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73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其中男33例,女40例;年龄(66.80±7.94)岁(范围:39~85岁)。病变部位位于L3/45例,L4/568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组:采用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斜外侧组);采用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后路组)。对比斜外侧组与后路组的基线资料,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斜外侧组与后路组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比例、病史时间及病变部位的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38例斜外侧组手术时间为(99±8.96)min,35例后路组为(96.8±9.5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外侧组术中出血量(80±24.72)ml,后路组(261±52.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1,P<0.05)。7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5±2.58)个月(范围:12~24个月)。斜外侧组术后72 h腰部切口VAS评分(1.21±0.55)分,后路组(1.70±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3,P=0.028);后路组ODI指数由术前的48.6±6.1恢复至末次随访10.2±2.2,斜外侧组由术前49.0±5.7恢复至9.3±1.8,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2,P<0.05;t=9.211,P<0.05)。斜外侧组与后路组的组内手术前后的椎间孔面积有统计学差异(t=10.753,P<0.05;t=11.631,P<0.05);椎管面积亦有统计学差异(t=9.152,P<0.05;t=9.344,P<0.05);两组术后椎间孔面积和椎管面积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椎间隙高度:斜外侧组与后路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92,P<0.05;t=8.443,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且与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2,P<0.05;t=5.291,P<0.05)。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或椎间融合器前后向、横向移位。后路组融合率为97.1%,斜外侧组融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22.86%,斜外侧组发生率2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斜外侧椎间融合与后路减压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前者优势更为明显,包括出血少、神经损伤风险低、良好的椎管间接减压,可作为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较好选择。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外踝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5例累及外踝后踝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3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43.1岁;踝关节损伤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Ⅲ度9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1例,旋外旋型Ⅳ度5例;合并踝关节脱位6例。后踝骨折根据Haraguchi分型全部为Ⅰ型骨折。均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外踝后踝。观察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70 min。21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术后3~5个月均骨性愈合。3例患者出现创口浅表感染,无术后粘连、深部感染,无长屈肌腱挛缩畸形、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情况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优13例,良6例,可2例。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可以同一切口解决后踝及外踝骨折,避免剥离长屈肌起点,减少了长屈肌术后粘连,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区较佳的美学修复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8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120例患者,其中男94例、女26例,年龄3~60岁,清创后创面面积或瘢痕切除后创面面积为8.0 cm×3.5 cm~24.0 cm×18.0 cm。20例患者面颈部瘢痕采用扩张皮修复,其中头皮4例、锁骨上皮8例、胸三角皮4例、斜方肌肌皮4例。选择理想供区皮修复40例患者创面,其中采用腹股沟皮修复手部创面或瘢痕20例,交腹股沟皮修复儿童足部皮肤缺损或瘢痕10例,大腿内、外侧修复膝关节创面10例。采用优化皮设计方法修复50例患者创面,其中接力皮36例,包括内侧穿支皮修复外侧游离供区8例,髂腹股沟皮或腹壁浅动脉皮修复外侧游离供区8例及腓动脉穿支接力皮修复供区20例;外侧游离分叶皮修复9例;改良V-Y推进背阔肌肌皮修复5例。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10例患者供区。皮或肌皮面积为6.0 cm×4.0 cm~30.0 cm×20.0 cm。观察术后及随访时皮、肌皮及皮片成活情况,供区修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1例采用扩张皮修复患者皮远端皮缘0.5 cm出现回流障碍,经换药愈合;1例采用优化皮设计方法修复患者的内侧穿支皮尖端血运障碍,经二次手术清创、重新缝合后完全愈合;其余皮或肌皮均存活良好。术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及自体刃厚皮成活,颜色及质地良好。随访3个月~4年,供区外观良好,仅有线性瘢痕,功能恢复良好;供皮区无瘢痕增生,仅有散在色素沉着。结论根据各种供区的特点,术前进行个性化设计,通过皮预扩张、选择理想供区、优化皮设计或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供区,在修复目标区域的同时,将供区的功能及外观损伤降到最低,从而实现供区美容修复。

