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活自理能力是指自己料理个人生活、管理自己的能力,这是每个人能够独立在社会上生活最基本的能力。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幼儿身体、心理的全面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的研究工具为《生活自理能力量表》,选取广州市两所幼儿园259名小、中、大班的幼儿,即3-6幼儿,通过向其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从而进一步分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 标签: 幼儿 生活自理能力 性别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前瞻性研究贵阳市城区40以上人群心脏代谢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关系。方法对2011年参加"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贵阳市城区40以上居民进行随访,最终将4 506名(女性3 067名,男性1 439名)纳入分析。用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腰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 WHtR)计算心脏代谢指数(cardiometabolic index, CM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代谢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ROC分析CMI对代谢综合征发病的预测能力。结果平均随访3年,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患者985例(女性774例,男性211例)。总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粗发病率为21.86%,男性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4.66%,女性为25.24%,且随CMI的增加而增加。在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CMI的所对应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为OR=1.303(95%CI 1.263~1.344)、OR=1.724(95%CI 1.162~2.558)。ROC结果显示CMI具有良好预测发病的能力(AUC:男性0.759,女性0.852)。结论CMI的增加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率相关,支持CMI作为一种有用的方法来筛查中国一般人群中的代谢综合征。

  • 标签: 心脏代谢指数 代谢综合征 发病率 前瞻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深圳市≥60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成本效果。方法以深圳市≥60常住人群为研究对象,构建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从社会的角度来评估与不接种疫苗相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成本效果。模型以周为周期,研究时限5年,模拟流感发病的季节性变化。采用5%的年贴现率对模型中的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进行贴现并计算净货币效益(NMB),以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70 892元)作为支付意愿阈值进行评价。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参数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结果与不接种疫苗相比,人均节约总成本35元并且多获得0.007个QALYs,人均获得的NMB为529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流感发病率和流感疫苗保护效果是影响基线结果的主要因素。在1 000次的蒙特卡罗模拟中,接种流感疫苗具有成本效果的概率为100%。结论与不接种疫苗相比,深圳市≥60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一项成本节约的疾病预防策略。

  • 标签: 流感疫苗 成本效果分析 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10月,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Ⅱ期临床试验,入组对象为18~59、未妊娠、未哺乳的健康人群,基础免疫程序为0-14 d 5 μg、0-14 d 10 μg、0-28 d 5 μg、0-28 d 10 μg,从其中按研究编号从小到大顺序各选择50名(共200名)完成2剂基础免疫的受试者,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第6个月(窗口期30 d)加强接种第3剂与基础免疫同样剂量的疫苗。加强免疫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约5 ml,分析活病毒中和抗体、假病毒中和抗体、受体结合域IgG抗体(RBD-IgG)的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收集并分析加强免疫后28 d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0-14 d 5 μg、0-14 d 10 μg、0-28 d 5 μg、0-28 d 10 μg组对象的基线年龄分别为(43.98±9.58)、(43.46±9.34)、(42.56±9.08)和(43.94±11.05)(P=0.877),各组间性别比例均衡(P=0.331);4组活病毒中和抗体GMT(95%CI)由加强免疫前的4.07(3.30~5.04)、3.75(3.08~4.55)、8.33(7.01~11.11)和7.69(6.19~9.57)升至加强免疫后28 d的284.84(215.28~376.86)、233.05(178.61~304.08)、274.81(223.64~337.68)和280.77(234.59~336.04),抗体阳转率均为100%。4组的加强免疫后28 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0%(9例)、4.0%(2例)、12.0%(6例)和12.0%(6例)(P=0.182),无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基础免疫6个月后进行1剂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加强免疫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免疫原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顺德地区40以上人群血清可溶性信号素4D(Sema4D)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6月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符合要求的患者共174例,记录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血清骨代谢指标: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VD]、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骨密度、血清Sema4D水平。