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期“青海作家论”推出的是青海文史学者、民俗学家赵宗福的古典诗词作品论。在青海近现代文学史上,格律诗词的创作始终有其未断的流脉。编者曾以湟源新学诗为例,从一个微小的侧面印证了青海诗歌从古典向现代流变的内部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新诗发展,格律诗词似乎变得愈发沉默。但是它的声带并未嘶哑,在传统教育底蕴更为厚重的河湟谷地,杨治平、张荫西、李文实……还有更多具有士子气质的农人、乡人将一首首五绝、七律留存于生命和记忆深处,构成青海诗歌具有温婉气息的诗歌面向之一。作为一位三十多年来习惯以古典诗词来抒怀感兴的诗人,赵宗福的诗歌和他学理缜密的学术研究不同,它们赋予这位诗人的是犹如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水分,还有我们最为重要的精神归宿。
简介:<正>请问马先生:听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她产生于中国的哪个朝代?答:古琴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据史料记载她是由伏羲氏所创制,不过这种传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美好想象,据考证古琴应成形于虞舜,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初唐。问:听说你们价值很高的断纹琴是怎么回事?古琴周身为什么有一层厚厚的漆胎?答:漆器产生断纹实际上是一种毛病,其形成原因相当复杂。主要是生漆的质量,漆器的底胎,气候的变化和年代关系。其它漆器较为安闲,而琴则经常为弦所振动。鉴定古琴的年代往往是根据琴上的断纹来判断。如"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愈久断愈多。"断纹有数种,有牛毛断,流水断,蛇腹断,冰裂断,梅花断等。断纹的美妙,即使现代的图案大师也不能画出,真似出自鬼斧神工,古琴一旦生成断纹其外表更为苍古,音色更为透润所以更为名贵,2003年春秋两季艺术品拍卖中,两张唐代古琴就分别拍出了346.5万元和891万元的高价。这种价格在我们琴人中认为是太低了。琴是极具人文价值的一种器物,现
简介:本文对最近出版的《明清小说续书研究》发表评论,认为该书论题及其展开较有广度和深度,研究思路和论证方法颇有创意,多有新的见解,体现出学术探讨中和而不同、共求新知的学术精神,是近来我国小说史研究领域续书研究方面又一个比较重要的新成果。
简介:主题:刘上洋散文集《高路入云端》研讨会举办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7月10日,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在北京举办刘上洋散文集《高路入云端》研讨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胡平、王必胜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研讨。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刘上洋的散文创作给予了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