  • 标签: 外科皮瓣 美容技术 修复外科手术 供瓣区
  • 作者: 张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年2期
  • 机构: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烧伤整形科
  • 简介:摘要:带蒂移植的皮肤称为皮。皮是指包括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层等所组成的组织块。在皮形成与转移过程中,都需要有一个或两个蒂部相连接。此相连的部位称为蒂,皮的血运与营养在早期完全依赖此蒂供应,故名带蒂移植。被移植的部分称为,故亦称皮移植术。皮内包含着足以供应整个皮血运的动脉及其回流静脉,以保证在移植时不致因血运障碍而发生坏死。待皮移植后 3周左右,可从受区获得血运,在 逐渐建立新的血液循环系统后,即可将蒂切断,结束皮的移植过程。有时,根据缺损部位的具体情况,可在缺损紧邻的部位设计皮,这时仅需一次手术就可以达到修复目的。本文探讨皮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

  • 标签: 皮瓣移植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偶三角皮重建男性乳头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0月至2019年3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4例男性乳头平坦或缺失患者,年龄29~45岁,平均37.2岁。其中先天性双侧乳头平坦1例,药物腐蚀致双侧乳头缺失1例,外源性损伤、双侧乳头重建失败后乳头平坦2例。根据乳头和乳晕区皮肤血运情况及弹性,设计对偶三角皮行双侧乳头重建。术后对皮成活情况进行观察,并对乳头感觉和形态进行随访。结果4例患者8个乳头中7个乳头完全存活,两侧基本对称,无皮感染及坏死;1个乳头出现局部皮坏死,直径稍增宽,高度降低。术后12个月随访时重建乳头软,感觉良好,乳头高度3~4 mm,直径约5 mm,7个乳头形态良好,1个乳头形态稍差。结论根据乳晕区皮肤设计对偶三角皮重建男性乳头,术后两侧乳头对称,外形满意,并发症少,患者满意。

  • 标签: 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乳头 男性
  • 简介:摘要腹壁下动脉穿支皮(DIEP)具有血管恒定、管径粗、可切取的组织量大、供区隐蔽、损伤小和可直接闭合等优点,已成为乳房重建或整形的首选皮,广泛应用于乳房再造。经改良与发展,也较多应用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创面的修复和器官再造,是几个最常用的穿支皮之一。然而,有关DIEP的应用方面有些观点不一,亟待一份专家指导意见。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专家讨论DIEP的应用解剖、适应证、应用设计类型、手术方法、优点和缺点、术后主要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术后护理与康复,形成DIEP专家共识。

  • 标签: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淤血皮的微循环功能变化。方法2019年5月至6月,取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Wistar大鼠12只(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对照组构建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轴形皮,模型组构建同样的轴形皮并结扎腹壁浅静脉。应用moorFLPI-2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检测皮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oorVMS-LDF2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系统检测皮细胞聚集度和血流速度并计算微血管自律运动。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皮术后72 h的皮血流灌注量、细胞聚集度及血流速度分别为100.4、174.2、31.2 PU,模型组则分别为10.5、81.5、13.5 PU,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血流灌注量=26.214,t细胞聚集度=20.923,t血流速度=10.492,P<0.05)。对照组术后72 h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频率和振幅分别为163 Hz,35.2 PU。模型组大鼠血流灌注水平失去正常节律,术后72 h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频率及振幅分别为28 Hz,4.5 PU,显著低于对照组(t频率=29.382,t振幅=33.8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静脉淤血导致微循环血流灌注、细胞聚集度和血流速度显著降低,微血管自律运动受损可能是皮淤血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静脉淤血皮瓣 微循环 大鼠模型 微血管自律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头皮修复额、面部黑痣、瘢痕切除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共收治先天性及后天性面额部病损患者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3~42岁。其中额部黑痣5例、额部瘢痕11例、面部黑痣2例、面部瘢痕9例、面部疣状痣1例,均采用扩张后头皮修复。根据病变大小选择合适扩张器,扩张囊置入帽状腱膜下,注水充分扩张后,采用直接推进或易位皮修复病损切除后创面,带蒂皮以颞浅动脉分支为轴心血管,3周后断蒂,拆线后2周行激光脱毛3~6次。结果本组28例,扩张一期均充分,二期皮转移术后全部成活,无感染、局部坏死等发生。皮断蒂后2例出现远端小面积血运障碍,予植皮覆盖后愈合。随访时间3~31个月,转移的皮经激光脱毛后,颜色、质地与相邻部位正常皮肤匹配良好,无挛缩及色素沉着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头皮组织量充足,继发畸形少,是良好的供区。扩张后头皮修复额、面部病损,皮血供好,术后结合激光脱毛,效果良好。

