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皮游离外侧结合腓骨重建足胫侧列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二科共收治足胫侧列缺损患者22例,其中11例采用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皮修复,设为观察组;另外11例采用外侧结合腓骨修复,设为对照组。一期手术2组均为清创后采用克氏针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及脱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二期重建足胫侧列缺损时,观察组采用游离髂骨结合足底内侧皮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游离外侧结合腓骨进行修复。观察皮是否成活、是否有血管危象和感染发生;通过定期门诊复查、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4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其中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以下,计算患者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标准,分别在术后6、12、24个月对2组皮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术后所有皮均成活。对照组1例分别于术后1、2 d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缓解。观察组1例出现皮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静脉滴注抗生素后缓解。术后24个月足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优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0.9%;对照组:优1例,良3例,可7例,优良率36.4%。观察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8,P=0.024)。术后6、12、24个月,观察组皮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8.0(4.0, 8.0)、12.0(12.0, 16.0)和16.0(16.0, 16.0)分;对照组皮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分别为4.0(4.0, 4.0)、12.0(8.0, 12.0)和12.0(12.0, 12.0)分。相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皮感觉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65、-2.280、-3.031,P=0.030、0.023、0.002)。结论带血管的髂骨及腓骨为足部骨质缺损提供理想供骨;足底内侧皮为修复足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良好的供区,修复后足部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良好、外观满意、皮感觉功能恢复良好,足底皮肤耐磨。外侧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虽能覆盖创面,但术后外观差,感觉恢复较差,易滑移及破溃。

  • 标签: 足损伤 外科皮瓣 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髂骨瓣 腓骨瓣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带阔筋膜外侧游离移植修复头部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硬脑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12例头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5~74岁,均采用带阔筋膜外侧游离移植修复肿瘤切除后硬脑膜缺损。本组患者肿瘤切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 cm×10 cm~24 cm×21 cm,硬脑膜缺损面积为7 cm×6 cm~16 cm×14 cm;皮面积为14 cm×12 cm~27 cm×24 cm,阔筋膜面积为8 cm×7 cm~17 cm×15 cm。将颞浅动脉及颞中静脉与皮供血血管旋外侧动脉降支第1肌皮穿支及其伴行静脉分别端端吻合。供区取自体躯干中厚皮移植修复并打包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皮和皮片存活情况;定期随访,行头颅磁共振成像,观察颅内肿瘤是否复发和硬脑膜完整性,另观察皮的外形、供区是否遗留明显功能障碍。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皮和皮片均存活良好。10例患者皮缝合边缘愈合;2例患者皮缝合口局部窦道形成,少量脑脊液外漏,经门诊换药后痊愈。本组患者随访10~36个月,3例患者术后颅内肿瘤复发,均为肿瘤累及硬脑膜矢状窦区患者,再次切除肿瘤;所有患者硬脑膜完整,皮外形较佳,供区切取后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结论采用带阔筋膜外侧游离移植修复头部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硬脑膜缺损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能较好修复因鳞状细胞癌侵犯切除头皮及硬脑膜形成的缺损,并为颅骨重建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阔筋膜 股前外侧皮瓣 硬脑膜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复杂创面修复中游离外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 2014 年 1月至 2019年 12 月收治 3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取游离外侧修复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 100.0%。术后 2例患者皮边缘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 3d、 5d治愈; 2例患者术后第 2d发生动脉危象,及时进行手术探查患者吻合血管以及重建该处血管血液循环后皮成活。 