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疾病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效果更好,使患者的病情康复更快,该种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结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SAP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结合CVVH治疗,对照组56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3,5天两组临床疗效及APACHEⅡ评分、血生化指标和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后第5天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t=6.966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提示生长抑素有益于患者肝肾功能恢复。观察组炎性指标中的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均下降(P〈0.05),联合治疗在清除炎性介质保护组织器官发挥作用。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3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指标中的禁食、住院、腹痛、腹胀、发热的天数观察组都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AP早期应用生长抑素结合CVVH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病情向危重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预后恢复率。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104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n=52),常规组(n=52),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显示,研究组话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少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7%明显高于参照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既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用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到2022年4月在我院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的50例患者分别作为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硬膜外神经阻滞,试验组接受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简介:【摘要】目的:以探讨个性化护理为目的,针对性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接受此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护理对比,探讨其护理质量。方法: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做为研究对象(100例),以患者临床接受护理干预为依据将其分组(各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分于参照组、接受个性化护理患者分于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SAS、SDS 、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各项评分两组对比不存在差异性,统计学结果(P>0.05);护理后:SAS、SDS 评分研究组偏低,并发症研究组发生情况较少,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评分较高,患者总满意率较高,上述数据与参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研究成立(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全面提升患者术后生活水平,效果令患者满意,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以探讨个性化护理为目的,针对性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接受此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护理对比,探讨其护理质量。方法: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做为研究对象(100例),以患者临床接受护理干预为依据将其分组(各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分于参照组、接受个性化护理患者分于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SAS、SDS 、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各项评分两组对比不存在差异性,统计学结果(P>0.05);护理后:SAS、SDS 评分研究组偏低,并发症研究组发生情况较少,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评分较高,患者总满意率较高,上述数据与参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研究成立(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全面提升患者术后生活水平,效果令患者满意,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评价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法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6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0.9%氯化钠液离子导入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下肢疼痛症状改善的评分值和纤维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各指标(APTT、PT及PAI-1)水平测得值均稍低于治疗前,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法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简介:目的评价介入技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15例诊断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使用技术有经导管做肠系膜上动脉(SMA)溶栓(8例)和经颈静脉途径经肝穿刺门静脉(简称TIPS途径)介入治疗(7例)。男性9例,女6例,年龄28岁至68岁。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泻6例,少量腹水3例。体检腹部均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超声波和增强CT诊断为本病。结果治疗技术均成功13例,无重要并发症。经导管SMA内溶栓治疗8例,术后症状逐渐改善7例,无效1例。经TIPS途径治疗7例,6例治疗结束时造影显示大部分血栓被清除,门静脉系统有血流通过,临床症状缓解。1例虽然PV—SMV恢复血流,但于12天后死于腹腔脓肿、多器官衰竭。结论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经导管SMA溶栓和经TIPS途径介入技术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