  • 标签: 扩张器 头皮 额面部病损 修复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写作”教学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教师根据作文命题,以及学生的作文水平,对写作技巧的解释,从情境、思维发展、课外材料的积累、生活感悟几个方面入手,或者制造特定的写作描写对象供学生观察描写。通过这样的“写作”阶段教学,使学生在下笔写作的时候,明白写什么,要怎么写,从哪里开始入手写。

  • 标签: 作文 前写作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是食管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的国家之一,食管鳞癌疾病负担沉重、防控态势严峻。食管鳞状上皮在癌变存在癌状态和癌病变阶段,早期诊断并合理干预癌状态和癌病变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早诊率、降低发病率,是食管癌防控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组织消化病、消化内镜、病理学等领域专家讨论,充分参考国内外研究和专家共识,提出并规范了我国食管鳞癌癌状态和病变的定义、诊治和随访策略,以期对该类疾病的防控发挥指导作用,进而实现对食管癌的早期阻断和干预。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癌前状态 癌前病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起病急、发展快,可迅速进展为皮肤、皮下脂肪组织、浅筋膜及深筋膜的广泛坏死,其截肢(趾)风险高,病死率高。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感染等,但具体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确,其治疗包括局部清创、抗感染等,但多数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早期易误诊和漏诊,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为提高对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的认识和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足 筋膜炎,坏死性 病理生理机制 诊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的内热针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肌筋膜微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 。 方法 选 4 0只家兔, 造成左下肢 二头肌慢性骨骼肌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 4 组,治疗 1 组 10只, 针直径 0.5mm ; 治疗 2 组 10只, 针直径 1.1mm ; 模型对照 组 10 只 和正常对照 组 10 只。治疗 1 组、 治疗 2 组 使用相应 直径内热针进行内热针治疗;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不进行干预。 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内热针治疗(时间 20分钟)前后各组 目标血管血液流动情况。对各组相应肌肉组织取材,进行 HE 染色。 统计分析各组 血流速度 变化并 进行各组间的方差分析 ,电镜下观察肌肉组织 HE 染色结果。 结果 治疗 1 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为 [0.205±0.137 ( mm/s)] 、 [0.308±0.203 ( mm/s ) ], 治疗 2 组分别为 [0.198±0.103(mm/s)] 、 [0.439±0.129(mm/s] ,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1 ;正常组和模型对照组前后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各组间血流速度改变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各组间治疗 2 组血流速度变化最大。肌肉组织 HE 染色结果表现两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瘢痕样组织范围较小,肉芽组织再生较多。

  • 标签: 内热针 软组织损伤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感染人数众多。控制结核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而目前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灵敏度低、周期长等问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通过测序发现血液中存在许多游离的小RNA,且血液比痰液等更易获取和定量,所以以血液中游离小RNA为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应运而生。目前已经有诸多研究探索了人源的游离小RNA作为诊断结核病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效能,并且也有少数研究报道了人类外周血中存在的个别结核分枝杆菌的sRNA。

  • 标签: 循环游离RNA 小RNA 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