30例患者经术后随访 6个月调查显示,患者皮色泽恢复正常且外观良好,均未发生破溃现象。结论:采用游离外侧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手术成功率高且疗效明确,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四肢复杂创面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手术修复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外侧组织在全舌或近全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8年5月,收治15例舌癌(全舌或近全舌切除)患者,肿瘤根治术后应用外侧组织同期修复,皮大小为6 cm×10 cm~8 cm×15 cm,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要求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结果15例皮均成活,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例,经探查及相应处理后完全成活。术后于门诊随访12~48个月,平均30个月,舌部受区皮成活良好,术后6个月患者张口度、咀嚼功能恢复良好,但是吞咽及语音功能欠佳;大腿供区运动功能良好,无麻木、疼痛不适。结论全舌或近全舌切根治术后遗留的组织缺损,以游离外侧组织进行修复重建,可以较好的恢复舌的部分功能及外形。

  • 标签: 舌癌 股前外侧组织瓣 重建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外侧游离移植修复复杂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9年5月收治复杂难愈性创面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3~67岁。5例患者存在多种组织结构缺损,7例患者创面面积大,7例患者创面位于特殊部位。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8 cm×5 cm~23 cm×7 cm。根据修复的需要,选择外侧联合血流桥接修复5例;外侧嵌合股外侧肌肌修复7例,其中2例行血管吻合;单侧外侧分叶皮修复6例;双侧外侧串联皮修复1例。皮面积为10 cm×7 cm~25 cm×9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取头部刃厚皮修复。观察术后及随访时皮成活情况、供区外观及创面修复情况。结果术后1例患者分叶皮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清创移植腹股沟中厚皮修复;18例患者皮成活,血运良好,其中1例患者分叶皮组织肿胀。18例供区直接缝合患者,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1例供区取头部刃厚皮修复患者,供区遗留片状瘢痕。术后随访1个月~1年,所有创面均愈合良好,5例患者由于皮臃肿于术后3个月行修薄处理,7例重建局部血流的患者术后复查CT血管造影显示吻合血管通畅。结论根据旋外侧动脉降支解剖特点,可形成分叶、串联、嵌合等特殊外侧,满足复杂难愈性创面修复的个体化需求,取得供区组织最大化利用及受区良好修复的双重效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复杂难愈性创面 个体化修复
  • 简介:摘要外侧(ALTF)是中国学者徐达传等首次报道。相关术式自创立初始,经过国内外学者们近40年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该皮以各种不同类型广泛应用于临床,可覆盖上至头顶、下至足底的所有创面,并以多种形式参与多个器官的修复与再造,成为真正"顶天立地"的"万能皮"。本文主要阐述国内ALTF在应用解剖、穿支定位、临床应用和供区保护方面的研究节点及其进展。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中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阔筋膜外侧穿支皮带血管蒂转移修复腹部或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20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烧伤科收治的腹部或腹股沟区恶性肿瘤患者6例,其中腹部恶性肿瘤5例,腹股沟区恶性肿瘤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扩大切除肿瘤,达到外科阴性边界,形成创面面积范围为8 cm×10 cm~25 cm×32 cm。依据创面大小、位置以及皮支发出位置,设计单侧或双侧带阔筋膜外侧穿支皮带血管蒂转移修复创面,术中尽量选择远端穿支点,留取足够长的血管蒂,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明道或暗道转移皮均可,皮形成后旋转约180°覆盖于创面,将阔筋膜四周与受区创基周围残存腱膜、腹直肌鞘膜进行固定,尽量减少腹壁疝或腹股沟疝的发生率。外侧区残余创面面积8.0 cm×4.0 cm~14.0 cm×7.5 cm,选择内侧区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给予三抗治疗,腹部使用多头腹带固定,腹股沟区创面需患肢制动。观察术后移植皮及供区植皮成活情况,门诊或微信视频随访3~36个月,记录患者对术区外观满意程度、术侧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是否发生腹壁疝或腹股沟疝。结果本组6例患者共计8个皮全部成活良好,供区植皮4例皮片成活良好,2例部分皮片坏死,其中1例通过换药后愈合,另1例补充植皮后愈合。对6例患者通过门诊或微信视频随访3~36个月,均未发生腹壁疝及腹股沟疝,患者对外形均满意,术侧下肢功能未受影响。结论采用带阔筋膜外侧穿支皮带血管蒂转移修复腹部或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外形、功能恢复良好,不易出现腹壁疝及腹股沟疝,方法简单、安全,易于推广。

