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选择武汉大学2018级外科学专业50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生均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习。在脊柱外科手术学教学中,试验组采用增强现实技术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研究生进行考试和问卷调查,以评价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研究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7.76分,对照组研究生为78.2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59,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满意度调查比较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研究生在学习兴趣、课堂氛围、知识掌握、重难点理解和学习能力提高上的评分为:(88.64±3.62)分比(77.92±3.89)分、(87.16±4.12)分比(75.96±3.66)分、(89.84±3.04)分比(80.12±4.49)分、(89.00±4.26)分比(76.88±3.70)分、(89.80±3.23)分比(79.72±3.91)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手术学教学中,采用增强现实技术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 标签: 增强现实技术 脊柱外科 研究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整体干预的研究,探讨冠心病者心绞痛发生率的现实影响。方法选取78例冠心病病例,39例为正常组,另39例为干预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整体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正常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要高于干预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结论整体干预有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

  • 标签: 干预 冠心病 心绞痛 患者
  • 简介:曾听一位严重烧伤患者的母亲这样说道:“尊敬的大夫,我由衷地感谢您用高超的医术把我儿子从烧伤的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但我将诅咒你们一辈子,因为我儿子的严重瘢痕和畸形使他生不如死,为此我们母子将煎熬终生!”这段话是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赞美还是指责,是我们无力创造健康幸福还是在无意中制造痛苦?此时此刻,深感科学的肤浅与无奈。

  • 标签: 创面修复 组织工程 严重烧伤患者 遗憾 梦想 医务工作者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采集17例高血压脑出血拟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头颅CT数据,运用3D—slicer免费软件进行虚拟现实重建并设置标记物后,将重建图片导入智能手机,应用相机功能程序进行头皮与重建图片准确融合,精确描画脑内血肿体表投影,实现增强现实技术,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进而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运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可成功完成脑内深部血肿穿刺,并经神经内镜观察证实到达目标部位。结论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高血压脑出血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定位指导。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增强现实 智能手机 神经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及其辅助手术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患者47例,包括上矢状窦旁脑膜瘤28例、大脑镰脑膜瘤14例、横窦和窦汇区脑膜瘤4例和乙状窦脑膜瘤1例。术前构建VR图像,评估肿瘤对静脉窦的侵袭程度和静脉侧支循环等级,做手术模拟,并对手术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结果VR环境下,各组织结构均原位清晰显示,可全方位观察和手术模拟。静脉窦未受累9例、受压13例、狭窄13例、闭塞12例,形成侧支循环者分别占22.2%、23.1%、61.5%、100%。在VR技术指导下制订手术策略,肿瘤获得SimponⅠ级切除37例,Ⅱ级4例,Ⅳ级6例;随访4—18个月,45例恢复良好,远期生活质量评分(KPS)为(88.30±22.392)分,植物生存1例,肿瘤复发并死亡1例。通过统计分析,复发、术中出血及年龄仅影响患者短期预后,年龄不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结论利用VR技术对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与静脉窦、皮质静脉的关系进行术前评估,准确、全面、直观,术前应考虑患者年龄、手术史对预后的影响,对静脉侧支循环要尤其注意评估和保护,这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膜瘤 静脉窦 显微手术 疗效 虚拟现实 侧支循环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在医学教育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并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手段。基于此,本文将从临床实验、中医实验、护理实验、解剖实验四个方面分析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手段在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旨在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医学教育 护理技能 解剖实验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一项先进的医师培养管理制度。只是因为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对问题症结的探讨,试图探索出一条较为合乎中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现实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翻转教学方法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妇产科实习学生60名,将所有学生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30名,常规教学方式)和观察组(30例,翻转课堂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翻转课堂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式后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式后考试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采取翻转教学方法和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考试成绩,教学质量较高,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翻转课堂 虚拟现实技术 妇产科 临床教学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是医学伦理原则本土化的典范,更是国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基因。疫情下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当代医学伦理中的现实体现愈发突出,继续深入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伦理内涵有益于提升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促进当代中国医学伦理学的自觉建设和本土化发展。

  • 标签: 医学伦理原则 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疫情
  • 简介:【摘要】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是医学伦理原则本土化的典范,更是国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基因。疫情下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当代医学伦理中的现实体现愈发突出,继续深入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伦理内涵有益于提升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促进当代中国医学伦理学的自觉建设和本土化发展。

  • 标签: 医学伦理原则 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疫情
  • 简介:摘要:将虚拟现实技术和神经外科医学解剖、手术操作技术相结合,以神经外科医疗技术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实现神经外科医疗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通过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实验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对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三维建模技术、碰撞检测技术等。结合神经外科医疗的实验要点,从用户、模型、场景、功能等方面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给出虚拟系统开发总体架构。在分析神经外科医疗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计基础上指出其主要发展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对促进神经外科医学实验教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神经外科 虚拟仿真 发展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评估头戴式虚拟现实技术对某单位人员脑视觉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47例某单位人员,根据是否接受头戴式虚拟现实技术的自愿原则分为2组: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0例)。于干预前、干预后4周分别检测裸眼视力、 视网膜内层黄斑血管密度、视网膜内层黄斑灌注面积、视网膜震荡电位综合波幅、对比敏感度、聚散灵活度、调节灵活度检测和脑功能核磁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周后,在裸眼视力、视网膜内层黄斑血管密度、视网膜内层黄斑灌注面积、对比敏感度、聚散灵活度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24,P=0.001,P=0.035,P=0.027);在视网膜震荡电位综合波幅值、调节灵活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16,P=0.611);干预组前后比较,在FA、MD、AD和RD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2,P=0.232, P=0.544,P=0.787)。结论 使用头戴式虚拟现实技术洲练有助于某单位人员某些视觉功能参数的改善,如裸眼视力、视网膜内层黄斑血管密度、视网膜内层黄斑灌注面积、对比敏感度和聚散灵活度。

