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7例已达到所谓的神经毛囊性错构瘤诊断标准(明确的S100+除外)的孤立性鼻肿瘤,与7例来自类似医疗机构的典型毛盘状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比较。S100-的神经毛囊性错构瘤样肿瘤和毛盘状瘤都表达同样的CD13+/CD34+纤维细胞性免疫表型,而不共同表达神经性/神经周围性的(S100、神经微丝、上皮膜抗原)、肌原性的(结合素、钙结合蛋白、肌肉特异性的肌动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或黑素细胞性的(S100、HMB45、NKI/C3、MelanA)表位。除外后者具有高度特征性的束状组织细胞性的纤维细胞基质外,组织病理学上,毛盘状瘤与S100-的神经毛囊性错构瘤样肿瘤在形态学上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作者推论纤维毛囊瘤/毛盘状瘤和神经毛囊性错构瘤样肿瘤是一种单一的错构瘤实体在形态学上的异型,其中神经毛囊性错构瘤样肿瘤占据了这种形态学谱的一端。这种疾病既往被认为是神经毛囊性错构瘤,仅仅除了独特的伴有由CD34+的纤维细胞组成、明显组织基质的细胞性毛盘状瘤。作者因此提议以新的术语———梭形细胞主导的毛盘状瘤(SCPT)命名形态学上的纤维毛囊瘤/毛盘状瘤病谱中这一特殊的变异型。梭形细胞主导的毛盘状瘤:一种既往考虑为...
简介:患者,女,33岁,全身红斑、丘疹,脱屑伴瘙痒反复20余年,关节痛、畸形10余年,间断性发热2年。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显著,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1.5×109/L超过6个月。皮肤组织病理: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及胶原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真皮胶原增粗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诊断:播散性嗜酸性细胞胶原病。
简介: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临床特点、超声表现、手术治疗以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DFSP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特点、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35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5.4±12.4)岁。临床典型表现为皮肤斑块、斑片或结节,未见溃疡。躯干最为多见。超声:肿物位于皮下,肿物边界清楚,边缘尚规则,内呈分叶状,瘤体内有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其内可见稀疏或较丰富的血流信号。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一致性梭形肿瘤细胞呈席纹状或车辐状排列,浸润性生长,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似纤维肉瘤样改变,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本组病例MMS手术者1例术后1年复发,2例术后3年复发。结论:DFSP形态多样,临床容易误诊,B超检查对诊断、判断肿物边界以及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进一步确诊。MMS对本病治疗有很大优势。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性激素的改变与糖尿病性ED的关系.方法:将ADA标准诊断为糖尿病的男性患者,根据其有无ED分为糖尿病ED组与糖尿病非ED组,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同时有肝、肾、甲状腺疾病,并停用了各种影响勃起功能和性激素的药物,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睾酮(T)、催乳素(PRL)和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ED组睾酮明显低于非ED组[(1.95±0.23vs4.01±0.38)ng/ml,P<0.01],两组的PRL、E2、血糖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3.5±2vs13.1±2.1).ng/L,P>0.05][(38.9±8.5vs39.3±8.6)ng/ml,P>0.05].[(10.3±3.7vs9.9±3.5)mmol/L,P>0.05].ED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ED组[(52.4±8.1vs42.1±5.4)岁,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分别为33.4±10.6、12.9±4.1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致睾酮的下降是糖尿病性ED产生的原因之一,患者的年龄及糖尿病病程也与糖尿病性ED相关.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程度早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探讨血清睾酮与早泄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评分将80例早泄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水平,对三组病例之间的血清睾酮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血清睾酮与早泄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三组早泄患者的血清睾酮分别为(12.85±6.52)nmol/L、(19.02±7.15)nmol/L、(26.61±5.83)nmol/L。重度早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中度患者,中度早泄患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睾酮水平与CIPE评分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8。结论:不同程度的早泄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同时血清睾酮与早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简介:目前,铬过敏已与Cr(Ⅵ)过敏同义。然而,真正接触到的皮革制品中的铬可能包括Cr(Ⅲ)及Cr(Ⅵ)。本研究中,作者调查了一系列患者对Cr(Ⅲ)及Cr(Ⅵ)的反应性,以分析足部湿疹/接触皮革与Cr(Ⅲ)反应性的关系。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间,作者对连续收治的2211例疑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斑贴制剂为0.5%重铬酸钾[Cr(Ⅵ)]及13%三氯化铬[Cr(Ⅲ)]。共有71例患者(3.2%)对Cr(Ⅵ)发生阳性反应,其中31例同时对Cr(Ⅲ)发生阳性反应。没有Cr(Ⅵ)阴性患者对Cr(Ⅲ)发生阳性反应。作者发现Cr(Ⅵ)阳性同时伴发Cr(Ⅲ)阳性或可疑阳性的患者发生足部皮炎的危险性较仅Cr(Ⅵ)阳性而Cr(Ⅲ)阴性的患者高。危险性增加不是因为对Cr(Ⅵ)的敏感度较高。据报道皮革最常作为铬皮炎的可疑病因(54%)。然而,患有足部湿疹及对Cr(Ⅲ)发生阳性或可疑反应的Cr(Ⅵ)过敏者常对其他鞋部变应原发生阳性反应。因而,Cr(Ⅲ)过敏是对多种鞋部变应原过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