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文献检索,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以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不合理用药问题,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结果发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累及系统/器官分布广泛,主要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质量和自身成分复杂等因素,但临床不合理用药也是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关注其使用的安全性问题,特别要重视其合理使用,包括用药指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滴注速度、联合用药等,并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或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简介:目的:观察牙痛灵喷雾剂的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牙痛灵喷雾剂的镇痛作用。(1)扭体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mL/kg;牙痛灵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牙痛灵喷雾剂0.36、1.08、3.24g/kg。阳性对照组灌胃阿司匹林0.4g/kg。每日用药1次,10d后观察各组动物腹腔注射醋酸后5~20min内的扭体反应次数。(2)热板法:将小鼠放在(55±1)℃的热板上,以小鼠舔后足为疼痛反应指标,观察小鼠的热痛阈值。选用痛觉阈值在5~30s的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与给药方法与(1)同。给药10d后记录各组小鼠热板法痛阂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扭体法实验结果显示,牙痛灵喷雾剂0.36、1.08、3.24g/kg灌胃10d使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对扭体反应次数的抑制率分别为25.6%、30.6%和43.5%(P〈0.05,P〈0.01)。(2)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各组小鼠热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0d后牙痛灵喷雾剂各剂量组小鼠热痛阂值均较给药前显著提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牙痛灵喷雾剂组给药后热痛阈值显著延长(P〈0.05,P〈0.01)。结论:牙痛灵喷雾剂对小鼠实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简介:目的:了解辉县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促进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应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重点抽查神内科、心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共抽取处方1200张,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120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01张,不合理用药率为25.08%;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共364例次,主要表现为溶剂剂量不适宜(178例次,占48.90%)、疗程不适宜(87例次,占23.90%)等。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知识的培训,加强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针对问题及时干预,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简介:绝大多数癌症病人在疾病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疼痛.疼痛不仅发生在晚期癌症病人,早期病人也可以有疼痛,或以疼痛为首发症状[1].因此,控制疼痛也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临床上治疗疼痛最常用的药物为口服吗啡缓释片,而对禁食癌痛病人则大大地限制了该药的临床应用,哌替啶(商品名度冷丁)等注射止痛药作用时间短(一般为4h)且成瘾性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贴剂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将其贴在病人皮肤上就能使药物缓慢地释放入血,并维持72h恒定的血药浓度,且不良反应及成瘾性小.为了更好地了解芬太尼贴剂用于禁食癌痛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对20例禁食癌痛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现有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不能实现完全治愈。维沙莫德(GS-9620)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Toll样受体7(TLR7)激动剂,其可通过激活TLR7识别入侵的病毒,触发先天免疫反应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触发适应性免疫反应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虽然其Ⅱ期临床研究未达到预期,但GS-9620与现有抗病毒药物相结合,可能给现有治疗方案带来全新的变革。同时,GS-9620在抗HIV-1的临床前实验中表现良好,2项HIV-1相关的临床试验现已被开展。笔者就GS-9620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情况作一概述。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注射剂应用中开展药学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的价值分析。 方法: 研究收集我院使用中药注射液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 1000 例,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8 年 1 月到 2020 年 3 月,病例选取时间划分小组, 500 例早期患者一组,不予以特殊干预, 500 例晚期组患者一组,予以药学干预。 结果:药学干预开展前, 500 例中药注射液治疗存在不合理情况 53 例,总发生率 10.60% ,药学干预开展后, 500 例中药注射液治疗存在不合理情况 11 例,总发生率 2.20% ,差异统计分析表意义( P<0.05 )。 结论:药学干预临床应用可显著规避不良反应发生,促使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