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老年人短周期义齿修复技术的临床运用原则并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从我院口腔门诊就诊患者中选择需要义齿修复的老年人,随机分为短周期序列修复组:年龄65-92岁,平均:74.14±6.93岁,男性7例,女性10例;正常修复组:年龄65-85岁,平均:72±5.15岁,男性:8例,女性:6例。应用微创拔牙、无翻瓣种植、即刻种植即刻修复、附着体义齿修复、即刻临时义齿等技术,完成咬合重建,随访三个月到十个月。结果:短周期修复序列组患者咬合重建时间为:47±30天,正常修复序列组患者修复时间95±25天,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短周期序列修复序列组的29枚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目前种植体存留率为100%,行使功能良好。短周期序列修复序列组患者对义齿修复效果均满意。结论:老年人短周期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是可以预期的。可以缩短患者缺牙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拔牙后的牙槽骨吸收,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患者口内咬合功能,明显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估算冠延长手术中需暴露的牙齿结构的量。在口腔的前牙美学区,冠延长术可能会导致生物学宽度问题和继发的美学问题。本文展示了以生物学基础为前提,行牙周美学冠延长术的步骤和方法。本研究采用一系列新的测量标准(测量尺),依据已知的合理的牙齿比例关系,测量牙齿理想的临床冠高度,和邻面牙间乳头处的适宜骀龈位置。牙冠的生物学高度的定义是切缘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其后从功能角度确定牙冠高度,最终的目的是确立和形成适宜的牙齿结构,利于修复边缘的放置,建立健康的牙龈复合体和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
简介:目的分析国产排龈线对冠桥修复后牙体、牙龈、牙周组织、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因前牙缺损或缺失做冠桥修复的患者52例(109颗基牙),随机分为3组,进行常规牙体预备。阴性对照组32颗牙,不排龈;阳性对照组37颗牙,备牙后采用美国进口的UltraPak排龈线排龈;试验组40颗牙,采用南阳齿康研究所研制的国产排龈线排龈。完成灌注印模后,通过肉眼及探针对牙预备体、牙龈和修复体模型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国产排龈线、进口排龈线和未采用排龈技术的满意率:牙预备体分别为93%、95%、17%;牙龈分别为83%、76%、14%;模型分别为80%、81%、14%;修复体边缘分别为88%、86%、12%。国产排龈线和进口排龈线满意率相当。结论国产排龈线与进口排龈线临床应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替代进口排龈线,且成本低,副反应小,安全性能好。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镇痛仪在超声龈上洁治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超声龈上洁治术的患者86例,每例患者的牙列以中线为界按随机原则一侧使用电子镇痛仪.另一侧不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记录两侧VAS值并评价镇痛效果。进一步分析不同牙周状况,是否第一次接受洁治治疗以及慢性牙周炎组中不同年龄段的镇痛效果。结果电子镇痛仪总有效率75.58%.86例联通与未连通镇痛仪侧VAS值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牙周状况.是否第一次接收洁治治疗以及慢性牙周炎组中不同年龄段的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龈上洁治术中应用电子镇痛仪能有效解除术中的酸软或疼痛,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同期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上前牙缺失、牙槽骨厚度为3mm-4mm的患者,联合采用骨挤压、骨引导再生技术,植入Frialit-2种植体17颗,于植入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同时测量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结果:本组共17颗种植体,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平均为2.8mm±0.6mm,修复完成后观察12-20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一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结论:对于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患者,采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后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量,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同期修复重建术应用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口腔癌根治同期修复重建术患者230例。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住院手术患者115例为非胃肠减压组,术后未行胃肠减压,于术后第1天予留置胃管并进行鼻饲流质。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住院手术患者115例为持续胃肠减压组,于术中进行留置胃管,术后即予持续胃肠减压,术后第1天予鼻饲流质。统计持续胃肠减压组与非胃肠减压组术后恶心呃逆、呕吐、返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析即刻持续胃肠减压在口腔癌根治同期修复重建患者中的作用。结果非胃肠减压组术后出现恶心呃逆17例(14.78%)、呕吐26例(22.61%)、吸入性肺炎2例(1.74%)。持续胃肠减压组术后出现恶心呃逆5例(4.35%)、呕吐2例(1.74%),未出现吸入性肺炎。持续胃肠减压组采用即刻持续胃肠减压方法后,其术后呕吐(χ2=23.410,P=0.003),恶心呃逆(χ2=7.238,P=0.008)与胃肠反应发生率(χ2=33.120,P=0.005)均低于非胃肠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癌根治和修复重建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可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呃逆、呕吐的发生,预防术后创口感染,利于皮瓣成活,并可通过引流液性质和引流量动态观察患者术后口内创口渗血情况,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有利于患者安全。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可摘局部义齿受损基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功能完好,只因固位基牙受损(未至拔除条件)而无法正常戴用的患者63例,受损基牙74颗,做相应基础治疗后,对受损基牙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比较修复前后义齿固位力、咀嚼功能、牙周健康状况和美观方面的差异。结果:磁性附着体修复后,义齿固位力、稳定性、咀嚼效率、美观等方面均能达到基牙受损前水平。义齿戴入后适应快,无明显不适感。磁性附着体修复74颗受损基牙,初次试戴后1周内疗效满意率100%。3个月后复查73枚,疗效好72枚;1颗基牙发生牙龈炎。1年后复查67枚,疗效好58枚;8颗基牙发生牙龈炎;牙周病加重至基牙拔除1颗。结论:利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因固位基牙受损而无法正常戴用的可摘局部义齿,能较大限度的保留、利用基牙,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就诊次数。义齿在固位、稳定、咀嚼效率、摘戴方便等方面性能明显提高。
简介:目的评价切牙断片再接时断面制备设计的效果和粘接面用粘接剂及联合用复合树脂粘接的抗折强度。方法和材料将60颗牛的切牙分成1个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实验组样本采用0.15mm薄片刀具,与唇面呈25°沿唇舌方向将切端切去3mm断片;2组未做更多处理,其它3组样本,分别制备成斜面向外的,斜面向内的或是内外斜面结合。5组中未做制备设计的一组仅用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复位,其它全部断片界面采用树脂-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复位。经热循环和粘接干燥后第4周,样本用通用实验机测试剪切强度。结果所有实验组观察的抗折强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实验组的抗折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全部断片再接实验组仅是对照组牙冠、牙根折断强度的1/2和1/3。结论用牙本质粘接剂与界面使用复合树脂粘接相比较,简单、方便、不改变牙齿外形。但是,这2种粘接材料都不能增加抗折强度,因此不能获得更好的固位。
简介:目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是一种激光扫描、计算机自动化分析与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图像分析仪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龋病学研究,其可以在不破坏牙体及菌斑的完整性及其成分之间关系的状态下,对活细胞进行动态观察、三维重建、空间定位等,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结构、基本原理及其在龋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简介:摆形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器(Pendulum矫治器)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用于Ⅱ类错不拔牙治疗的矫治器。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摆形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器的构造、制作以及临床应用和适应症,并报告了典型病例。
简介:目的应用自身增强聚乳酸接骨板治疗颌面部骨折,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35例颌面部骨折病例,均行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共使用自身增强聚乳酸接骨板67块,下颌骨颏孔区骨折术后辅以牙弓夹板固定。术后观察并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固定稳定,咬合关系良好。其疗效评价:优22例(62.86%),良13例(37.14%),无效果较差病例;远期随访未出现骨折移位、瘘管形成和固定材料排出等现象。结论自身增强聚乳酸接骨板可广泛应用于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正中线性骨折;颏孔区线性骨折需辅以牙弓夹板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