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两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5例急腹症患者,按照多中心、平行、随机等方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6.9%(63/65)明显高于对照组86.7%(52/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经眉弓小切口眶上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手术,全程应用神经内镜.13例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3~71岁.13例病人共14个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瘤,4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11个破裂动脉瘤.根据病人手术前的临床表现进行Hess-Hunt分级:1级2例;2级10例,3级1例.结果手术中均能广视角显露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周围的走行血管,无误夹闭、载瘤动脉狭窄及夹闭不全情况发生.结论眶上锁孔入路可以提供充分的手术空间,神经内镜下夹闭前循环动脉瘤,可以广视角观察动脉瘤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颌面外科手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45例颌面外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有18例是因为下颌骨骨折,15例是上颌骨和颧骨骨折,12例四肢骨折,在进行治疗前的半小时,使用东莨菪碱0.3毫克进行肌肉注射。分段实施局部麻醉鼻腔以1%丁卡因加3%麻黄碱行鼻腔表面麻醉并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喉声门上区喉上神经阻滞(SLNB)以2%利多卡因经舌骨大角前下穿刺行SLNB,左右各2ml;喉声门下区以2%利多卡因2ml/次经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表面麻醉。适度镇静局部麻醉完善后,给咪达唑仑1~2mg+芬太尼0.02~0.04mg静脉滴注。纤支镜和引导插入气管导管通过鼻腔来进入,护理人员在旁辅助进行患者头部的扶持,调整位置,操作人员,将纤支镜从鼻腔进入,出后鼻孔后即可见会厌,缓慢推进纤支镜并调整角度完全暴露声门,将纤支镜头端进入声门下气管内3~5cm,看到气管隆突后即可顺势导入气管导管,退出纤支镜固定导管。结果所有的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插管,全部控制在1分半内。其中4例插管后有不适感,6例呛咳,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颌面外伤患者往往还会存在骨折,使用麻醉比较困难,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方式则具有很好的效果,临床成功率高,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低,不良反应少,因此是比较优秀的气道处理方式,推介医院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4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4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有3例合并回盲部致密粘连,1例轻微粘连,手术中一并行肠粘连松解。手术时间为20~60min,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后住院时间2~7d,平均4.5d。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3~6个月,1例术后仍有慢性腹痛,经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慢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可靠,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阑尾炎理想的手术方式,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泪囊炎以内窥镜下鼻泪管联合逆行置管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均以内窥镜下鼻泪管联合逆行置管来进行治疗,将这些患者分为数量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系统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于慢性泪囊炎以内窥镜下鼻泪管联合逆行置管术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以及微创等优点,并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特点以及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把我院所接收的28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例,其中一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在此基础上,加上中药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称为观察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经过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有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在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1.4%,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中,中西药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