: 阿莫西林 药学分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实施DR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0例为对象,分别进行DR检查和CT检查。对比检出结果,计算DR诊断颈椎病的效能。结果:1)70例患者DR检查检出65例,CT检查检出68例,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和韧带钙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3)以CT检查为金标准,DR诊断颈椎病的灵敏度为95.59%,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5.71%。结论:颈椎病患者实施DR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颈椎病 DR诊断 检出率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关文献资料调查表明,在猝死病例当中,冠心病猝死有60%左右,可以说,冠心病是危及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严重病症,此次就针对冠心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方面展开综合评估。方法:根据内蒙古迪安司法鉴定中心受理并出具的冠心病猝死案例进行调研,共为42例,针对死者的性别、年龄、诱发原因、病理性特点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结果:在此次选入的猝死患者当中,大部分以男性为主,占比是78.57%;对此次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30岁至60岁群体最多,占比是61.90%,次之大于60岁患者,为30.95%,低于30岁仅有7.15%;对职业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占比最多群体是农民,有40.48%,工人为30.95%,个体为16.67%,在押犯人为7.14%,干部及学生是4.76%;对发病季节进行统计,其中10月至3月,达到47.62%,4至7月为23.81%,8至9月是16.67%;观察冠心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发生争执最高,达到33.34%,劳动为次之,占比23.81%。结论:冠心病本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危害性,对冠心病猝死进行综合调研,显示发生争执为关键的应激因素,猝死患者当中,以农民例数占比较大,经过分析,大部分的患者有冠心病病理学改变,其中左前降支狭窄者居多。

  • 标签: 冠心病猝死 法医病理学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检查与 HBV-DNA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 2011~ 2012年收治的肝炎患者 125例, 采取患者的血清标本,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及“两对半”检测法, 同时利用荧光聚合链反应定量检测患者的 HBV-DNA。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荧光聚合链定量检测法检测有 80例患者 HBV-DNA定量为阳性, 检出率为 64.0%, 其中 HBsAg、 HBeAg、抗 -HBc标志物阳性的 HBV-DNA的检出率最高, HBsAg、抗 -HBc次之, 抗 -HBc最低。结论 HBV-DNA与病毒的活动性和感染性相关联, 确定 HBV-DNA可了解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的状况, 可作为不同临床类型肝炎患者的辅助检查, 可作为判断 HBV感染者病毒是否有活动和较大传染性的新标志。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 HBV-D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half tests of hepatitis B virus and HBV-DNA. Methods 125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2 were selected. The serum samples of the patient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mark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wo and a half"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HBV-DNA of the patients was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by fluorescent polymerized chain reaction. Compare the two results. Results 80 cases of HBV-DNA were detected as positive by fluorescence polymerized chain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64.0%. The detection rate of HBsAg, HBeAg, anti HBC markers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HBsAg, anti HBC, and anti Hbc. Conclusion HBV-DNA is related to the activity and infectivity of the virus. The determination of HBV-DNA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replication and 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t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test for different clinical types of hepatitis patients, and it can be used as a new standard to judge whether the virus in the 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 has activity and greater infectivit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溶血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研究资料标本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例行体检的70例体检者,本研究选择的7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均为5ml,分别将其放置在两支试管当中,每支试管均为2.5ml,选择采用人工方法将其中一支试管的标本溶血,检测并且对于溶血标本和正常标本的血清当中的各项指标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CHOL(总胆固醇)、ALP(碱性磷酸酶)、TG(甘油三酯)、Cr(肌酐)、BUN(尿素氮)、GLU(葡萄糖)、K+(钾离子)、UA(血尿酸)进行比较。结果在血清当中,溶血血清的AST、ALT、LDH、CHOL、K+检测的结果和正常血清进行比较明显更高,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溶血血清的ALP活性要比正常血清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溶血血清的BUN、Cr、TG、GLU、UA的检测结果与正常血清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对血清的AST、ALT、LDH、CHOL、K+、ALP等检测值产生影响,所以不利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确定,需要在检验过程中选择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溶血的发生,确保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生化分析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的关系,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集的 9659例上消化道黏膜活檢病理诊断结果,观察胃炎、息肉、溃疡和肿瘤病变与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的关系。结果  ①胃炎:不同年龄段慢性炎症、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慢性炎症轻度和中度人数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性别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慢性炎症、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不同严重程度 Hp( +)人数高于 H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息肉:不同年龄段胃息肉、贲门息肉、食道息肉病变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胃息肉、食道息肉人数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性别贲门息肉、十二指肠息肉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胃息肉、贲门息肉不同类型 Hp( +)人数高于 H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食道息肉、十二指肠息肉 HP感染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溃疡和肿瘤病变:不同年龄段胃溃疡、胃癌、食管癌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段贲门溃疡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胃溃疡、食道溃疡、贲门溃疡、胃癌、食管癌人数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溃疡、食道溃疡、贲门溃疡、胃癌、食管癌 Hp( +)人数高于 H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轻度慢性胃炎好发于青中年性,息肉、溃疡、肿瘤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轻度慢性胃炎、息肉病变好发于女性,溃疡和肿瘤病变好发于男性,胃炎相关病变、息肉、溃疡、肿瘤与 Hp感染密切相关。

