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1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7%。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的人数约为9500万,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在9500万抑郁患者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总数的30%,从年龄上来讲,我国6到18岁的青少年共2.15亿人左右,在这2亿多青少年中,抑郁患者约为2850万人左右,平均13个青少年,就有1个抑郁患者。中职学生也是抑郁的重灾区,抑郁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很多学生,家长,老师对抑郁的危害不够重视,等出了事情才发现抑郁的危害如此之大。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抑郁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一个班级为个案进行探讨。针对中职学生抑郁的典型案例,进行原因分析,教师应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为中职学生的班主任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案例。

  • 标签: 中职生,心理问题,抑郁症,班主任,家长,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相抑郁和单一抑郁患者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方法本次的46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接收的抑郁患者,将双相抑郁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单一抑郁患者纳入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中有16例低睡眠质量患者(69.56%),对照组有15例低睡眠质量患者(65.22%),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无意义(x2=0.562,P>0.05);另外,观察组的消极应对评分为(18.23±4.10)分、积极应对评分为(26.66±6.22)分,相比对照组的(18.206±4.16)分和(26.15±5.8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睡眠质量的患者在单一抑郁和双相抑郁患者中占据比重较大,且双相抑郁患者极易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临床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单一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 应对方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期和非老年期抑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73例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38例,将其分为老年组,年龄在35岁到60岁之间的有35例,将其分为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第1、3、5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伴有躯体疾病的老年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非老年组患者,且汉密顿焦虑量表的评分要高于非老年组,在治疗期的第1、3、5周,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减分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连续治疗两个月后,老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79%,非老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老年期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非老年期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很大不同,相对来说老年期的抑郁患者会伴随较多的躯体疾病,且其治疗效果更差于非老年期的患者,因此在治疗上必须细致地为其进行更加全面的综合治疗。

  • 标签: 老年期 非老年期 抑郁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明确音乐治疗对老年抑郁辅助治疗效果,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方法电子检索1995年1月至2012年8月发表在PUBMED,MEDLINE,CNKI,万方等数据库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中有关音乐治疗对老年抑郁辅助治疗的研究,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并逐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均中文),共涉及研究人数463例,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治疗辅以音乐疗法组(观察组),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临床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论老年抑郁采用药物治疗配合音乐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关键词音乐治疗;老年抑郁;系统评价中图分类号R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49-01

  • 标签:
  • 简介:为了比较神经性抑郁和重型抑郁的临床症状学差异,采用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对30例神经性抑郁和28例重型抑郁的症状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仅根据症状学并不能判别神经性抑郁和重型抑郁:聚类分析提示,神经性抑郁主要以焦虑、躯体不适、睡眠障碍、能力减退感为主要症状群,而重型抑郁以阻滞、认知障碍、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

  • 标签: 神经性抑郁症 重型抑郁症 症状 判别分析 聚类分析 研究方法
  • 简介:抑郁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大多数抑郁患者存在各种认知障碍。抑郁患者认知障碍的表现主要是精神、记忆力、学习力、执行力和注意力下降,并伴有明显的高自杀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当前的研究中发现,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防治目标之一。相关学者提出,在当前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环境中,抑郁的发病率也在增加。从以往的研究中发现,虽然我国的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社会压力,患者的心理状态将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患者也有自杀的念头。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造成心理上的威胁。抑郁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治疗率低,病程长。所以抑郁的相关知识大家一定要谨记,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事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度洛西汀肠溶片对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始到结束时间是2019年3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是在我院就诊的124例抑郁患者,采用抽签方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应用度洛西汀肠溶片,针刺联合度洛西汀肠溶片的方案提供给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HAMD-17量表评分,IL-6、IL-2、MHPG和5-HIAA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HAMD-17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IL-6、IL-2、MHPG和5-HIA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对抑郁进行治疗获得了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抑郁患者应用针刺联合度洛西汀肠溶片更利于患者机体整体状态的调节,能帮助患者更显著的改善病情。

  • 标签: 针刺 度洛西汀肠溶片 抑郁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逐瘀逍遥汤加百会穴针刺治疗脑梗死后抑郁(PCID)临床疗效。方法住院PCID病人150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中药加针刺组(49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逐瘀逍遥汤加百会穴针刺治疗;第二组为中药加左洛复组(50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逐瘀逍遥汤加服左洛复50mg,qd;第三组为左洛复组(51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左洛复50mg,qd。观察三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SDS、HAMD、NIHSS评分的变化,评定逐瘀逍遥汤加百会穴针刺治疗PCID的疗效。结果三组病人治疗后SDS、HAMD、NIHSS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P<0.01),其中中药加针刺组与中药加左洛复组对观察量表的评分改善作用相似(P>0.05),中药加针刺组和中药加左洛复组则明显优于左洛复组(P<0.05)。结论逐瘀逍遥汤加百会穴针刺治疗对PCID的抑郁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研究推广应用。

  • 标签: 逍遥逐瘀汤 百会穴 脑梗死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刺治疗8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到2023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青少年抑郁共8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在疗效和抑郁情绪上的差异。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要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情绪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抑郁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针刺 青少年抑郁症 临床疗效 HAMD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前额背外侧区(DLPFC)种子点到全脑的功能连接、低频振幅变化,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功能成像与临床量表、炎性指标(hs-CRP、IL-6、IL-2、IL-10、IL-17a及IFN-γ)的关联。方法纳入2016年至2020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剔除12例头动较大和数据不完整的患者,最终纳入55例。收集基线数据,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得分≧7分的患者分为PSD组(28例),HAMD-17得分<7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收集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分析,并测定血清炎症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SD组以L-DLPFC为种子点时1个差异团块内功能连接降低,体素129 mm3,MNI坐标(x=9, y=30, z=33),对应AAL脑区左前扣带回、右内侧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以R-DLPFC为种子点时1个差异团块内功能连接降低,体素44 mm3,MNI坐标(x=-27, y=12, z=47),对应AAL脑区左额中回。PSD组以R-DLPFC为种子点的异常脑区功能连接值与卒中时间呈正相关(r=0.433,P=0.027)。对照组以L-DLPFC为种子点的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值与MoCA呈负相关(r=-0.417,P=0.038),以R-DLPFC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值与IFN-γ呈正相关(r=0.620,P=0.001),异常脑区功能连接值与其他临床量表、炎症指标、病灶体积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执行控制网络内部及其与突显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参与PSD的发生机制,且可能与脑卒中时间、认知功能、IFN-γ有关。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功能连接 低频振幅 炎症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