  • 标签: 阔筋膜 腹部 腹股沟 肿瘤 穿支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外侧与改良胸大肌皮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头颈部肿瘤患者394例,男性286例,女性108例,年龄25~79岁。分别采用游离外侧(306例)、改良胸大肌皮(88例)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采用t检验法分析不同方法修复的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总结2种皮修复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结果本组394例,游离外侧组皮成活率97.1%(297/306),改良胸大肌皮组成活率97.7%(86/88);手术总时间2组相近,游离外侧组3~4 h,改良胸大肌皮组1.5~2.5 h;术后1年,UW-QOL评分游离外侧组与胸大肌皮组相比,在外观、言语功能及肩部运动方面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游离外侧及改良胸大肌皮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游离外侧适用于复杂缺损的修复,改良胸大肌皮对血管条件、全身状况不佳的患者,更具有安全性。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胸大肌皮瓣 头颈肿瘤 肿瘤整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外侧联合动脉血管重建修复腕部Ⅱ、Ⅲ型高压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9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腕部高压电深度烧伤患者25例,其中男23例、女2例,年龄11~63岁,4例为双侧腕部电烧伤、21例为单侧腕部电烧伤,共29个患肢29个创面,创面深度为Ⅲ~Ⅳ度,其中Ⅱ型17个、Ⅲ型12个。术前24例患者行上肢CT血管造影,1例患者因海鲜过敏未行该项检查。7个患肢尺桡动脉均无明显损伤,6个患肢单纯尺动脉损伤,7个患肢单纯桡动脉损伤,9个患肢尺桡动脉均有损伤。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7 cm~36 cm×17 cm,切取面积为11 cm×8 cm~37 cm×18 cm的游离外侧进行修复。尺桡动脉均无损伤患者,皮外侧动脉降支主干或其主干联合携带的较粗肌肉穿支或外侧支与创面尺或桡动脉吻合;单一的尺或桡动脉损伤患者,皮外侧动脉降支主干、外侧支或内侧支与创面尺或桡动脉吻合;尺桡动脉均长段损伤患者,采用上述方法重建创面尺或桡动脉,未与皮动脉吻合的损伤动脉移植大隐静脉进行重建,并将移植的血管用外侧肌包埋。皮外侧动脉降支的伴行静脉与创面尺或桡动脉的伴行静脉和/或头静脉吻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大腿中厚皮封闭。术后和随访观察皮和患肢成活情况,随访时根据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评定标准评定患肢手功能。结果15个创面因组织液化于皮修复术后14~28 d再次行清创手术后愈合。最终29个皮均成活。1例患者患肢尺桡动脉长段损伤,术后1周因血管再次栓塞致手坏死;其余患肢均成活。术后随访6~30个月,皮稍臃肿,患肢手温暖,血运正常,屈指、屈腕功能及手部感觉不同程度恢复。成活患肢功能评定为优者8个、良9个、中5个、劣6个,优良率为60.71%。结论游离外侧联合动脉血管重建修复腕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临床效果较好,Ⅰ期恢复上肢尺、桡动脉的通畅有助于提高保肢的成功率。

  • 标签: 烧伤,电 腕损伤 股前外侧皮瓣 动脉血管重建
  • 简介:摘要2015年5月至2019年9月应用游离外侧肌皮移植术治疗7例顽固性慢性脓胸,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70岁,平均(66.38±11.24)岁。脓胸均为胸部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右侧6例,左侧1例。术中取游离外侧肌皮填塞脓腔,显微镜下行旋外侧动脉降支动脉、静脉与胸背动、静脉间断缝合,以提供该组织的血供。术后游离肌皮成活6例,失活1例。术后随访(26.5±18.2)个月,1例恶性胸腺瘤转移复发,术后半年死亡;其他6例均肌成活,脓腔填塞良好,无脓胸复发,无胸闷等不适。肌供区愈合良好,下肢功能无明显影响。游离外侧肌皮移植术能有效填塞脓胸残腔,不改变胸廓外形,不影响下肢功能,适用于含有巨大脓腔、无法使用带蒂和其他游离肌皮的术后慢性脓胸,近、中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带蒂皮修复坏死性筋膜炎所致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8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下称笔者单位)烧伤科收治6例坏死性筋膜炎所致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年龄43~68岁,其中2例女性大阴唇缺损、4例男性阴囊缺损,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4%~8%体表总面积,非关节、功能部位创面采用内侧游离断层皮片修复,修复后残余会阴部创面面积为10 cm×4 cm~22 cm×10 cm,采用外侧带蒂皮修复,皮面积为12 cm×5 cm~24 cm×12 cm。供区继发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或采用同侧或对侧内侧游离断层皮片修复。统计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血细菌培养结果,观察术后皮成活情况,统计住院时间、清创次数及抗生素使用时间。随访观察皮臃肿情况、是否需行修薄术,评估皮感觉恢复情况,观察髋关节活动情况,并由笔者单位泌尿科医师评估男性患者阴囊等功能。结果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大肠杆菌5例,其中4例血细菌培养为同种细菌,另1例血细菌培养结果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患者术后皮全部成活,住院时间为(22±5)d,清创3~5次,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3±3)d。术后随访3~6个月,2例患者皮略显臃肿,于创面修复后半年行皮修薄术;2例携带外侧皮神经皮感觉正常,其余4例皮浅感觉不同程度恢复;所有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4例男性患者阴囊等功能正常。结论外侧带蒂皮修复坏死性筋膜炎所致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较佳,术后外形、功能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易于推广。