将纳入的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103例)和非骨质疏松组(71例),分析两组间以上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细化分层,分别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70例)、男性骨质疏松症(4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83例)患者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的差异。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74.058±10.179)]、β-CTX[(0.459±0.420)μg/L]、骨钙素[(9.756±0.904)μg/L]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58.296±12.052)、(0.339±0.026)μg/L、(9.290±1.425)μg/L],而1,25(OH)2VD、骨密度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64.348±13.310)nmol/L比(71.014±23.960)nmol/L、(-3.748±1.208)比(-1.596±0.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年龄、PINP、β-CTX、骨钙素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骨密度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男性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β-CTX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骨密度、1,25(OH)2VD、PINP则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老年骨质疏松组患者的PINP、β-CTX、骨钙素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骨密度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所有类型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间的血清Sema4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顺德地区40以上人群血清Sema4D水平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无明显相关性,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进一步的分层分析也未发现血清Sema4D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今后可考虑扩大样本量,同时在纳入病例时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以期更为客观地反映Sema4D水平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 标签: 可溶性信号素4D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丹麦肥胖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出生时身体成分与3时人体测量学及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基于观察性队列研究SKOT II(SKOT;儿童饮食与健康(丹麦))的数据。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DXA)和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分别对出生及3时的身体成分进行评估。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确定新生儿身体成分与3时人体测量学及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出生体重z值(BWZ)与3时的去脂体质量(FFM)、身高、去脂体质量指数(FFMI)、体脂含量(FM)和体脂含量指数(FMI)呈正相关。新生儿FFM与3时的FFM、身高、FFMI和FM呈正相关,新生儿FM与3时的FM和FMI也呈正相关趋势。结论出生时BWZ较高的婴儿在3时长得更高,也会变得更重,这与线性增长无关,而FM和FFM都对此有贡献。此外,FFM似乎可以追踪到儿童早期,从而支持宫内发育对出生后健康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谈起九的孩子,没有哪位教师哪名家长不头疼的,很多的“恶人恶事”很容易集中性地在这个年级扎堆发生。孩子“九现象”,教师家长“谈九抓狂”。——笔者将之称为“不一样的九”。本文笔者以四个小教育片断为例,从“换角色”、“唤情绪”、“焕真心”等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巧用共情,陪伴孩子轻松度过“非常毕业季”,安然度过青春期。

  • 标签: 共情 换角色 唤情绪  焕未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1感染者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及其传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HIV-1精准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四川省彭州市新报告≥50HIV感染者的340份血样,采用巢式PCR扩增法对pol基因区进行扩增、清理、拼接剪辑,多序列对比构建系统进化树区分亚型,计算成对基因距离,在基因距离阈值为0.90%时成簇数最多(41个),构建分子传播网络。分析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及入网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0份样本中,扩增成功330份(97.06%,330/340)。确定6种HIV-1亚型,包括CRF01_AE(56.67%,187/330)、CRF07_BC(27.88%,92/330)、B(11.21%,37/330)、CRF08_BC(3.33%,11/330)、CRF55_01B(0.61%,2/330)和C(0.30%,1/330)。入网率为58.79%(194/330),研究对象HIV-1分子传播网络的入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文盲,初中(OR=0.35,95%CI:0.13~0.97)与高中/中专文化程度(OR=0.14,95%CI:0.02~0.97)的入网可能性较低;相比于农民,职业不详(OR=0.40,95%CI:0.17~0.95)的入网可能性较低;相比于CRF01_AE亚型,CRF07_BC(OR=0.20,95%CI:0.11~0.35)和CRF08_BC亚型(OR=0.09,95%CI:0.02~0.45)的入网可能性较低。