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内麻醉在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手术中的作用。方法从2020年7月-2022年7月,选择3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手术,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全麻后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留观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术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 DVT、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果: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 TDM手术中,椎管麻醉具有明显的疗效,能有效地缩短病人的麻醉观察时间,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降低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3年12月我院骨科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84例患者,等分为常规护理参照组和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血压、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而Harri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采用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Harris评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护理满意度。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对42例(47髋)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原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1例(含3例双侧),髋关节骨关节炎11例(含2例双侧),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病程9个月~32年,平均6.5年。术前Harris评分为(35.4±5.7)分,视觉模拟评分为(7.0±1.2)分。结果42例患者均进行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8~9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1.5个月。随访并记录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Harris评分,其中视觉模拟评分降至术后的(2.0±0.6)分,Harris评分增加到末次随访的(90.2±2.8)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旋转中心(HJC)重建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分别以“旋转中心”“髋”“置换”以及“rotation center”“hip”“replacement”等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05年1月—2021年8月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重建HJC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652篇,剔除内容不符、质量较低、重复研究、证据等级不高、无法获取全文者,最终纳入43篇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常见的HJC重建的相关解剖标志有大粗隆顶点、小粗隆顶点、髋臼切迹、卵圆窝及髋臼泪滴等,参考对侧大、小粗隆顶点以及它们至HJC的距离有助于重建股骨头旋转中心,参考髋臼切迹、卵圆窝及髋臼泪滴等解剖标志有助于重建髋臼旋转中心。3D打印技术通过打印个体化的髋臼模型而准确定位HJC、制作髋臼定位器和股骨头假体定位器,并能为术者提供模拟手术的机会,使手术更加精确化和个体化。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分为图像依赖型和非图像依赖型2类,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定位点对解剖标志进行注册,建立髋关节模型、定位HJC:前者定位HJC的依据是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可能因图像显示与实际情况略有差距而影响HJC定位的准确性;后者是参考手术区域解剖标志定位HJC,具有更高的定位精确度。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系统使用计算机软件,将患者的影像学解剖信息转换为虚拟的、个体化的骨盆三维重建图像,用以规划植入物的最佳定位,术中机器人设备精准地执行个体化手术计划,可提高髋臼假体定位和HJC的精度、降低假体脱位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针对患者髋关节解剖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剖学标志和解剖学参数,结合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骨科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HJC的精确重建。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这46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3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23例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中10例优,8例良,4例中,1例差,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23例患者中5例优,7例良,5例中,6例差,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43.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长期使用结果很难在年轻患者中获得。我们对一组活动量大、要求较高、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使用Metasul金属对金属关节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这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的中期结果进行回顾研究。方法:对62例年龄小于50岁(平均年龄37岁)的患者行70个全髋关节置换术。2例患者(2个髋)因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内出现深部感染而行关节切除成形术,予以剔除。余60例患者(68个髋)获得完整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年。结果:患髋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5分;56例患者(93%)疗效评价为优。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表现。1例患者发现一处骨盆局灶性骨溶解,另1例患者有两处小的股骨局灶性骨溶解。出现骨盆局灶性骨溶解的髋关节接受了翻修手术,更换髋臼内衬,对未松动假体周围的骨溶解灶进行植骨。结论:通过对本组患者术后平均7年的随访,可见Metasul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发生率较低。但有必要进一步随访,以明确与金属对金属关节置换有关的任何长期不良事件。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病例系列(没有,或历史,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半髋关节置换术(HHR)运用价值。方法: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全髋组39例和半髋组39例,各行THR、HHR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全髋组治疗优良率(94.87%)和半髋组(87.18%)比,无明显差异(P>0.05)。全髋组术中出血量较半髋组多,手术时间较半髋组长,髋关节恢复时间较半髋组短(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THR、HHR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均较为理想,但前种治疗方式可缩短患者髋关节恢复时间,后种治疗方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6月的医院进行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29例)和对照组(n=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假体脱位,压疮以及尿路感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纳入的6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提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接见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生发生率为27.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