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美罗培南、头孢米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7种常见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接种效应。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种抗生素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标准细菌接种量(5×10^5CFU/mL)和高接种菌量(5×10^7CFU/mL)时的MIC。结果随着接种菌量增加,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对所有受试菌株的MIC无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SHV-12型和1株CTXM-14菌的MIC表现出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的菌种分别占所有受试菌株的86.4%(19/22)、40.9%(9/22)、100%(22/22)和100%(22/22)。结论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不存在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部分基因型ESBLS菌株(SHV-12型和1株CTX-M-14菌株)存在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

  • 标签: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接种效应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湖北省21所医院2005年—2009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22069株中共分离出产ESBLs菌株10036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从2005年的30.06%增加到2009年的57.17%,检出率上升明显;产ESBLs肠杆菌科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产ESBLs肠杆菌科56.27%和27.67%;菌株检出来源主要为尿液和痰标本;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外,产ESBLs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性上升趋势明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近年大幅上升,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 标签: 肠杆菌科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白酒呈中性,食醋呈酸性,因此,这两种溶液都不能用来浸泡蔬菜。烧碱溶液、碳酸钠溶液两种溶液都呈碱性,都能除去蔬菜上的农药,但烧碱溶液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 标签: 《碱 碱的通性》 中考 化学 专题复习 知识点
  • 简介:目的研究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异丙基丙烯酰胺(GPNA)水凝胶中盐酸青藤释放特征。方法采用Franz-Chien扩散池进行凝胶中药物扩散实验。分别考察释放介质温度、离子强度、pH及交联剂含量对凝胶中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温度、pH、交联剂含量、离子强度对药物的释放均有影响;凝胶中药物在0.1mol·L^-1HCl中释放速度明显快于在0.1mol·L^-1pH6.8PBS中释放速率。温度低于聚合物LCST值时,药物释放没有显著性差异;温度高于聚合物的LCST值时,随着水凝聚的收缩,表面“皮层”逐渐形成,凝胶释药减慢。凝胶中药物药物释放随离子强度及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减慢。结论GPNA水凝胶具有明显的温度及pH敏感性,可用作智能给药的药物载体。

  • 标签: 温度敏感 PH敏感 水凝胶 GPNA接枝共聚物 盐酸青藤碱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评价和优化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2018至2019年分离自患者血液的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3 22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 731株,肺炎克雷伯菌494株。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并比较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3种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对于亚胺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0.25 μg/mL时,所有给药方案的PTA值均>93.00%;当MIC=0.5或1 μg/mL时,除500 mg次/12 h所得PTA不达标外,其余给药方案PTA值均>97.00%;当MIC=2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8 h,750 mg次/6 h和1 g次/6 h四种方案的PTA值>90.00%。对于美罗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MIC=0.007 μg/mL时,8种给药方案所得PTA值均>90.00%;当MIC≤0.125 μg/mL时,除500 mg次/12 h和1 g次/12 h两种方案外,其余PTA值均>92.00%;当MIC=0.25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6 h,1 g次/8 h和2 g次/8 h四种方案的PTA值>90.00%;当MIC=0.5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6 h和2 g次/8 h三种方案PTA值>90.00%;当MIC=1 μg/mL时,8种给药方案PTA值均不达标。对于厄他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MIC≤0.125 μg/mL时,3种方案PTA值均>92.00%;当MIC=0.25 μg/mL时,500 mg次/24 h和750 mg次/24 h两种方案的PTA值分别为57.22%和82.75%,1 g次/24 h方案PTA值为92.87%;当MIC≥0.5 μg/mL时,3种给药方案PTA值均<60.00%。亚胺培南7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2.00%。美罗培南除500 mg次/12 h和1 g次/12 h两种方案的CFR值分别为69.92%和82.33%外,其余6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8.00%。厄他培南3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2.00%。结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分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推荐经验给药方案分别为500 mg次/8 h、500 mg次/8 h或500 mg次/6 h、1 g次/24 h。目的给药需根据肠杆菌科细菌实际MIC值适当调整方案。

