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在日常的美术阅读和撰写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熟似无睹”的问题,看似很简单,却并没有做过仔细的推敲.比如,我们经常在其历史年代不确定或含糊不清的时候为某位艺术家或某种艺术现象作出断定给出结论,称其为古代著名艺术家、抑或近现代、近当代、现当代艺术家.然而,若是判断有误,这种混乱的称呼往往会给人留下模棱两可的印象.因此,对历史年代的划分和考究,不光是历史学家乃至文学家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研究美术、艺术流派、艺术家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 标签: 美术史 美术思潮 年代划分
  • 简介:《论语》中“文胜质则”的命题,蕴含颇多。分而论之,不外“文”、“质”、“”三个概念;合而论之,不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文”之初义是色、形、声、象等交错而成的修饰性形式,由此推出“言”、“辞”的区别。对文学来讲,“质”就是健康的人类情感和思想智慧,由此推出“性”、“质”(或本性、本质)的区分与联系。与远古的巫史传统密切相关,“”的本义是奇崛瑰丽的想象。对历史来说,想象是辅助性的,对文学来讲,想象是主导性的。以此反观后现代史学的“皆文”观点,它打破了历史记载表面的真实而深入到了更深一层的真实,不足之处则是消解了历史的真实性。我们认识其局限,才能取得“文”、“”共荣的境界,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和谐境界。

  • 标签: 文艺思想 孔子 历史记载 后现代史学 “文” “质”
  • 简介:在媒介使用泛化的今天,媒介素养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理性对待媒介信息、有效提高媒介素养,成为大家思考的重要话题。毫无疑问,存疑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媒介素养的关键。

  • 标签: 媒介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存疑精神
  • 简介: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侗族大歌被誉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民间音乐”,是侗族文化浓缩的精华.侗族大歌的洋洋外观是生命意志的本真活动,生命意志的跃动正是侗族大歌产生的源泉.产生和发展,就是把自然声音融入歌声来表达人的情感,结合多耶舞使个体的人走出日常生活的樊篱和束缚,消融在歌舞的洪流里,让个体生命的高歌成为集体的狂欢,达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大地的共生共在.侗族大歌既是酒神又是日神的艺术作品.婉转的旋律正是这种“意味深长之奥秘”.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侗家人通过对生存的深刻体验,在对生存的痛苦的反抗中形成了“艺术的形而上学”,是“此岸慰藉的艺术”.侗家人正是这种在侗族大歌的家园中放逐自己的酒神情绪,沉醉于审美的生活中.

  • 标签: 侗族大歌 酒精神 生命意志
  • 简介:服饰是文化的象征。中世纪文明是宗教文化影响的显著体现。中世纪的服装艺术虽然在宗教的禁欲主义影响下被一定程度地进行了抹杀,但同时也刺激了某些服装的发展,使服装衍生出新的种类,从而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服装艺术风格。服饰辅佐了宗教,宗教又使服饰得到了升华,中世纪的服饰形态在世界服装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 标签: 宗教文化 服装艺术 服饰设计 禁欲主义 艺术风格
  • 简介:红旗渠及其精神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的主观意识、情感与客观对象的统一,是合规律性(真)和合目的性(善)的统一,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以其生动的感性形态显现出人类的积极向上、迎难而进的本质力量,因此,具有审美价值。

  • 标签: 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 审美价值
  • 简介:Chinaisbooming,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我们已经埋头在大规模粗糙生产的路上走了很久,然而一直有那么一群人始终坚持着用心去做些精致的东西,保持一种优雅的姿势。设置出不那么拥挤的状态,留出一个从容的笑脸,这些人就是华人设计师们。我们买下一件产品时,可能真正想占有的并不仅仅是其本身,而是想拥有其内在生活品质。

  • 标签: 东方精神 产品设计 时尚 生活方式 设计作品 西方
  • 简介:先秦时期的美术教育并未独立而是内含于“六艺”(或“乐”)的教育之中,其美术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尚礼好古”为原则,追求完美的人格“成人”,技艺在其次,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之说。美术教育只是佟德“成人”的手段,这种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社会因素。

