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基于大规模语料库详细对比了触压觉形容词“硬”和「かたぃ」的认知语义结构。研究发现,二者具有以下共同点:(1)语义扩展的整体方向一致;(2)原型义相同;(3)语义扩展程度很高;(4)一次扩展义远远多于二次扩展义;(5)基于隐喻的语义扩展特别多。这些共同点的成因在于中日两国人民持有相似的基本身体经验和世界认知过程以及二者所表达的概念特征相同。另一方面,二者的不同点体现为“相互拥有多个不同扩展义”,其成因在于两国人民对世界细微之处的具体认知过程不同以及中日文化差异。
简介:好课有一定标准需要遵循,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支撑好课的重要力量。改善沟通环境,提升交流品质,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塑造,心灵感知,实现认知内化,这才是好课需要追求的境界。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设计改进,势必为好课建设提供一定支持和帮助。
简介:文化因素的翻译一直是学者热议的焦点。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今天,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效果。本文以《中国文化常识》(中德对照)一书为语料,对760个包含中国文化因素的词和词组及其德译进行分析,归纳译者倾向于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从功能翻译角度探究五种翻译模型及一些主要翻译方法的优劣,以期为中国文化的德译提供一定借鉴。
简介:本文借助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共产党宣言》的德语版进行了篇章文体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马恩通过表述人称的巧妙转换实现了篇章人际互动、政治立场展现、拉近读者距离和分立敌对阵营等多种政治和语用目的。同时,还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如隐喻、拟人、平行结构、重复等。这既是《宣言》简化和形象化叙事风格的体现,也使全文风格统一,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以上两种篇章特点皆使语篇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也是《宣言》的语言魅力所在。
简介:教材是保障教学效率的基础,现阶段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我国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为了促进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笔者从课文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习作教学、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简介:《布赖顿硬糖》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之一。目前该作品在国内有两个译本。以该作品的两个汉译本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两个译本在归化和异化、改写和解释性等翻译策略方面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文学外译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学外译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注意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关注读者群、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和加强国内学者之间的交流等几个方面。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讨论教育改革与发展时,强调要“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国家教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也指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无一例外均强调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尊重“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毋庸质疑,这两个规律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当然也是语文教育前进和发展的方向。
简介:调查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是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常用文体,也是学术研究和新闻报道中的常用文体。撰写一篇优秀的调查报告,不但需要较强的写作能力,更需要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本文以一位大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为案例,从探讨调查报告的写作手法与技巧入手,从剖析中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加强应用写作训练,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尤为必要。
简介:通过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不同机构对同一事件在同一时间的英文报道进行语篇分析,可以反映两篇报道的不同点,并可以揭示不同点中所蕴含的不同语义。从及物性系统的过程类型出发分析语篇有利于阐释各过程类型中的动词内涵,有助于读者准确、系统地了解语篇的实质及理解其内涵,对语篇的构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汉日触压觉形容词认知语义对比研究——以“硬”和「かたぃ」为例
新解一节好课的标准——以人教版四年级单元写作《学写童话》一课为例
从功能翻译角度看中国文化因素德译的五种翻译模型——以《中国文化常识》(中德对照)为例
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的德语版《共产党宣言》语篇分析——以复数人称代词和修辞为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以四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
传播学视域下的格雷厄姆·格林汉译作品研究——以《布赖顿硬糖》两个汉译本为例
以课标为纲,推进语文教育“四轮”驱动——再论《牢牢把握语文教育正确方向,将课标精神落到实处》
加强文字及逻辑训练 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以河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队的调查报告为例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新闻语篇分析——以2015年2月15日《中国日报》和《路透社》对丹麦枪击事件的英文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