  • 标签: 肠杆菌科 蒙特卡洛法 碳青霉烯类药物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评价和优化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2018至2019年分离自患者血液的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3 22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 731株,肺炎克雷伯菌494株。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并比较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3种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对于亚胺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0.25 μg/mL时,所有给药方案的PTA值均>93.00%;当MIC=0.5或1 μg/mL时,除500 mg次/12 h所得PTA不达标外,其余给药方案PTA值均>97.00%;当MIC=2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8 h,750 mg次/6 h和1 g次/6 h四种方案的PTA值>90.00%。对于美罗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MIC=0.007 μg/mL时,8种给药方案所得PTA值均>90.00%;当MIC≤0.125 μg/mL时,除500 mg次/12 h和1 g次/12 h两种方案外,其余PTA值均>92.00%;当MIC=0.25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6 h,1 g次/8 h和2 g次/8 h四种方案的PTA值>90.00%;当MIC=0.5 μg/mL时,仅500 mg次/6 h,750 mg次/6 h和2 g次/8 h三种方案PTA值>90.00%;当MIC=1 μg/mL时,8种给药方案PTA值均不达标。对于厄他培南,当肠杆菌科细菌MIC≤0.125 μg/mL时,3种方案PTA值均>92.00%;当MIC=0.25 μg/mL时,500 mg次/24 h和750 mg次/24 h两种方案的PTA值分别为57.22%和82.75%,1 g次/24 h方案PTA值为92.87%;当MIC≥0.5 μg/mL时,3种给药方案PTA值均<60.00%。亚胺培南7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2.00%。美罗培南除500 mg次/12 h和1 g次/12 h两种方案的CFR值分别为69.92%和82.33%外,其余6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8.00%。厄他培南3种给药方案CFR值均>92.00%。结论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分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推荐经验给药方案分别为500 mg次/8 h、500 mg次/8 h或500 mg次/6 h、1 g次/24 h。目的给药需根据肠杆菌科细菌实际MIC值适当调整方案。

  • 标签: 肠杆菌科 蒙特卡洛法 碳青霉烯类药物 血流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择临床分离出的331株大肠埃希菌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s,纸片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331株大肠埃希菌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3.8%(112/331)、37.9%(97,256),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孟多、头孢噻肟、哌拉西林耐药率在90.0%以上,其中两者均对头孢噻肟耐药最为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7.3%(109/112)、96.9%(94/97);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率在80.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0、5.2%(5/97)。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感染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较为严重,临床应合理用药,控制耐菌株的出现及传播。

  • 标签: Β-内酰胺酶类 克雷伯菌 肺炎 大肠埃希菌
  • 简介:对128株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和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抗生素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115株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中抗生素诱导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出现率 

  • 标签: 产诱导型 假单胞 内酰胺酶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分型,进一步完善该细菌的检测手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用DHPLC技术分析ESBLs各基因型的流行状况。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5%、3.1%、8.6%,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低于14%,对其他抗生素耐药严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35株,检出率35%。ESBLs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多株同时携带2种或2种以上基因型,且多为CTX-M型与TEM型或SHV型基因共同存在。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数较多,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性严重,有些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医院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和控制工作;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选择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但已出现这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株,应引起重视。

  • 标签: 产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CTX-M型 基因分型 耐药性检测
  • 简介:目的研究我院住院患儿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及其相关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住院患儿呼吸道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75株,肺炎克雷伯菌45株,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及PCR产物克隆测序等方法明确ESBLs基因型,并结合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研究基因分型与细菌对不同头孢菌素及氨曲南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上述120株细菌中112株(93.3%)产CTX—M型p内酰胺酶;未能扩增出SHV型、TEM型ESBL基因。CTX—M型基因亚型主要为CTX—M9簇中的CTX—M-14型(78、6%),其次为CTX—M-1簇中的CTX—M-3型(19.6%),仅有1.8%为CTX—M-8型;携带CTX-M-1簇的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及氨曲南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CTX—M-9型。结论CTX—M基因型为武汉地区儿童分离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中最常见的ESBLs,CTX—M-14为最常见基因型,其次为CTX—M-3型;CTX—M-9簇及CTX-M-1簇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曲南的水解能力差异明显。

