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共60例,按照患儿的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多次血小板输注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进行2~5次血小板输注,对照组患儿进行5次以上血小板输注,对比两组患儿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能够提高血小板输注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单克隆抗体对ALL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ALL细胞株Jurkat及Reh为研究对象,用浓度分别为0和lμg/ml的抗IGF-ⅠR单克隆抗体(ab16890)及胰岛素(10-8mol/L)共培养两种细胞株各48h,收集两组细胞,以70%乙醇2ml4℃固定24h,上机检测两组的细胞周期。结果以1μg/ml的ab16890及胰岛素共同作用于Jurkat及Reh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值均小于0.05),说明加药后使两种细胞株均阻滞在G0/G1期。结论抗IGF-ⅠR单克隆抗体(ab16890)可诱导两种ALL细胞株凋亡并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
简介:摘要目的在了解血液中血小板检查原理以及血小板输注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究血液病患者抗体的检测。方法选取招募60名在2017年3月—2017年9月由医院收治的,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患有血液病,且自愿加入本次实验的志愿者,对其进行治疗与实验分析。运用单采血小板对患者进行注射治疗,记录注射次数并密切监测患者在注射前后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依据24小时内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回收率(PPR)和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PTR)为25.0%(15/60);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阳性的概率为73.33%(11/15);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概率为26.67%(4/15),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方面,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概率高于阴性患者,两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因此在血小板输注之前应先检测患者是否产生了血小板抗体,以预测和尽量避免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医护人员临床治疗血液病患者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检测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了解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的41305例患者进行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41305例患者术前血清感染指标阳性有2061例,阳性检出率4.99%。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3.36%,丙型肝炎抗体(Anti-HCV)阳性率0.95%,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Anti-TP)阳性率0.6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阳性率0.02%。不同性别HBsAg(χ^2=25.04,P〈0.05);Anti-HIV(χ^2=5.95,P〈0.05)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术前HBsAg(χ^2=15.36,P〈0.05);AntiHCV(χ^2=39.20,P〈0.05);Anti-TP(χ^2=91.86,P〈0.05)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均存在一定阳性率,为了降低医源性感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应广泛开展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清胆红素检测与尿酸检验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选取52例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冠心病的患者为实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2例为参照组,所有入选人员均进行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检测,对比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尿酸指标水平明显较高于参照组,且血清胆红素检测指标水平则较参照组低,P<0.05。同时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来计算Gensini积分,进一步反映冠心病的病情进展,伴随着积分增加,其尿酸指标水平逐渐升高,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逐渐下降。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应用多血清胆红素及尿酸进行联合检测,可早期冠心病的临床体征,利于早期筛查诊断,同时也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乙型肝炎患者124例,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53例),慢性乙型肝炎组(7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入组对象空腹静脉血抽检,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改善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改善组(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结果中血清分离胶的应用价值,并对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健康受检人员66例,分组方法依据随机法为基准。运用普通玻璃管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参照组,运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研究组,最后比对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结果经不同采血管后,研究组Glu、AMY、CK水平与参照组进行比对,组间差异产生,呈P<0.05。另外,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受检人员的K+、Ca2+、TP和ALP等指标,组间差异未产生,呈P>0.05。结论检验结果中实施血清分离胶可以使血液稳定性显著增强,从而为临床提供有利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湿疹患者血清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检测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诊治慢性湿疹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窄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2组均配合外用0.1%地塞米松乳膏及保湿乳膏进行协同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TSI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SI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期间都无出现瘢痕、皮肤水疱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出现色素沉着,都对症处理后好转,2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能抑制血清中TSLP表达,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安全性也比较好,从而提高治疗疗效,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U)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观察时间对最终结果判定的影响。