结论四川省彭州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中艾滋病传播来源多元化,艾滋病干预工作应重点定位于低文化程度的中老年农民,同时加强检测与溯源调查。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分子传播 网络 50岁及以上人群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南省2002—2020年接受抗病毒治疗(ART)10年及以上≥15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河南省200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数据,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住址为河南省;接受ART治疗满10年时仍存活;有完整的基线和随访信息者,如人口学特征、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的20 256例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生存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 256例研究对象共计随访82 738.2人年,平均随访4.1人年;男女比例为1∶1.06;接受ART治疗10年时年龄为(51.2±8.7);感染途径以血液传播(85.5%)为主;已婚者占71.2%;88.5%研究对象在村/乡级治疗机构接受治疗。共计死亡2 030例(10.0%),其中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1 897例(93.5%),病死率为9.4%(1 897/20 25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主要结果显示,与起始年龄25~39组患者相比,40~54、55~69、≥70年龄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HR(95%CI)值分别为1.57(1.19~2.08)、3.78(2.86~4.99)和6.17(4.33~8.79);与起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组相比,200~349个/μl组和<200个/μl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HR(95%CI)值分别为1.81(1.61~2.04)和3.64(3.20~4.15);与起始病毒载量结果<1 000拷贝/ml患者相比,≥1 000拷贝/ml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HR(95%CI)值为1.73(1.52~1.97);与接受一线ART方案患者相比,接受二线ART方案患者的死亡风险较低,HR(95%CI)值为0.12(0.11~0.14)。结论2002—2020年河南省接受ART治疗10年以上HIV/AIDS生存率较高;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均为HIV/AIDS生存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 生存分析
  • 作者: 孟彤彤 缪宁 郑徽 王富珍 尹遵栋 沈立萍 王宇 贾继东 孔媛媛 张国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北京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研究室,北京 10005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50,首都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HBsAg阳性者对自身感染状态的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在2020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的15~69HBsAg阳性者中,进行自身感染状态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描述总体人群及不同特征人群的知晓率,运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总体知晓率为43.10%(1 828/4 241),其中男性知晓率低于女性(41.30%对比44.65%);60~69年龄段知晓率低于其他年龄段(30.38%对比36.77%~57.58%),农村地区知晓率低于城市(39.43%对比47.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在5.4万元以下地区的知晓率低于5.4万元及以上地区(36.81%对比41.61%~50.30%),未合并其他肝病者的知晓率低于患有其他肝病患者(41.52%对比60.68%);无乙型肝炎相关家族史或对家族史不详者的知晓率低于有家族史者(43.58%对比68.26%;24.71%对比68.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比值比(OR)=0.841,95%可信区间(CI):0.734~0.964]、高中及以下学历[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OR(95%CI)分别为0.247(0.190~0.321)、0.451(0.352~0.577)、0.634(0.486~0.827)]、农村地区(OR=0.822,95%CI:0.715~0.945)、人均GDP在8.0万元以下的省份[5.4万元~8.0万元,OR(95%CI):0.810(0.688~0.954);5.4万元以下,OR(95%CI):0.793(0.669~0.941)]是知晓率的负向影响因素;而30~39(OR=2.089,95%CI:1.626~2.683)和40~49(OR=1.590,95%CI:1.250~2.023)年龄组、合并其他肝病(OR=2.244,95%CI:1.754~2.871)、有乙型肝炎相关家族史(OR=2.688,95%CI:2.242~3.223)是知晓率的正向影响因素。结论中国15~69HBsAg阳性者对自身感染状态的总体知晓率为43.10%,应进一步加强健康宣传、扩大HBV筛查范围,以尽早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HBV感染诊断率达90%的目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知晓率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中山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2021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0所中小学校共6527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计算BMI,并依据标准评估营养状况。结果 疫情发生后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3.0%,与疫情前(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疫情发生前轻度消瘦检出率为8.8%,高于疫情发生后(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营养过剩方面,疫情发生前营养过剩检出率为19.48%,低于疫情发生后的20.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冠疫情前后,中山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重点关注男生。