  • 标签: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基因型 耐药性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昆明市延安医院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变迁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和控制该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WHONET5.6药敏统计软件统计分析2001—2012年逐年大肠埃希菌ESBL的检出率,分析其变迁情况,并就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2年共分离到非重复大肠埃希菌3177株,其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1906株,总阳性率为60.0%(1906/3177)。期间2001年ESBL阳性检出率最低,为36.9%(59/160),以后逐年上升,以2003—2004年上升最为明显,从48.4%(75/155)上升至63.2%(74/117),2008年产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72.9%(175/240),从2004—2012年ESBL检出率呈现出波动状态,波动在54.2%~72.9%,2008—2012年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在常用抗菌药物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5.5%和95.1%;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也有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91.9%、85.7%、74.1%、85.7%、72.6%、76.3%和61.4%;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27.8%和30.3%。结论大肠埃希菌中ESBL检出率在经历了一个快速上升期后,目前似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波动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仍是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最强的抗菌药物。该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等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氟喹诺酮类敏感性偏低,产ESBL大肠埃希菌感染时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对128株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和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抗生素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115株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中抗生素诱导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出现率 

  • 标签: 产诱导型 假单胞 内酰胺酶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对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7月-2022年07月本院78例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9例,行胸腺肽治疗,观察组39例,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FEV1、VE和T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联合用药疗效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胸腺肽 慢阻肺 肺部感染 阿莫西林 肺功能
  • 简介:核设施乏燃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放废液,含有超铀元素和大量的裂变产物,由于其具有放射性强、毒性大、长半衰期放射性核素自释热以及释放可燃性气体等特点,从而成为核废物处理的重点。本文重点对高放废液在贮存过程中的辐射水平、自释热和氢气释放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以为高放废液贮存过程中的辐射防护安全分析、热积累安全分析和可燃气体安全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放废液 释热 释氢 安全分析
  • 简介: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废液中含有较高浓度Hg2+、Ag+、Cr(VI)、Cr3+和H2SO4,不处理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我们采用加铁线于废液中,铁置换Hg2+、Ag+生成汞银合金析出,Cr(VI)还原为Cr3+,然后加中和,过滤,除去Cr(OH)3沉淀,最后各离子均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本方法比先前工作者处理方法简便彻底。

  • 标签: CODcr废液 铁线置换还原 碱中和 达标排放
  • 简介:摘要目的将长春新环磷酰胺序贯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组研究,甲组行长春新序贯环磷酰胺治疗,乙组行长春新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研究。结果甲组疾病缓解率为80.95%,乙组为63.41%,甲组相对更高(P<0.05);甲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为30.95%,乙组为58.54%,甲组相对更低(P<0.05);甲组3年生存率为42.86%,与乙组26.83%相比,相对更高(P<0.05)。结论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而言,应用长春新序贯环磷酰胺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疾病缓解率,减少不良反应率,提升生存率,值得应用。

  • 标签: 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 序贯疗法 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目的:对比性研究NP方案与NI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4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NP方案:NVB25mg/m2,iv,d1,8;DDP80mg/m2,iv,d2.23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NIP方案:NVB25mg/m2,iv,d1,8;DDP80mg/m2,iv,d2;IFO1.2mg/m2,iv,d1,3.结果:NP方案组有效率45.8%,NIP方案有效率56.5%.毒副反应: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结论:NI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毒副作用能耐受.

  • 标签: 异长春花碱 顺铂 异环磷酰胺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NP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环磷酰胺与长春新治疗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90例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应用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组 )与长春新 (长春新组 )治疗,每组各 45例,对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长春新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环磷酰胺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20.0%(9/45)显著低于长春新组 6.7%(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长春新治疗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效果明显优于环磷酰胺,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 患儿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化学镍废液中磷的去除给出了一种方法,其中从初始pH值、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回调pH值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无关的因素包括:初始pH值及反应时间,存在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回调pH值。分析本反应历程与传统芬顿氧化反应的本质区别,从而对该反应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方向。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