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比较两组在各时间段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止痛效果、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及OA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较好的麻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模式在行胸腹腔镜复合手术的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优质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对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组,术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满意度均优于整体护理组。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对行胸腹腔镜复合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优势,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身体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普外科23例接受机器人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8(17~72)岁,体质指数(BMI)25.8(21.2~32.6) kg/m2。单侧疝13例,其中斜疝9例,直疝3例,并发型1例;右侧9例,左侧4例。双侧疝10例,其中双侧直疝6例,双侧斜疝2例,混合型2例。患者既往均无腹股沟疝手术病史。23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总结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组23例手术顺利,均未出现术中大出血及输精管损伤等并发症,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前、术后均未使用抗生素,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均于术后次日出院。13例单侧疝平均手术时间121(82~165) min,10例双侧疝平均手术时间166(100~31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3(5~25) ml;术后平均疼痛分数为0.96(0~3)分/10分;平均住院时间28.4(24.2~37.5) h。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均未出现疝气复发和术后神经痛。23例手术共使用补片33个。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热,未超过38.0 ℃,未予特殊处理,2 d后自愈。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微创手术方法。患者损伤更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和复发率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腹膜重建对腹腔镜直肠腺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镜直肠腺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7例,根据手术方案是否采取盆底腹膜重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研究组在腹腔镜切除术后行盆底腹膜重建,对照组则不进行盆底腹膜重建。比较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肛门功能Wexner评分、直肠肛门测压结果、便意感正常率、盆底解剖结构、术后并发症,并进行5年生存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61.25±10.38)和(59.47±11.40)岁(P>0.05),男性占比分别为 60.4%(29例)和55.1%(27例)(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4.29±2.07)比(16.33±2.18)分,P<0.001;(9.57±2.34)比(11.26±2.85)分,P=0.002;(5.41±1.36)比(7.86±1.95)分,P<0.001]。研究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56.29±7.31)比(52.88±6.65)mmHg,P=0.018;(129.33±17.36)比(110.45±15.22)mmHg,P<0.001](1 mmHg=0.133 kPa)。研究组患者直肠感觉容量、直肠最大耐受容量、肛管高压区长度均大于对照组[(32.15±4.38)比(29.76±4.29)ml,P=0.008;(209.57±40.27)比(184.39±37.56)ml,P=0.002;(3.07±0.52)比(2.80±0.49)cm,P=0.010]。研究组患者术后3和6个月便意感正常率分别为47.9%(23例)和70.8%(34例),均高于对照组的26.5%(13例)和51.0%(25例)(P值分别为0.029和0.046)。研究组盆腔内肠管堆积检出率为12.5%(6例),低于对照组的38.9%(19例)(P=0.003)。2组患者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肠梗阻、坠积性肺炎、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18.8%,9例;对照组:24.5%,12例;P=0.493)。研究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71.6%,对照组为68.2%(P=0.309)。结论腹腔镜直肠腺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进行盆底腹膜重建能改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减少盆腔内肠管堆积,安全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中胆囊破裂相关处理及预后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行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且术中胆囊破裂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积极有效的胆囊破列相关方法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2d出院的患者共53例,所占比例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放置时间为(14.1±3.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4.5±4.21)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穿刺口感染共4例,所占比例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中胆囊破裂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方式,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易引流管放置平均时间和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疗效显著。术前、术中以及术中应该积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以预防为主。对于胆囊破裂积极进行处理,加强预后评估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肾囊肿患者分别采用开放性手术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肾囊肿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肾囊肿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对于开放性手术更突出,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对患者的创伤也比较小,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使用和不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分别用于腹腔镜手术拔管时的效果分析。方法选80例ASAI级的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后待患者达到拔管指征时前A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0.1ug/kg及丙泊酚0.6mg/kg,B组给予5ml生理盐水对照。记录入手术室时(S1)、给予实验药物前(S2)、拔管前即刻(S3)、拔管后即刻(S4)、拔管后3分钟(S5)、拔管后10分钟(S6)等共计6个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例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40mmHg例数统计两组拔管后5分钟时达镇静状态2级例数(TR);记录两组给实验药物至拔管时的平均时间(TS);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躁动(TZ)、喉痉挛例数(TH)。结果拔管前后即刻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A组升高(p<0.01),A组给实验药物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较给药前降低(p<0.05),拔管后5分钟时达镇静状态2级例数(TR)A组明显高于B组,拔管时躁动发生率(TZ)A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拔管时镇痛、镇静效果好,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选取60例采取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取60例采取传统开放取石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采取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取石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有较大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则统计学有意义。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相比传统开放取石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手术输血量较低,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手术和术后的舒适感,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