  • 标签: 伤口愈合 外科皮瓣 筋膜炎,坏死性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携带一级源血管的游离外侧穿支皮修复儿童足跟部轮辐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经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S)定位,对10例儿童足跟部轮辐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不携带一级源血管的游离外侧穿支皮修复,并一期皮去脂。其中Ⅰ级轮辐伤3例,Ⅱ级轮辐伤5例,Ⅲ级轮辐伤2例,皮面积4 cm×8 cm~5 cm×13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10例皮均完全存活,术后无血管危象、皮坏死等情况发生,1例创面愈合不良通过换药后愈合。所有患儿均随访6~37个月,平均15.3个月,2例因皮臃肿、中度瘢痕增生于术后半年行皮修整手术。末次随访受区3例出现轻度瘢痕增生。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8例、良2例,感觉恢复至S3+ 3例、S3 5例、S2 2例。结论不携带一级源血管的游离外侧穿支皮修复儿童足跟部轮辐伤创面手术安全有效,能有效缩短皮切取时间并降低供区并发症,具有血供可靠、供受区损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 外科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 足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外侧穿支皮与一期功能重建修复前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收治3例前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伸肌(腱)缺损患者,游离外侧穿支皮移植覆盖前臂背侧创面,同时一期肌腱转位重建2~5指伸指功能。结果术后3例皮全部存活,未发生血管危象。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外形良好,皮的色泽、质地良好,接近前臂背侧皮肤,皮供区愈合良好,植皮区无破溃。患指掌指关节可以完全伸直,肌力恢复至M4。随访4个月的患者2~5指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为0°~70°,其余2例患者为0°~90°,3例患者的远近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均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良3例。结论应用游离外侧穿支皮与一期功能重建是修复前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前臂损伤 外科皮瓣 穿支 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外侧在小腿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收治的13例小腿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0~52岁,平均38岁。未分化多形性肉瘤5例,滑膜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上皮样肉瘤1例,黏液性纤维肉瘤1例。患者软组织肉瘤均行手术切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面积5.5 cm×6.5 cm~13 cm×7 cm。应用游离外侧一期修复软组织缺损,切取皮面积7 cm×8 cm~14 cm×8 cm,术后观察皮成活情况,以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术后6周从皮愈合、外形、温度、感觉以及供区瘢痕5个方面评价移植皮的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3例皮全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其中1例术后24 h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重新吻合血管后皮成活;1例因创面感染皮远端延迟愈合。13例患者均获随访9~57个月,平均24.5个月。13例皮外形好,外观无臃肿,温度正常,皮感觉部分存在。其中3例放疗后皮局部色素沉着、质地变硬,但无皮坏死;余皮色泽和质地均良好。移植皮疗效评分7~9分,疗效满意。随访期间患肢可负重行走,无供区肿瘤种植。无瘤生存10例,其中因肿瘤复发行小腿截肢术1例;肺转移3例,其中带瘤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游离外侧一期移植修复小腿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具有可避免皮供区肿瘤种植、皮血供可靠、对供区创伤小、外形满意等优势,是一种修复小腿肉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手术方法。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肉瘤 小腿 软组织缺损 游离组织瓣 股前外侧皮瓣 外科,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外侧嵌合穿支皮在修复下肢复杂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应用游离外侧嵌合穿支皮修复下肢复杂软组织缺损76例,其中小腿29例,足踝部47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感染、深部组织缺损及骨科植入物外露。创面大小为15 cm×8 cm~35 cm×20 cm,其中45例合并死腔形成,62例合并同一部位骨折,3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其他系统损伤。创面经彻底清创及VSD治疗,待肉芽生长良好、感染控制后,设计并切取以旋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外侧嵌合穿支皮,其中穿支皮修复大部分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肌填塞死腔和(或)覆盖部分皮周围的创面,在肌上一期或二期游离皮片植皮,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74例皮完全成活,2例术后72 h内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处理后好转。1例皮术后渗血过多,予手术止血。4例皮远端或肌上植皮区部分坏死,2例经再次植皮,2例经积极换药后均完全消灭创面。