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口腔种植治疗患者60例,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根据数字表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包含30例,采取常规操作来进行种植牙植入)和观察组(包含30例,采取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来进行种植牙植入)。记录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并且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牙槽骨状况(牙槽骨吸收量、牙槽骨高度、牙槽骨宽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槽骨吸收量、牙槽骨高度、牙槽骨宽度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中,运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来进行种植牙植入,能够改善患者的牙槽骨状态,保证种植成功率,可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讨论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患者总计86例。在分组研究中,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基线水平为6.78±0.25;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25±0.92;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86±0.48。观察组患者的基线水平为6.80±0.23;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56±0.90;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76±0.5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有效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干预后,在修复效果上值得肯定,对患者积极作用突出,同时经过红色美学指数分析后,发现效果与常规技术没有明显差异,在可行性上值得肯定。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引导骨再生技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数字化引导技术可帮助临床医师更轻松精确地植入种植体,获得精确的植入效果,为获得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种植外科阶段应用较成熟的数字化引导技术包括数字化导板和数字化导航两类。数字化导板的操作要点包括术前确认导板是否准确就位,术中时刻保持导板稳定并注意术区降温等。数字化导航的操作要点包括确保各部件间保持稳定连接,调整合适的工作角度,提高手眼配合能力,建立三维想象能力等方面。在设计、制作、操作精确的前提下,医师应根据临床实际选择适合的技术,辅助实现前牙区种植手术的精准效果。
简介:研究目的:钛种植体有较高的成功率。然而,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改性。本文章的目的在于系统评价现体内体外的研究中不同种类的种植体表面涂层以及所使用的涂层技术。材料和方法:本文自动搜索了考科蓝图书馆(CochraneLibrary)、联机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Medline)、医学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及手动搜索关于种植体表面及涂层技术的文章。自动搜索结果显示共有320篇文章,其中52篇符合纳入标准(40篇关于种植体表面涂层.12篇关于涂层技术)。另有30篇文献手动搜寻纳入本文。结果:许多材料被认为可作为种植体表面涂层材料.包括碳、双膦酸盐、骨刺激因子(BoneStimulatingFactors.BSF)、生物活性玻璃、双活性陶瓷、氟、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钙、钛和氮化钛。尽管新型的生物活性玻璃提示良好结果.但HA涂层仍被是生物相容性最好的材料。最常见的涂层技术是等离子喷涂技术及固相化学偶联技术。结论:很多种植体涂层被提出,而有部分提示了更好的临床结果.其性能较其他更优异。然而还需要更多的关于其长期效应的临床试验来提供更强的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治疗lisfranc(跗跖关节)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分别实施关节融合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有无本质上的不同。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8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lisfranc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融合术,实验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均比实验组差,P<0.05。结论比起关节融合术,在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的过程当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更理想,并发症发生情况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推广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骨修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即刻种植牙患者38例(种植牙体52枚),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不同方法测量计算成骨率进行比较。结果52颗牙钛膜平均保留时间为3.2个月,种植体稳定,所有切口均为甲级愈合,随访两年,患者种植体周围骨的吸收高度平均为(1.31±0.17)mm,未出现松动情况;平均骨厚度测量结果直接测量法为(2.20±0.27)mm,CT二维测量法为(2.27±0.30)mm,两种方法经相关性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9994,P<0.01);直接测量方法计算成骨率为(89.01±1.26)%,采用CT二维测量法计算成骨率为(88.82±1.97)%,采用CT三维容积法计算成骨率为(86.37±2.15)%,CT三维容积法显著低于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P<0.05),而直接测量法与二维测量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膜引导技术运用于即刻种植中,能够获得良好的骨修复,CT三维重建能够对种植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还能够为术前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值得在牙种植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对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应用于种植牙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本研究中选择了54例在我院中进行了种植牙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患者来院治疗的时间跨度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之间,随机性地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7),对照组中患者在拔牙之后实施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中患者在拔牙之后实施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之后再植入种植体。对比两组中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之后PES评分以及新骨密度均比对照组更高,患者的垂直向骨吸收以及唇腭(舌)向骨吸收均比对照组更低,两个组别中患者的数据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期间,对其采取拔牙位点保存及时可以降低患者牙槽骨高度以及宽度的缺失情况,具备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20年10月的患者资料中,选择出了50例进行研究。随后将其随机分组,每组25人。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拔牙治疗操作,而研究组增加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最终从两组的牙槽骨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首先,治疗后两组的牙槽骨(宽度、高度、密度)差异明显,且研究组种植成功概率更高。其次,从美学效果评分对比,研究组(94.12±5.01)分,高于常规组(86.45±4.40),最后则是满意度评分上,亦是研究组结果更佳。上述所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腔种植中可结合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不但能够改善其牙槽骨情况,提升种植成功率,且整体效果更为美观,患者满意情况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中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美学策略,评估其美学效果。方法:将本门诊部2020.10~2022.06这段期间,收治的口腔种植患者,选取76例患者用作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分成2组治疗,对照组患者有38例,采取常规技术,观察组患者,同样38例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展开2组患者的牙槽骨宽度与高度、美学效果与满意程度等指标对比,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要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美学效果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满意度评分也比对照组患者较高,(P<0.05)。结论:对于口腔种植中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可减少患者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缺失,利于保障种植美观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将探析牙种植术中应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的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实施于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共计纳入研究对象72例,均为需要行牙种植术的患者,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分析,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在牙种植术期间需使用GBR技术。本次研究中重点探析GBR技术实施期间的护理对策,需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一组继续使用常规护理,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具体护理效果。结果:首先对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36例患者均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100%,对照组中成功种植29例,种植成功率80.55%,观察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还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从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相对更优,(P<0.05)。结论:在GBR技术应用于牙种植术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提高种植成功率。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对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采集30例在2021年7月-2022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病例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将患者均分两组,研究组患者拔牙后接受常规处理及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参照组拔牙后接受常规处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同时利用统计学工具进行相应的检验,分析应用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经统计,治疗前,两组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均值组间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均值组间差异明显存在(P<0.05);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研究组15(100.00%),参照组11(73.33%),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数据以研究组更具优势性。结论 对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确切,患者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提升面部美观度,效果获得患者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对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采集30例在2021年7月-2022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病例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将患者均分两组,研究组患者拔牙后接受常规处理及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参照组拔牙后接受常规处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同时利用统计学工具进行相应的检验,分析应用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经统计,治疗前,两组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均值组间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均值组间差异明显存在(P<0.05);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研究组15(100.00%),参照组11(73.33%),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数据以研究组更具优势性。结论 对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确切,患者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提升面部美观度,效果获得患者满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种植技术在缺失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牙列缺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n=40)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口腔功能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腔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失牙修复治疗中应用口腔种植技术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口腔功能,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拨牙后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牙临床的应用效果及其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就诊的40例口腔种植牙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人,对照组在拔牙后按照常规技术处理,试验组采用拨牙后位点保存技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成功率、牙齿美观度评分比较,如牙槽骨(密度、宽度、高度)差异、牙龈健康状况、种植牙色泽、软组织状态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后位点保存技术日趋成熟,且临床效果肯定,其在提高患者牙齿美观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义,推动了口腔种植牙技术的不断进步,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