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皮肤缝合在手创伤缝合中的护理措施 。 方法 在我院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治病的患者,总共有 140 个例子,将这些例子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70 例,让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普通缝合线缝合伤口,研究组采用一次性皮肤缝合缝合伤口。常。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针眼情况,疼痛程度和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疼痛评分。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针眼处出血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很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好。 结论 将皮肤缝合应用在手创伤缝合中 ,可以减少患者针眼处出血,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可以使得患者的伤口快速的愈合。

  • 标签: 皮肤缝合器 手创伤缝合 护理措施
  • 简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implantb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是由一个电池、微处理和集成电路组成。它能持续不断的监测心脏的博动节律,当心律失常发生时,能自动采取电疗措施(超速抑制或电击),终止心律失常发生。ICD多应用于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速所致的心脏骤停;伴有质性心脏病等自发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不明原因的晕厥;持续性室速;有猝死史等家族性心脏病患者.

  • 标签: 除颤器 ICD电风暴
  • 简介:目的探讨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implantablecardioreterdefibri11atorICD)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6例ICD植入术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良好的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术中娴熟配合、关心病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用药观察、调节饮食,详细做好出院指导和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随访1.83年,未出现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加强随访及出院指导,及时调整参数,是使ICD发挥最佳作用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经静脉植入 心律转复除颤器 护理 心脏植入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功能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46例需要安装起搏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检出率56.52%比对照组的39.13%要高(P<0.05)。观察组在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方面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异常中,更有利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为医师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收治的60例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情绪评分、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PSQI、SQL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器质性精神障碍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前救治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1例,其中发生低血糖昏迷113例,未发生低血糖昏迷338例,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可见年龄、病程、低BMI、过度锻练、饮酒、感染、营养不良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高危因素。所有低血糖组病例在前或者住院期间发病后均进行院前救治,所有低血糖组病例在前或者住院期间发病后均进行院前救治,所有患者均给予紧急救治,急救后所有患者均在半小时内恢复意识,显效率100%。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危险因素进行可行性预防,可有效降低低血糖昏迷的发生,采取有针对性前救治可最大程度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低血糖昏迷 危险因素 院前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评分、修正创伤评分、创伤指数、患者呼吸、循环、运动、语言评分、前分类指数这5种前创伤评分方法在识别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15年6月-2015年12月接待的92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种前创伤评分方法列入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中,对所选患者应用急诊预检进行评分,将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类创伤评分方中TI评分方法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对急危重症伤员的识别性能最高,灵敏度只有0.521,在预测结果中可能易出现假阳性。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前创伤评分方法能在早期有效识别急危重症患者,各评分系统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践工作中需联合使用,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创伤评分 急危重症创伤 创伤识别 急诊分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感分区管理策略。方法 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流程再造、多维度管理、科技助力的防控体系构建实现感分区管理。结果 感防控分区管理措施到位,保障了患者的救治,医务人员零感染。 结论 在医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特殊时期,通过整体调控与部署、多维度管理思维、更新科学治疗手段的感分区防控策略, 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保障患者救治、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医务人员感染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防控策略 院感 分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感防控过程中施行规范化管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12月之间未施行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期间,本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视为对照组,患者案例数30,将2020年1~12月之间施行了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期间,本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视为观察组,案例数与对照组等同,评估患者感例数与占比,统计患者住院的平均天数;对患者展开住院期间尊严感、隐私权等保护下的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时期感率为0,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并未发生;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尊严感与隐私权受到了管理维护,对规范管理较为满意,(P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艾滋病 肺结核 院感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和急诊科抢救护理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n=8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0人,前者采取前急救护理,后者行急诊科抢救护理。对比开始抢救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开始救治时间、洗胃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短(P<0.05)。关于死亡率,试验组数据2.5%,和对照组数据20.0%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用前急救和急诊科抢救护理,病人的抢救效率更高,死亡率也更低。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院前急救 护理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和急诊科抢救护理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n=8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0人,前者采取前急救护理,后者行急诊科抢救护理。对比开始抢救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开始救治时间、洗胃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短(P<0.05)。关于死亡率,试验组数据2.5%,和对照组数据20.0%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用前急救和急诊科抢救护理,病人的抢救效率更高,死亡率也更低。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院前急救 护理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不同前急救方案对比我院接诊的98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救治有效率为93.88%,而参照组为81.63%,在动脉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改善方面也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前急救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车载呼吸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车载呼吸机 优质护理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降低感发生率与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均为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基于安全风险防御机制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感发生率、护理安全质量分数、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院感发生率同对照组比更低(P<0.05),护理安全质量各项分数、护理满意度同对照组比更高(P<0.05)。结论 针对手术患者采用基于安全风险防御机制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安全质量、护理满意度,降低感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安全风险防御机制 院感发生率 安全质量
  • 简介:目的:空气是医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医院内环境尤其是手术室及患者集中地区的空气净化程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对医院空气进行常规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的空气细菌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细菌培养,耗时2~3d,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荧光粒子计数在空气细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检验科采血室作为实验点,使用荧光粒子计数对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进行动态监测,同时与撞击法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生物粒子数和细菌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结果空气中生物粒子数与细菌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89);非就诊时间空气中的细菌数≤500cfu·m^-3,其他时间均超过该数值,不符合国家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荧光粒子计数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生物粒子数,推测其细菌数,有望实现空气细菌的动态监测。

  • 标签: 生物粒子数 细菌数 空气细菌监测 荧光粒子计数器 撞击法
  • 简介: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下移和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可伴有出血、脱垂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痔疮发病率约46.3%。既往以外剥内扎术为主的手术,术后疼痛时间长、肛管狭窄等并发症较多。我国于2000年7月从新加坡引进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技术。成为亚洲第二个开展此项手术的国家,PPH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得到国内学术界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我科于2006年开展此项技术至今,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护理 手术时间 病理性肥大 外剥内扎术 PPH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整体化护理对于心脏植入永久起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收集我院入住的心脏病患者并有永久起搏治疗的患者96例,整体化护理患者49例,传统护理患者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心理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发现,整体化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缓解人数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小,患者心理状况良好,心理焦虑,产生恐惧心理的人数有下降趋势。结论 整体化护理模式比较适用于心脏永久起搏植入术的辅助治疗,在临床上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脏疾病 永久起搏植入 整体化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子宫异常出血是放置宫内节育后的主要副反应。放置宫内节育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占总人数的80%,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性的节育方法,节育一次置于宫腔,即可避孕多年。我国节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惰性宫内节育,如:金属圆环、宫形环,另一种是活性宫内节育

  • 标签: 宫内IUD 子宫异常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爱母环与母体乐两种宫内节育(IUD)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对比性研究,以随机方法为824例健康育龄妇女分别放置两种不同IUD,其中爱母环420例,母体乐404例,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IUD24个月的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续用率分别为爱母环0.48%、0.48%、1.91%、95.7%,母体乐0.5%、5.2%、5.94%、86.38%.经统计学处理,两种IUD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爱母环脱落率、因症取出率低于母体乐(P〈0.01);爱母环续用率高于母体乐(P〈0.01).副反应:爱母环异常出血率低于母体乐(P〈0.01),爱母环白带增多率低于母体乐(P〈0.05);腰腹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爱母环具有脱落率及因症取出率低、续用率高、副反应少的优点,是效果比较理想的IUD。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使用效果 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