方法:对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CU患者分别在试验后20min和30min进行局部风团的测量。结果:共收集388例患者,皮试20min后,有147例判定为阳性,其中有7例在30min后转为阴性;241例判定为阴性,其中有10例在30min后转为阳性。20min观察阳性率为37.9%,30min时为38.7%,患者在20min与30min时观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在慢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时,缩短观察时间至20min,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且有利于降低患者时间成本,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测定血清抑制素B水平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接诊的53例不育症患者组成A组,另按患者疾病情况将其分为A1组(非梗阻性29例)、A2组(梗阻性24例),另择取我院同期55例已正常生育的男性组成B组,分别对各组男性进行血清抑制素B水平的检测,比较各组血清抑制素B水平。结果A组患者与B组健康男性比较,A组血清抑制素B水平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比较,A1组血清抑制素B水平明显低于A2组(P<0.05)。结论血清抑制素B水平检测可以作为男性不育症患者鉴别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孕妇不同孕期血清铜铁钙镁锌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从2013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孕检的孕妇中抽取3600名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孕检记录资料,根据其孕周时间分为早孕组(1200名,孕周时间<16周)、中孕组(1200名,孕周时间16~28周)、晚孕组(1200名,孕周时间>28周),并纳入同时期到我院体检健康非孕妇人员90名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血清铜铁钙镁锌元素,并比较。结果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铁镁钙锌含量低于对照组,铜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孕周时间增加,铁镁钙元素含量逐步降低,早孕期、中孕期时锌元素有所降低。结论血清铁钙镁锌与孕周时间呈反比关系,铜元素与孕周时间呈正比关系,监测孕妇体中各元素变化状况,注重孕期保健,确保母婴安全。
简介:摘要睑板腺囊肿以往又称霰粒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睑板腺囊肿有纤维结缔组织组织包裹,囊闪含有脸板腺分泌物及包括巨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受检者PCT水平高、APACHE-II评分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受检者治疗后PCT水平低、APACHE-II评分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PCT水平检验可提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可准确判定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0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0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的人员400例作为对照组,A组治疗组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治疗,B组治疗的同时及时复查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两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百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抗感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检测是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指标,且是值得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保存条件对分离胶采血管血清生化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分离胶采血管采集20例志愿者血样,每人两管,分成两组,分离血清后及时对任一组血样进行常规生化项目检测,检测后一组置室温保存,一组置4℃冰箱保存。室温放置血样分别于24小时后和7天后再次检测同样项目,4℃冰箱放置血样于7天后检测同样项目。检测结果分别与即时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室温放置24小时与4℃放置7天后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比较,所有项目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7天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比较,除Na,Cl,GLU,GGT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项目结果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离胶采血管血清4℃保存条件下,常规生化项目可稳定一周,不宜长时间室温条件下保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I型胶原诱导的免疫性关节炎(CIA)大鼠病程不同阶段的血清及关节局部TNF-α表达变化,探讨病程不同阶段CIA大鼠血清及关节局部TNF-α变化规律,为TNF-α抑制剂使用最佳时机提供试验动物依据。方法选用30只雄性Wistar大鼠,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联合皮内注射诱导CIA模型。大鼠免疫后14d、21d以及42d随机抽取模型组及对照组各5只大鼠,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并应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双足标本,双盲法病理阅片评分和计算机图像技术分析关节局部TNF-α表达。结果CIA成模率为93.33%。21d、42d大鼠血清TNF-α浓度明显增高,较14d有明显差异(P<0.01)。在滑膜增生病理评分上21d和42d的大鼠与14d比较有差异(P<0.05),在新生血管病理评分上14d和42d的大鼠与21d比较有差异(P<0.05)。21d与14d、42d的关节局部TNF-α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TNF-α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结合CIA模型不同病程的病理学改变,证实CIA大鼠早期血清TNF-α持续高水平,尤其在滑膜炎、血管翳增生等急性病理损伤期。基于本实验结果,RA早期使用TNF-α抑制剂可能疗效更佳。
简介:【 摘要】 目的:探析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6 年 8 月~ 2018 年 6 月我院 收治的 40 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组 ,同期 40 例单纯甲亢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肝功能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研究组 FT3 、 FT4 、 TT3 、 TT4 、 TSH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05) 。研究组 ALP 、 TBA 、 AST 、 DBIL 水平均 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甲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指标、肝功能指标均出现异常,应尽早诊断与治疗,以此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