  • 标签:   上消化道黏膜病变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渭南地区2016年无偿献血人群核酸检测情况,讨论核酸检测对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罗氏Cobass201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2遍ELISA检测阴性,且ALT合格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34251例,其中HBVDNA有反应性33例,HBV阳性率为0.96‰,HCVRNA和HIVRNA未检出,不同月间HBVDNA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5);混检阳性的Ct值越低拆分阳性率越高,且不同Ct值组间拆分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0,P〈0.01);无偿献血人群各年龄段HBVDNA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6,P〈0.01),其中以41~50岁组的阳性率最高,占72.73%(24/33);首次和重复献血者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4,P〈0.01);男性献血者HBVDNA阳性率高于女性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P〈0.05).结论血液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无偿献血人群存在的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主要是输血感染HBV,将核酸检测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 标签: 核酸检测 窗口期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临床检查、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共检出阳性83例,阳性检出率为92.22%(83/90),其中细菌源性生殖道感染44例,感染率为48.89%(44/90),滴虫源性感染5例,感染率为5.56%(5/90),真菌生殖感染34例,感染率为37.78%(34/90)。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具有较高发病率,且感染类型较为复杂,需加强疾病检查,以便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女性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高危妊娠患者在不同孕期凝血部分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孕妇 60例作为高危组,根据孕期不同分为孕早期组( n=18)、孕中期组( n=24)、孕晚期组( n=18),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 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凝血常规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危组患者 PT、 APTT、 TT、 FIB、以及 D-D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在孕早期上述指标水平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高危孕妇在孕早期凝血象指标改变明显加剧,临床对凝血象全程监测非常必要,为临床诊断和及早干预高危妊娠提供可靠实验数据。

  • 标签: 高危妊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药品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商品,因此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医药生产企业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确保产品的安全,并对社会的需求做出反应。检测结果的偏差是引起药物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应该引起制药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药物检验结果偏离为切入点,并与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药物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能为提高药物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品检验结果 偏离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采集样本的不准确或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从而对临床决策产生负面影响。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检验样本采集对医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来改善样本采集质量,从而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检验样本采集 医学检验分析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及解决对策。方法:针对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在本院接受生化检验样本进行分析,对生化检验样本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原因与两大主要因素有关:临床因素、实验室因素;细分具体原因包括:标本处理不当、溶血、送检不及时、离心处理不充分等。结论: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分析了解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且不断提出改进、解决措施,从而对临床医疗工作提供辅助干预效果。

  • 标签: 生化检验 结果分析 相关因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生化检验受到血液标本存放时间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生化检验患者,收治数量为38例,采集血液样本后分为两份,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运用采集6h送检,试验组患者选择采集1h送检,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参数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生化检验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生化检验患者血糖较高、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生化检验受到血液标本存放时间的影响较大。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 存放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200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HBsAb)监测结果。方法:在2021.05~2023.04期间,纳入研究200名儿童为研究样本,通过采取IFMA法(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辩免疫荧光分析法),对儿童身体当中HBsAb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当儿童在年龄增加状态下,HBsAb含量以及HBsAb阳性率会出现明显下降状态。结论:当儿童在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出现免疫年限减弱问题。因此,应当在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于接种效果进行及时检验,同时,采取适宜疫苗补种手段,从而加强儿童机体免疫能力。

  • 标签: []儿童 乙肝表面抗体 监测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患者血常规、凝血部分指标的 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0 月我 院收治的孕妇 8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有无高危因素分为两组:正常组和高危组,每组各 40 例。 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 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危组孕妇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均存在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高危孕妇凝血象及血常规指标存在异常,早期检测对于及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 标签: 高危妊娠 纤维蛋白原 D- 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探究超声影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结果分析及价值。方法系统性的回顾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结节的超声表现,且均已经过手术病理所证实,设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时期经过病理证实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50例,超声检查下结节直径均<1厘米,设为空白对照。统计和分析超声影响诊断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结果及其价值。结果试验组经过超声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中回声类型、纵横比、形态。钙化、边界及其血流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针对甲状腺单一结节表现出来的低回声、纵横比>1、钙化灶等指标在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阳性率为87.9%。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超声征象表现中的低回声、形态不均、钙化灶、血流信号等指标均有助于临床医师的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超声影像诊断 甲状腺微小癌 结果分析 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