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比较PCF与PLIF治疗椎弓峡部崩裂滑脱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对67例腰椎弓峡部崩裂并腰椎滑脱患者(71个椎间隙)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平均随访20.3月。根据植骨方式分为两组,PLIF组(自体骨组织)40个椎间隙;PCF组(自体骨组织+同种异体骨组织)31个椎间隙。比较两组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9个月、术后18个月植骨融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手术出血量分别为(430.5±67.3)ml和(560.8±70.5)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9个月随访、18个月随访,两组的植骨融合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腰椎峡部崩裂并腰椎滑脱患者进行PCF或者PLIF融合方式,融合效果并无差异。PCF方式更适于椎间隙植骨不足时的补救。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方法将65例经过足量奥氮平治疗,疗效仍欠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为阿立哌唑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为奥氮平加量治疗,观察8周。于2周末、4周末、8周末采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7.74%;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PRS量表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食欲增加、体重增加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能降低因提高奥氮平剂量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疗效好,安全性及依从性高的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五脏俞简易埋线配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P300和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对5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每周埋线一次,配服帕罗西汀20mg;对照组日服帕罗西汀20mg,均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听觉认知电位p300及HAMD-17项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17项评分和P300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治疗组患者P300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配合帕罗西汀能明显减低抑郁症患者HAMD量表评分,改善抑郁症状;患者P300潜伏期延长为抑郁症的状态性标志,作为电生理检查,是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客观评定依据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抑郁综合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eeine,HCY)水平,并探讨其与抑郁综合症症状的相互关系。方法本文采用我院住院病例一对一的分析方法设计,用循环酶方法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抑郁综合症住院患者100例(患者组),健康检组100例(对照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患者组与健康体检组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结果患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6.80±6.6)μmol/L,健康体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0.80±3.86)μmol/L。检测结果抑郁综合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结论抑郁综合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临床上显示轻度增高,可能与抑郁综合症症状的病理有着直接的相互关系,有待于临床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药物治疗。结论溴隐亭能刺激正常人分泌生长激素,但能抑制本症患者分泌生长激素及泌乳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联合治疗代谢综合症治疗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并伴有代谢综合征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各有23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再观察两组患者BMI、HbA1c、FPG、FINS、2h血糖含量变化;总结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使用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联合治疗一个疗程后BMI、HbA1c、FPG、FINS、2hPG都显著比对照组降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约为90.62%,治疗组为96.3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联合治疗代谢综合症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很好地调节患者的血脂代谢絮乱,且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值得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65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观察痛经程度、月经量、贫血、子宫及病灶体积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51例(78.5%)病人3个月痛经症状消失,12例6个月痛经症状消失,2例无效,于术后3个月接受外科手术;所有病例的月经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贫血病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子宫体积逐渐缩小,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例进行外科治疗后的疗效分析,探讨外科治疗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外科手术的7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实验组的36例患者进行分流术,对照组的38例患者进行断流术,术后的两年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观察,分析不同的手术方式和进行手术的时间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36例患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6.71%,有2例;死亡率5.56%,有2例。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6.23%,有2例;死亡率3.14%,有1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急诊手术的45例,择期手术的29例。其中急诊手术无死亡,择期手术死亡率10.34%,共3例。两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的方式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无重要影响,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有利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的时间是影响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患者在病情确定后,应积极配合治疗,确定治疗方案,及时进行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