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属健康教育对重症监护治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影响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重症监护患者,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两组比较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家属疾病认知和防护行为,持续为患者提供有效支持,更好的从各个方面服务患者,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治疗疗效的目的,提高满意度,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重症肺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常规重症肺炎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气管插管发生率。结果对比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气管插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且降低气管插管发生概率,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理干预对呼吸重症病房老年女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老年女性患者40例,随机的将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及分析干预前后患者SAS及SDS评分变化情况,并且统计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在SAS、SDS、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在SAS、SDS、睡眠质量评分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呼吸重症病房患者的睡眠质量,对焦虑、抑郁等情绪有抑制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关键因素。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2例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住院期间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检测,与高热、神经系统并发症、消毒隔离、口腔与饮食等方面的护理。结果32例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2例入院时便已经出现了循环性的呼吸衰竭,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出现神经源性的肺水肿,于当天发生死亡。剩余3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中,进行有效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帮助患儿自身病症康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需要予以重视和推广。
简介:目的:了解长沙市"三甲"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编制的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综合评价量表,对长沙市5所"三甲"综合性医院ICU系列科室的6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51份,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均分为355.73±41.41(量表满分455),将量表各维度得分转换成百分制分数后,由高至低排序居于后三位的分别为:专业知识及技能(71.85±14.39)、个人专业发展能力(62.39±17.93)、科研及学术能力(47.36±18.63)。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护龄、职称、学历、科室均是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其中科室、护龄、职称进入回归方程,能解释31.5%的变异。结论:长沙市"三甲"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个人及专业发展能力薄弱,科研及学术能力极度欠缺。护理管理者应针对ICU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的诊断。方法选择39例重型脑梗死患者,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前者分为好转亚组和恶化亚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PCT,采取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病情。随访28天评断预后。结果肺炎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CT浓度均高于非肺炎组(p均<0.05);好转亚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PCT浓度均低于恶化亚组(p均<0.05);PCT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监测血清PCT有利于判断重症脑梗死患者合并肺炎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采用微创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治疗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药物常规外周静脉给药方式治疗,治疗组则在微创介入动脉置管的基础上,利用动脉导管微量泵泵入给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在症状、体征的改善、血、尿淀粉酶的TNF-α、IL-6下降等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9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0,有效6例,总有效率85.70%,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分别6.7±2天,19.0±3.5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分别2.1±1天,13.3±1.4天,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分别为11.2±8天,23.7±10.2天,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分别为449.92±52.45,429.99±55.40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IL-6分别为82.37±21.58,80.85±21.52,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后TNF-α分别为209.18±36.34,345.91±28.6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分别为49.32±12.39,62.58±15.8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采用微创介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