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壮族提线木偶戏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靖西、德保、那坡、田阳、天等、大新等壮族地域,历史悠久,代代相传,沿袭至今。由于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继承和发展,使这个剧种逐步得到完善而深深地扎根于壮乡,成为壮族人民喜爱的戏剧艺术。壮族木偶戏在传统剧目、音乐唱腔、语言道白、脸谱造型、服装设计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充分展示了壮族文化习俗和表现出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壮族木偶戏脸谱的审美特征,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谨此浅而议之。壮族木偶戏俗称“木头戏”,由戏师运用五根吊线操作表演,用壮语南部方言演唱。为了使剧中人物表演得栩栩如生,戏师除了在唱腔、韵白、操作等方面下功夫外,木偶头雕刻绘画也
简介:时代在前进,艺术在发展,音乐创作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革新精神,开拓着新的表现领域。然而,当我们回首前人的经典作品时,不无遗憾地感觉到,达到和超越前人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只有抱着先做学生,再做先生这种科学的老老实实的态度,才能有所作为。中国人常说,“温故而知新”、“前世不忘,后世之师”,认真研究中外优秀的音乐遗产,对于以弘扬民族文化,创作优秀作品为己任的我区音乐工作者来说,的确是不可缺少的必修之课。浪漫主义作为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创作思想、作曲技法都是成熟而完整的。肖邦(1810—1849年,波兰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他创作的以“夜曲”为体裁的钢琴作品,集中地体现了浪漫派的创作技法和进步的思想,认真研究分析他的创作,对于生活在民族地区的音乐工作者,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其中的一首《C小调夜曲》做一粗浅分析:十九世纪上半叶,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国籍、风格迥异的作曲家,以不同的作品、体裁和形式,从各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音乐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形成了浪漫时期丰富而独特的音乐风格,这就是:重视...
简介:为什么会把那么多的目光投注到喧嚣的都市?因为这里聚集了太多的故事、堆积了太多的情感、记录了太多的思索、见证了太多别样的人生。因为这种多样与丰富,使都市成为电影摄像机聚焦的描述对象,由此才有了都市电影的诞生。但是,最近的观影却让人有迷离之感——除去那些无味的陈词滥调,那些为商业运作考虑而不断加入的性与暴力,真正具有探索精神的电影元素在哪里?这正是需要我们去破译的地方。因此,寻找一个切入点来堪破迷离的当代都市电影图景就显得十分必要。从现实的观影活动走向抽象的理论批评,在电影叙事领域里寻找到了这个点:寓言特征。在浓厚的商业气味背后潜藏着的思索品格和人文关怀,也许就是在
简介:当代苏联杰出的现代派作曲家谢德林,以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著名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为依据,花费十年心血自编脚本并作曲,于1976年创作完成了同名歌剧。《死魂灵》于1977年6月7日在莫斯科苏联大剧院的首演成功。不仅为谢德林的音乐创作生涯又添一座丰碑,同时也是现代歌剧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果戈里发表于1842年的长篇小说《死魂灵》,通过帝俄文官契契科夫为收买虽已身死而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遍访某城四郊地主,从中骗取押金的故事,揭露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地主贵族愚昧懒惰、贪得无厌,外省官吏的昏庸腐败,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
简介:篆书的用笔要求平入平收,中锋用笔,没有点与钩挑以及极少使用附着于线条边沿富丽的装饰性成分,属全封闭的用笔体系。平衡对称的形态、单纯而简净。篆书的创作虽然重在线条的表现,但体势上可从演变期的中间形态去寻求更为丰富的表现空间,如大篆体势过渡期形态;篆隶演变期的中间形态;秦汉时期篆刻艺术作品中保留的篆隶演变期的中间形态等。书体之间演变期的中间形态有如黑白之间的灰色调,更具有丰富的层次变化,这是篆书创作应予以积极关注的。篆书创作应大、小篆,篆、隶笔法结构相互渗透,以不违背文字向前发展演变的规律、以作品表现出的笔法结构统一为原则,而不单纯以规范文字的笔法结构为唯一衡量准则。
简介: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有幸在近几年里前往西藏各地,领略和记录、学习和搜集当地不同风格的藏民族民间舞蹈,这些民间舞蹈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耀眼光辉。本文拟从果谐舞蹈艺术出发,它们除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和个性之外,也有其在表现内容、舞蹈动律等共同规律和共性的特点。那高吭嘹亮优美动人的歌声,旖旎婀娜骄健豪迈的舞步,多么令人陶醉!这里并不是古老的“喜马拉雅海”而是被称作“歌舞海洋”的地方。(一)果谐的流行与起源“果谐”是雪域农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伴随着藏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经历了无数的岁月,从而人们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使之日趋完善地形成了一套具有浓郁劳动气息和独特风格的民间舞蹈艺术。迄今已成为西藏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的歌舞品种之一。“果谐”主要流行于西藏上部阿里地区,中部日喀则、江孜、山南以及拉萨等地区的广大农村。关于果谐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以及它的风格特色等方面,近几年,很多专家学者已发表过许多专论与评价,为继承和发展藏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这些文章较少涉及到有关果谐的起源问题。过去在西藏,由于历史和社会制度等原因,人们都很少记载这方面确切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