  • 标签:    头戴式虚拟现实技术 脑视觉 视觉功能 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三维解剖模型中分析远外侧入路不同操作轨迹与枕骨大孔前部的解剖显露之间的数据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和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多模态影像资料并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后颅窝三维解剖模型。选取枕髁关节面后缘作为远外侧入路开颅起始点,在颅底骨性结构中分别选择同侧舌下神经管开口、颈静脉结节前缘和枕骨大孔前缘作为暴露目标,以开颅起始点与3个暴露目标之间连线为轴线做出一个半径为5 mm的圆柱模拟远外侧入路显露枕骨大孔前部的手术路径,路径按1、2、3依次命名。观察不同路径操作空间大小,记录每种路径经过某种解剖组织的频数并测量解剖结构的体积。结果3种路径操作空间体积、经过的骨性结构和后组颅神经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路径3操作空间体积较路径1、2明显增大,路径2经过的骨性结构和后组颅神经体积较路径1、3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的远外侧入路中采集数据有助于揭示路径操作空间中解剖关系,为选择最佳手术路径提供依据。

  • 标签: 远外侧入路 枕骨大孔 三维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在三维数字化模型上进行术前评估及模拟手术演练和术中导航,基于术前评估及模拟手术演练的结果,并结合术中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实施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组数、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98±26.51)min、(67.98±32.96)mL、(7.79±1.32)组、(11.98±4.69)个、(4.60±1.43)d、(2.86±0.81)d、(437.14±193.86)mL、(3.76±0.31)万元、9.52%(4/42),对照组分别为(114.88±24.26)min、(104.52±52.37)mL、(6.45±0.30)组、(8.31±1.94)个、(6.50±2.55)d、(4.00±2.25)d、(667.26±415.01)mL、(4.20±0.65)万元、26.19%(11/4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8、-3.328、5.916、4.678、-4.221、-3.093、-3.265、-3.968,χ2=3.977,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能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术前评估、模拟手术演练及术中导航,降低了手术难度,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及安全性。

  • 标签: 肺肿瘤 胸腔镜 解剖 肺段切除术 虚拟现实技术 术前评估 模拟手术演练 术中导航
  • 简介:摘要混合现实技术将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与真实场景进行有机的结合,模拟真实的手术场景应用于临床教学,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态势感知数据模型,对教学互动和病情演绎提供数据能力支撑。本文就混合现实技术与态势感知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新带教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升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探索和推广。

  • 标签: 混合现实技术 态势感知 临床教学 大数据 心脏大血管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306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我校学生生命意识现状,为我校更好的开展生命教育提供现实基础。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校大部分学生的生命意识现状都比较正确,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如对待其他生命的漠视,对待自杀的态度,面对挫折的状态等。结论我校学生在生命教育存在欠缺,因此有针对性的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 标签: 生命教育课程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虚拟现实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常规治疗联合虚拟现实干预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每周3次虚拟现实干预。化疗开始前均进行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3个月后无论治疗是否结束,再次进行PFS评分。结果化疗前PFS评分少数民族患者高于汉族患者[(6.22±2.08)分比(4.80±2.43)分],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7.22±1.16)分比(3.72±1.80)分],未手术或R1切除患者高于R0切除患者[(7.27±1.22)分比(5.40±2.31)分],放疗患者高于非放疗患者[(7.44±1.04)比(5.19±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予虚拟现实干预后,观察组PF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4.97±2.54)分比(6.87±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化疗后PFS评分较化疗前低[(4.97±2.54)分比(6.10±2.26)分],对照组化疗后PFS评分较化疗前高[(6.87±1.66)分比(5.63±2.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疗、肿瘤负荷大、化疗、分期晚可加重癌因性疲乏,虚拟现实可缓解癌因性疲乏。

  • 标签: 肿瘤 疲乏,癌因性 虚拟现实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注意力训练对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64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VR训练组(n=23)、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remediation therapy,CCRT)训练组(n=21)和空白对照组(n=20)。认知训练干预前,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估成套测验[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MATRICS)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B版检测3组的信息处理速度(information processing speed, IPS)、注意/警觉性(attention/alertness, ATT)、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及问题解决、社会认知7个领域的认知功能;检测完成后,VR训练组和CCRT训练组分别进行VR注意力训练和CCRT注意力训练,训练周期为4周,每周5 d,每天训练时长为30 min,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与注意力训练相关的处理。训练结束后,再次采用MCCB A版检测3组的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3组的认知功能变化差异。结果(1)干预前,3组认知功能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经过4周干预后,在IPS、ATT和视觉学习上,VR训练组[(56.74±9.68)、(56.48±10.22)、(57.83±4.16)分]、CCRT训练组[(48.90±9.77)、(49.48±9.51)、(55.95±5.52)分]和空白对照组[(50.35±7.93)、(47.55±7.80)、 (47.95±9.90)分]的组别×时点存在交互作用(F=14.06、12.88、9.39, 均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VR训练组的IPS和ATT得分高于CCRT训练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VR训练组和CCRT训练组的视觉学习得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3)VR训练组的IPS、ATT、视觉学习和总体认知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6.00、-5.13、-6.26,均P<0.01)。结论基于VR注意力训练对患者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其效果可能优于CCRT注意力训练。

  • 标签: 抑郁症 抑郁 虚拟现实 注意力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