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0mg/次,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HDL-C、LDL-C、TG、TC)及hs-CRP水平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4.28±0.86)mmol/L]、TG[(3.25±0.89)mmol/L]、LDL-C[(2.09±0.57)mmol/L]、HDL-C[(1.38±0.43)mmol/L]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5.33±1.00)mmol/L、(3.58±1.01)mmol/L、(3.18±0.74)mmol/L、(1.16±0.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进一步改善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患者hs-CRP水平,对于减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拜糖平和二甲双胍在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取得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4 月诊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84 例作为治疗对象,并随机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2 例,研究组应用拜糖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低血糖 事件 和不良反应 发生例数 。 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0.05 );研究组患者餐后 2h 血糖降低更明显,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例数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相比无意义( P>0.05 )。 结论: 拜糖平和二甲双胍药物在 2 型糖尿病疾病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拜糖平降低餐后血糖效果好,二甲双胍药物对降低空腹血糖效果好,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沙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沙格列汀能够有效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N末端 B型钠尿肽原 (NT-proBNP)及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分析其与心脏事件发生率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5 年 10 月至 2017年 3 月医院收治的 AMI患者 96 例,联合检测 NT-proBNP、 hs-CRP水平,记录发病 4 小时、 12 小时、 24小时、 48 小时、 72 小时、 1周内心脏事件(心律失常 、心衰 )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不同水平 NT-proBNP、 hs-CRP心脏事件发生率相关性。结果:血浆 NT-proBNP、 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AMI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与 NT-proBNP、 hs-CRP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2型糖尿病中发生视网膜病变(DR)与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总共选择9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有60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将入选的60例病人分2组非DR组3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视网膜病变。DR组30例2型糖尿病已并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含非增殖期及增殖期)。对照组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观察三组中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含量,并观察各组的变化。结果DR组中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随着DR的病变程度渐增加,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片,实验组服用拜糖平,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FBG、2hPG、HbAlc三项指标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用药后两组FBG、2hPG、HbAlc三项指标有明显改善,较用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间FBG、2hPG、HbAlc三项指标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两种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突出,优势相近,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2 型糖尿病应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 2 型糖尿病患者 70 例入组,根据用药不同分组法分组,将给予二甲双胍治疗 35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给予拜糖平治疗的 35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2 型糖尿病应用拜糖平降血糖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可推广。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探讨其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的相关性,并为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80例TIA患者作为观察组和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TIA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5型:肝风内动证、风痰上扰证、痰浊壅闭证、气虚血滞证、脉络瘀阻证。分别对TI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Hcy进行检测,并做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Hcy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TIA组各中医证型中,痰浊壅闭证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其他4型(P〈0.05);脉络瘀阻证血清Hcy浓度显著高于其他4型(P〈0.05)。结论血清hs-CRP、Hcy浓度的升高不仅是TIA的重要发病原因,而且也反映其严重程度,可作为TIA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与血脂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将 2014年 8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 50例 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 40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指标( hs-CRP、 TC、 TG、 HDL-C以及 LDL-C)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1)观察组患者血清 hs-CRP及 TC、 TG、 LDL-C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 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2)经检测分析, T2DM患者血清中 hs-CRP水平与 TC、 TG及 LDL-C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r> 0, P< 0.05); hs-CRP水平与 HDL-C水平呈负相关性( r< 0, 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与血脂的关系紧密,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 T2DM的临床诊断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温中健脾养胃汤与西药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选取9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温中健脾养胃汤与西药进行联合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相关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温中健脾养胃汤与西药进行联合治疗,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对于其预后健康的保健具有积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3例。参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接受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指标水平相匹配,P>0.05。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水平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参照组低,P<0.05。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61%)低于试验组(100.00%),P<0.05。参照组的治疗不良反应率(26.09%)高于试验组(4.35%),P<0.05。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可靠,可稳定血糖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本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加用药学干预。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研究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重增加、低血糖、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药学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