  • 标签: 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 儿童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64居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分析人口学特征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8~6419 827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人口经济因素、血生化数据和体格测量数据,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年份各代谢性危险因素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危险因素中,超重和中心性肥胖的整体检出率较高,在2018年分别达到36.41%和39.93%,另外,在3个年份中,危险因素聚集率在2015年最高,2018年稍有下降。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检出率2009-2018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无统计学意义。在APC>0的危险因素中,肥胖和糖尿病的APC较大(APC=5.37%,t=3.26,P=0.190;APC=5.52%,t=7.70,P=0.082),在APC<0的危险因素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APC较大(APC=-6.95%,t=-4.17,P=0.150)。多项logi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除LDL-C、TC和hs-CRP外,男性发生其他各代谢性危险因素的风险均高于女性;45~64成年人除HDL-C外发生其他危险因素的风险高于18~44低年龄组且在高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中更为显著,分别为低年龄组的4.67(95%CI:4.07~5.37)倍和3.73(95%CI:2.91~4.77)倍;居住在东部地区的居民发生肥胖、LDL-C边缘升高、高血压、血糖升高和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而发生TG升高和hs-CRP升高的危险性较低,西部地区居民发生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的风险较低。结论在3个年份中,大多数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及危险因素聚集率在2015年最高,2018年变化不大或稍有下降。性别、年龄和地域分布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减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 变化趋势 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州市15~24MSM艾滋病监测数据,了解其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16-2021年通过网络方式招募年龄15~24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口交/肛交性行为的MSM,分析其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2016-2021年网络招募15~24MSM共4 234人。户籍为福建省外的比例由13.00%(85/654)上升到23.42%(163/696)(趋势χ2=60.23,P<0.001);通过网络寻找男性性伴的比例由93.27%(610/654)上升到99.71%(694/696)(趋势χ2=65.20,P<0.001);最近6个月最近1次肛交使用安全套比例由88.16%(484/549)下降至74.11%(415/560)(趋势χ2=32.32,P<0.001);最近6个月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由65.76%(361/549)下降至55.54%(311/560)(趋势χ2=6.82,P<0.001);既往接受HIV抗体检测比例由5.66%(37/654)上升到25.29%(176/696)(趋势χ2=98.51,P<0.001)。累计监测15~24MSM HIV抗体阳性率为3.64%(154/4 234),历年监测15~24MSM的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χ2=0.50,P=0.45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住时间1~2年者HIV抗体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HIV感染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分别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的0.54(95%CI:0.30~0.99)倍、0.29(95%CI:0.17~0.51)倍,本地居住时间1~2年、>2年者是本地居住时间<1年者的0.35(95%CI:0.16~0.74)倍、0.58(95%CI:0.37~0.91)倍,每次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者是从未使用者的0.18(95%CI:0.08~0.42)倍,未患过性病者是患过性病者的0.25(95%CI:0.13~0.50)倍。结论福州市15~24MSM存在较高HIV感染风险,应加强对流动和较低文化程度青少年MSM的互联网干预。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青少年 男男性行为人群 监测 网络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与2018年中国≥15非现在吸烟人群二手烟暴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与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均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获得全国代表性样本。