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入治我院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48例,给予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症状表现。结果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腹痛、腹泻、腹胀和排便不尽的症状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临床反馈良好,患者病情缓解,适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蒙脱石散与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之间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2例,使用抽签法分组,每个小组36例,对照组施行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提供蒙脱石散与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将两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口干、嗜睡、便秘、嗜睡、排尿困难和心悸)(13.89%)更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 观察组的IBS-SSS评分低于对照组,包括腹痛程度(19.25±5.65)分、腹痛频率(25.12±2.65)分、腹胀程度(16.25±2.65)分、大便满意度(23.65±5.63)分、生活干扰(24.56±5.65)分、总积分(108.45±20.25)分,(P<0.05)。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蒙脱石散与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开展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吴门抑激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肠道、下丘脑5-羟色胺(5-HT)信号传导系统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50只),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经番泻叶灌胃+束缚应激2周后形成IBS-D模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得舒特组(1.5 mg/kg)、吴门抑激散低剂量组(6 g生药/kg)、吴门抑激散中剂量组(12 g生药/kg)和吴门抑激散高剂量组(24 g生药/kg),每组10只。连续给药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结肠和下丘脑组织中5-HT含量;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结肠和下丘脑组织中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受体3 (5-HT3R)、5-羟色胺受体4(5-HT4R)、5-羟色胺转运体(SERT)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结肠病理形态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吴门抑激散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结肠5-HT水平降低(P<0.05),下丘脑5-HT水平升高(P<0.05);吴门抑激散中、高剂量组结肠TPH-1、5-HT3R、5-HT4R蛋白表达降低(P<0.05)、SERT蛋白表达升高(P<0.05);吴门抑激散高剂量组下丘脑TPH-1、5-HT3R、5-HT4R蛋白表达升高(P<0.05)、SERT蛋白表达降低(P<0.05);吴门抑激散低、中、高剂量组结肠TPH-1 mRNA[(4.778±0.604)、(3.278±0.668)、(1.670±0.361)比(6.877±0.148)]、5-HT3R mRNA[(3.807±0.463)、(2.697±0.455)、(1.132±0.136)比(6.322±0.778)]、5-HT4R mRNA[(4.521±0.234)、(2.801±0.351)、(1.331±0.142)比(6.741±0.293)]水平降低(P<0.05);吴门抑激散中、高剂量组下丘脑5-HT4R mRNA[(0.616±0.208)、(0.726±0.226)比(0.521±0.062)]水平升高(P<0.05),吴门抑激散高剂量组SERT mRNA[(1.563±1.023)比(2.612±1.035)]水平降低(P<0.05)。结论吴门抑激散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双向调节IBS-D大鼠结肠和下丘脑组织中5-HT信号传导系统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从而改善IBS-D症状。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胃肠功能紊乱性疾患。其病因复杂,现有研究认为与精神、心理、饮食、感染、药物等关系密切。其发病机理亦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脑肠轴作用、免疫异常、胃肠激素与神经肽作用、肠道动力学异常、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国内外较一致的观点认为IBS是在特殊的基质基础上,以精神、免疫、内分泌系统为中介,以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为扳机而触发的心身疾病,被公认为了解得最差的疾病之一。IB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而无特异性。用解剖、生化或组织学检查结果难以解释,故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现就近年来IBS诊治的新进展作一概述。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与肠道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有关的功能性胃肠病。心理、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IBS多发生在伴有不同程度心理调节障碍、具有遗传特征的易患群体.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当前公认的罗马Ⅲ诊断标准是以临床症状学为依据,部分符合诊断标准的IBS患者.其肠黏膜可能存在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激活和轻微黏膜炎症,这种炎症在IBS中的潜在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IBS的治疗完全有效,IBS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未来需对IBS的病理学、免疫学和肠内微生态学有更全面的认识.以进一步思考IBS的诊断方式和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参照组(n=46)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n=4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65%>80.43%),实验组患者在半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6.25%<23.91%),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为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且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药物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院收取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时间在2018年7月-2020年10月之间,将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后选择其中36例进行实验,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不如实验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使治疗有效率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四磨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乳果糖口服液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同期的另外6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磨汤,比较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症状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各项症状总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加用四磨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