另16例外伤后骨髓炎伴骨缺损,于伤口愈合后3~6个月采用植骨、骨搬运或Masquelet技术进行修复。术后伤口一期愈合68例,延期愈合8例。除5例失访外,71例随访9~24(平均16)个月,患肢外观与功能恢复满意,未出现感染复发。结论采用外侧嵌合穿支皮移植时,可以利用穿支皮修复深部组织外露的创面,肌填塞深部死腔和(或)创面并在肌上植皮,仅需吻合旋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即可实现肢体复杂创面的三维立体有效修复与重建,是修复下肢复杂创面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嵌合穿支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创面修复 深部死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KISS皮移植修复多个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7例多个手指背软组织缺损,其中累及3指者1例,4指者6例。一期手术通过设计手部创面,将多指并指后采用外侧KISS皮移植修复,供区直接缝合关闭;二期手术分指同时皮修薄整形。术后定期门诊、电话随访,观察皮的外观、质地、功能及供区情况。结果术后皮全部成活,皮及供区伤口一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7例均获随访3~24(平均12.5)个月,皮色泽好,质地柔软,弹性较好,经二期手术分指后皮修薄整形,外形美观。供区肢体仅留一线形瘢痕,对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通过合理的创面设计,选用供区损伤小、供区能直接缝合的外侧KISS皮移植修复多个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手指 KISS皮瓣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增压在修薄外侧穿支皮(ALTP)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使用方法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合并不同程度的血管、神经损伤及肌腱、骨质外露共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8~56岁,平均36.3岁;修复小腿6例,足踝部4例,前臂5例,手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 ×12 cm~13 cm×30 cm。采用修薄ALTP修复创面,并在皮移植时将皮远侧的穿支血管与皮内部自身血管蒂的1条分支进行吻合,以内增压的方式加强皮远端血供。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术后除每1~2个月常规门诊复查外,还通过电话和微信进行随访,了解皮成活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8例皮全部成活,没有出现动脉或者静脉危象。1例皮远端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1例皮下瘀血肿胀,经过拆线、结扎皮下小血管、清除血肿、引流等处理后,创面一期愈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5个月。皮外观、质地好。术后经过康复锻炼,关节活动度大部分恢复:腕关节伸屈范围60°~80°,掌指关节伸屈范围70°~80°,踝关节伸屈范围40°~60°。1例车祸轮毂伤致踝关节处伸肌腱断裂并大部分缺损的患者,在皮覆盖创面6个月后行踝关节背伸功能重建及皮修薄术。结论在使用修薄ALTP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时,结合使用内增压能加强皮远端血液供应,有利于减少感染和皮边缘坏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内增压 修薄技术 四肢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 方法:选取门诊部接收的 糖尿病足 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入选患者均实施外侧治疗术。治疗严格掌控患者血糖,实施抗感染与清创治疗,若患者感染严重进行抗感染治疗时需要联合 VSD 负压吸引技术,缝合皮供区创面。 结果:入选糖尿病足患者出现动脉危象情况 0 例( 0.00% ),皮完全成活患者共有 47 例( 94.00% ),术后皮出现静脉危象患者共有 3 例( 6.00% ); 30 例患者远端创源出现部分坏死,经过及时处理与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患者 6-18 个月后恢复效果, 50 患者皮弹性、质地均可,外形恢复良好,行走功能正常,均未出现二次溃疡。 结论:糖尿病足 患者使用外侧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修复溃疡与感染创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糖尿病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KISS皮修复头皮及女性外阴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集肿瘤患者32例,女24例,男8例,年龄18~68岁,平均49.4岁。对15例头皮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及游离外侧KISS皮转移修复,对17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行外阴肿物扩大切除及带蒂外侧KISS皮转移修复。结果15例头皮修复及17例外阴修复患者皮全部完全成活,头皮修复患者中2例出现缝合口愈合不良,外阴修复患者中2例发生皮尖端部分坏死,4例出现缝合口感染,2例出现皮下通道血肿。所有皮供区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头皮及外阴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外侧KISS皮具有供区损伤小、修复效率高、皮血供可靠、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在修复头皮及女性外阴较大面积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皮肤肿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股前外侧皮瓣 KISS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