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淋巴液漏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我院行PICC置管术的乳腺癌患者(50例),患者术后均并发淋巴液漏,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在1个月后均淋巴液停止渗出,PICC导管保持通畅,破溃皮肤愈合良好,置管肢体无肿胀。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淋巴液漏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淋巴液漏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在乳腺癌患者的PICC置管术后护理中,应高度重视淋巴液漏的护理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脓毒症予以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6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2022年1月-2024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入组31例,对照组常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基于地塞米松行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25/31),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休克逆转、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患者予以血必净注射液+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故应在临床推广中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与分析出血急性期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的合理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出血急性期患者行中心静脉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采取生理盐水封管、B组采取肝素封管液封管及C组采取4% 枸橼酸钠封管液(枸橼酸钠组)进行封管,观察对比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A组患者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与其他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血急性期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选择上应该注重个性化原则,枸橼酸钠封管液具有局部抗凝作用,对出血急性期患者具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具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为92%,对照组为76%)。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研究组患儿中个别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和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低于对照组的32%(P>0.05)。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缩短退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胃肠道不适、皮疹、头晕及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大多为轻度、可逆性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对血瘀质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血瘀质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心血管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技术指导,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得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膳食指导、穴位按摩、太极拳练习等中医护理技术可以促进血瘀质冠心病患者康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MSCs)生物学有效性。方法:本实验以PHA刺激淋巴细胞作为反应体系,观察hMSCs与淋巴细胞共培养时增殖的变化,培养体系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结果:在共培养接触体系中不同数量h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hMSCs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类型的炎症环境中,可由静息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和分泌可溶性免疫调控因子,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以及炎症因子的分泌功能。MSC的免疫调控功能是其临床应用中重要的生物学有效性质量属性,对这一质量属性的有效评价,是指导MSC产品研发及临床应用中最为相关的质量控制内容之一。近年来人们对MSC免疫调控功能的认识及其与临床应用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治疗性MSC产品免疫调控功能的评价策略,为在我国建立和完善MSC生物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全面提高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骨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针对腰椎松质骨CT值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研究人员在本院接收的同时接受腰椎CT检查以及双能骨密度仪检测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群体中,挑选研究对象,最终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共有40人。研究人员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其划分为普通组以及对比组,患者的人数分别为19人、21人。研究人员需要利用对于腰1椎体松弛骨的CT值全方位进行分析,本次研究所用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则需要测量腰1椎体的骨密度T值,以此针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全方位进行对比。结果 最终的研究结果证明,普通组患者腰1松质骨CT值和腰1椎体的骨密度T值相较于对比组明显降低,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展现出的腰1松质骨CT值和腰1椎体的骨密度T值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骨折疾病临床诊断治疗的过程中,腰椎松质骨的CT值有着良好的诊断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有着数据敏感性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