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9例VAP患者的资料。结果99例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使用呼吸机患者中发生VAP29例,其中28例治疗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VAP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可能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机械通气时间、药物使用、呼吸回路管理、手卫生落实不到位等密切相关,加强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VAP 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小时综合强化护理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R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RICU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24小时综合强化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基础疾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PH值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高于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治疗总显效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24小时综合强化护理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

  • 标签: RICU 24小时综合强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240例,对其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组例标本共培养出阳性致病菌115株,阳性率47.92%,其中大肠埃希菌25株,肺炎克雷伯菌23株,鲍曼不动杆菌14株,表皮葡萄球菌13株,阴沟肠杆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溶血葡萄球菌7株,其他16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对哌拉西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逐渐成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痰培养是目前新生儿肺炎重要的病原监测手段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晚期 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护理方法对行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行心脏搭桥术的患者64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方法护理的同时加以连续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进行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采取连续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心脏外科 心脏搭桥术 连续护理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年8月14—15日收治的2例重症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迅速体外降温、氧疗、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一系列措施救治,并在血压平稳后给予脱水、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处理,评估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结果经一系列措施急诊救治后,第1例患者意识由深昏迷转为浅昏迷,体温、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或平稳;第2例患者由昏睡转为清醒,体温、脉搏等均恢复正常,病情平稳后转入住院继续治疗。结论重症中暑患者的病情较危重,及时、规范的急诊救治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促进其意识的恢复,值得推荐。

  • 标签: 重症中暑 临床救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肝炎患者临床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对45例诊断为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良好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患者较快的脱离危险,顺利进入康复期,直至痊愈出院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重症肝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ICU中重症患者肝损伤的原因、临床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重症患者肝损伤及肝功能异常,在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得出了相关的启示和结论。

  • 标签: 重症 肝损伤 肝功能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中暑的集束化护理,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年内2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制定集束化护理策略。结果20例病人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缩短ICU住院天数。结论重症中暑患者病情危重,采用早期快速降温、维持有效地呼吸循环功能、防治脑水肿等综合性集束化护理策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重症中暑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危重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总结ICU监护的125例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并评价其结果。结果125例重症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后,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逐渐消除,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结论愉快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良好的影响,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ICU的住院患者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临床上常需要留置胃管来给予患者必须的营养支持来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导致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患者鼻饲时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 标签: 重症 胃肠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隔综合征进行讨论,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份为2012年3月—2015年3月,患者总计60例。经过诊断,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均并发腹腔隔综合征,无误诊、漏诊。通过对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选择应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统计患者的死亡率。结果经过临床统计,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隔综合征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干预后,显效患者41例,占比68.3%;有效患者10例,占比16.7%;无效患者9例,占比15.0%。在互相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隔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进行统计后,最终存活患者52例,占比86.7%;死亡患者8例,占比1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隔综合征是临床上严重疾病,针对患者生命威胁严重,给患者家庭带来了严重负担。通过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实施合理干预治疗后,能够将患者的病痛充分减轻,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在后期治疗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及健康指导,延长患者寿命。建议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隔综合征开展深入研究,健全医疗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 标签: 胰腺炎 重症 腹腔室隔综合征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mcare智能监护脱机模式与传统脱机模式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ICU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2例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SIMV+PSV组、PSV+TC组相比,SC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明显较短,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care智能监护脱机模式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中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ICU呼吸衰竭患者 不同监护模式 应用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监护患者负性心理控制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心电监护患者326例,利用常规护理模式的16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心理干预的163例划入观察组,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SAS与SDS评分相近,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0.9±9.6)分、(34.3±5.2)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52.2±12.2)分、(38.6±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的引入,对改善心电监护患者负性心理可起到明显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电监护患者 负性心理 心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药学进行研究,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从而将患者治愈的质量提高,并制止病死率的发生。方法对入院接受治疗的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相应的药物治疗。主治的用药医师一定要开展相应的药学监护工作,在患者进行药物的调整治疗时也应该参与讨论,并及时对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建议,时刻关注患者在用药后的各项反映。结果在此次研究中,30例患者的住院天数在11~26天之间,呈现出相应不良反应的病患有12例,再实施相应的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没有出现患者的病死现象。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应该增强用药的监管工作,以此来保证患者的治愈质量。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临床用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患者心脏B超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患者,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心脏B超诊断,对照组采用心电图诊断,对两组患者心脏异常状况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出左肥厚22例(33.8%),其中对称性肥厚9例(占13.8%),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13例(占20.0%);左房增大18例(27.7%),左增大3例(4.6%);对照组检出左肥厚10例(22.2%),其中对称性肥厚4例(占8.9%),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6例(占13.3%);左房增大8例(17.8%),左增大1例(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心脏B超诊断比采用心电图诊断敏感性、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心脏病 B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转出交接中用SBAR沟通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12月我科接收的自CCU转为普通病房的心血管病患者共18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180例病例随机等分成A、B两组。A组选取SBAR沟通模式,B组选取常规口头交接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交接效果。结果A组顺利交接率为70.0%,B组为50.0%。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交接所需时间为(8.34±2.17)min,明显短于B组的(13.21±3.72)min。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转出交接工作中合理应用SBAR沟通模式,可规范护士的交接行为,缩短交接所需时间。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心血管 转出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左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心脏彩超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将临床确诊高血压左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心功能正常者(4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LAD、LVDd、E/Ea[(49.98±10.20)、(77.56±11.01)mm、15.02±2.23]均较对照组[(38.25±7.07)、(44.08±3.77)mm、7.52±1.44]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LVEF值(56.14±3.52)%则对照组(68.01±3.88)%明显降低(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LAD、LVDd、E、E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心脏彩超可对高血压左肥厚伴左心衰竭进行准确的诊断,具有可行性,值得关注。

  • 标签: 高血压左室肥厚 左心衰竭 心脏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色超声在冠心病左舒张功能测定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效果。结果经过检查,观察组与对照组在LVEDD、LVESD和EF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峰值高于对照组患者,E/A值低于1,且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色超声的E/A值值提示冠心病左舒张的重要指标,可以提示冠心病患者舒张功能,对冠心病左舒张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左室舒张功能 心脏彩色超声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