本研究选择≥15非现在吸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经基于复杂抽样加权后,对一般人口学特征、二手烟危害的认知、公共场所室内区域禁烟的态度,以及不同场所二手烟暴露情况、限制吸烟的规定进行描述,采用Rao-Scott 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二手烟暴露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5非现在吸烟人群中,看到有人室内吸烟的比例从2010年的84.7%下降到2018年的71.9%,在各个场所看到吸烟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45~64、教师、医务人员、企业/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村和中部地区人群二手烟暴露情况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在各年龄组中,家庭全面禁烟或部分区域允许吸烟的二手烟暴露比例均低于家庭允许吸烟或无禁烟规定;在25~44人群中,所在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二手烟暴露比例低于允许吸烟或无禁烟规定(OR=0.65,95%CI:0.49~0.87),认为0~5类公共场所室内区域不应该允许吸烟的二手烟暴露比例高于8类公共场所(OR=2.13,95%CI:1.35~3.36);在45~64人群中,教师(OR=0.37,95%CI:0.17~0.78)、医务人员(OR=0.35,95%CI:0.16~0.76)、农林牧渔水利人员(OR=0.49,95%CI:0.29~0.84)二手烟暴露比例均低于政府/事业单位人员。结论中国≥15非现在吸烟人群二手烟暴露情况整体有所改善,无烟环境建设初现成效,但建设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要积极倡导无烟家庭建设,加强烟草危害宣传教育,提高非吸烟者拒绝二手烟暴露技巧。

  • 标签: 二手烟 公共场所 家庭 禁烟规定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江苏省阜宁县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3月7日至4月20日收集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登记的50及以上2型糖尿病人群的一般资料,并由眼科医师和技师现场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采用国际眼科学会理事会的标准以0.3≤最佳矫正视力<0.8为轻度视力损伤的诊断标准,分析轻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和视力损伤疾病患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轻度视力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拟调查的2 067例糖尿病患者中,实际完成1 909例,应答率为92.4%。至少1眼轻度视力损伤者1 146例,患病率为60.00%;轻度视力损伤共1 832眼,占总受检眼数的47.98%。白内障、屈光不正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轻度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4.90%(896/1 632)、31.61%(515/1 632)和10.19%(166/1 632)。高龄、女性、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是双眼轻度视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日照时间长和经常锻炼是双眼轻度视力损伤的保护因素。结论轻度视力损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较高,白内障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能有助于改善轻度视力损伤。强化血糖控制、加强锻炼和增加户外活动可能减慢轻度视力损伤的进展,防止其发展成为中重度视力损伤。

  • 标签: 糖尿病,2型 视力损伤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在降低揭西县≤30未生育人群人工流产后继发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未生育人群人工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未生育人群人工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采用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对比两组人流知识掌握情况、干预措施落实情况、继发性不孕的发生率及干预措施依从性。结果 两组避孕知识掌握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计划生育服务 未生育人群 继发性不孕 生殖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代谢指数(CMI)和其他体脂评价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身高比(WHtR)、脂质蓄积指数(LAP)]与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的关系及其对M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参加"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贵阳市城区40以上10 14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CMI和其他体脂评价指标与MS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和最佳切点值,接着以各指标最佳切点值为界使用卡方检验再次评估MS患病率。结果该研究人群MS患病率为39.81%(男性为27.23%,女性为44.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男性、女性,MS患病风险均随着CMI及其他体脂评价指标四分位数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5),以Q1组为参照,CMI Q4组MS患病风险男性为17.15(95%CI 11.64~25.27),女性为45.14(95%CI 37.07~54.96);在男性中,CMI预测M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灵敏度79.8%、特异度63.2%,最佳切点值为0.71),相比其他体脂评价指标,AUC最高值为腰围;在女性中,CMI预测MS的AUC为0.831(灵敏度76.8%、特异度75.7%,最佳切点值为0.65),高于BMI、WHtR,低于腰围、LAP。进一步以各指标最佳切点值为界计算MS患病率,男性最佳预测指标仍为腰围,而女性CMI预测价值仅次于LAP。结论CMI及其他体脂评价指标均与MS密切相关,CMI可作为诊断MS的一项新型指标,在预防MS及其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预测 心脏代谢指数 体重指数 脂质蓄积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DST(0-6发育筛查测验)对早期发现儿童心理行为能力发育异常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中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453例体检中使用DST测验的儿童进行观察,观察有无筛查出心理行为能力发育异常的儿童,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53例测验儿童中筛查出行为能力发育可疑儿童69例,异常儿童17例,通过训练和上级医院的发育评估,确诊8人异常需要康复治疗干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