  • 标签: 美术教育 教育思想 基本精神 先秦时期 成因 “成人”
  • 简介:人文精神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塑造。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21世纪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要在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培育、关心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精神层面及尊重当代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找到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管理策略。

  • 标签: 大学生 人文精神培育 管理策略
  • 简介:李纨是荣国府早夭的长孙贾珠之妻,在《红楼梦》十二金钗中排第11位。在《红楼梦》众多悲剧女性形象中李纨可以说是受封建礼教摧残荼毒最深的一位。对于丈夫的早逝,李纨表面上恪尽职守扮演着贞节寡妇形象。然而在她压抑的内心深处却不时地涌动着对于青春年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她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表象里还隐藏着她的聪慧、热情。若以精神分析理论重新观照李纨,便会发现,真实的李纨是幽默、潇洒的,她不是冷漠的遗孀形象,只是市俗的眼光和礼教的规范使她不得不隐藏内心的感情,但是本能的冲动是无法被压抑的,它寻求着任何可能的突破口喷薄而出,以此来体现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

  • 标签: 《红楼梦》 李纨 形象 精神分析
  • 简介:弗洛伊德的文艺观和美学观从属于他的精神分析思想体系,带有一种医生式的,病态式的、居高临下式的思维。在当今时代,我们要对他的文艺观点加以批判继承,以便更好地指导具体的艺术实践。

  • 标签: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文艺观 美学观
  • 简介: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了这一历史趋势。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全球化,对中国工业现代化具有不同性质的意义。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和理论批评,反映了中国工业现代化过程的社会现实,成为反帝反封建与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一翼。著名美学家和批评家、国内唯一审美文化杂志《美与时代》副主编贾玉民教授、刘凤艳主编的《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一书,以历史的与美学的批评方法为主旋律,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介了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发展成就,成为评介和探索中国工业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扛鼎之作。

  • 标签: 全球化 现代化 《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
  • 简介:中村傩文化在傩仪活动中满足着广大客家先民的心里祈愿,它既是客家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是中村村落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中村傩文化中既蕴含了浓厚的"阴阳"观、"神圣"观,又具有驱鬼逐疫、祈祷纳福的功能性诉求,还包含了独具特色的采茶戏风格等精神内涵及艺术形式。

  • 标签: 中村傩文化 精神内涵 艺术形式
  • 简介:张法教授以其恢宏的学术视野、对中西方文化的精到把握,把探究这些体系性著作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其美学风貌结合起来,通过一本或几本古代美学著作体现不同朝代的美学及体系性著作的特色。《体系研究》从西方式体系和概念出发,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美学的理论形态特点,有机地融合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学通史中对专著体系性阐发不够明显的缺点。《体系研究》体现了如下几点特色:第一,借助单个著作的体系研究把握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不同。第二,通过不同时代典型体系性著作呈现传统美学的文化脉络和理论体系。第三,以体系大线呈现从朝廷美学到士人美学演变的脉络。《体系研究》用西方的框架统合中国的材料,极好地突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性,做了一次富有创见的中西思想的汇通。

  • 标签: 中国美学史 体系性著作 美学体系
  • 简介:现代转型问题无可否认的成为当代美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难题。论文尝试着从哲学文化的整合趋向中寻找方法论的支持:首先是东西方平等“对话”关系的出现,其核心是”自我中心论“的扬弃;其次是比较方法论的自觉贯彻运用;再次是以辩证思维贯穿其中的理论重构。

  • 标签: 美学 现代转型 方法论 整合 比较研究 东方
  • 简介:读习近平同志《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颇引入深思,静心玩味,不忍释卷,既而再读,感佩于心,震撼之际,觉有言不吐不快。该词虽为当时作者的感怀之作,但其旨意深邃高远,艺术表现继承经典而又不乏创新,用真情铸造不朽的民族精神,坦陈爱民忧国、勇于担当的治世情怀。言出肺腑,情真意切,朴素大气,意象独特而鲜明,格调新颖而豪迈,可谓托旧制而巧抒时代精神的佳作典范。

  • 标签: 焦裕禄 民族精神 赤子情怀 家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