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癌患者尿液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含量与骨转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前列癌患者尿液中的NTx含量,将临床明确诊断骨转移与无骨转移两组进行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例前列癌患者中骨转移组24例,非骨转移组30例。骨转移组患者的尿液NTx含量平均385.22nmolBCE/mmolCr,非骨转移组73.76nmolBCE/mmolCr,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以NTx含量诊断骨转移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6.5%和71.4%。结论NTx在前列癌骨转移诊断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骨肿瘤 氨基末端肽
  • 简介:瞄准:为了在steroidogenesis和机制上调查Cox7a2的规章的功能,在TM3老鼠Leydig房间包含了。方法:Cox7a2的cDNA从TM3老鼠Leydig房间被克隆。它是短暂基因transfection在表达式上Cox7a2克隆到回来的pDsRed-Express-N1和transfected进TM3鼠标Leydig房间的潜水艇。Steroidogenesis影响了由在表示Cox7a2上被ELISA学习。得到这效果的机制,steroidogenic的表示尖锐规章(星)蛋白质和反应的氧种类(ROS)被西方的污点和氟量计分别地检验。结果:Cox7a2(249bp)的cDNA从Leydig房间被克隆并且由定序的DNA证实了。在构造pDsRed-Express-N1-Cox7a2是回来的transfected进TM3老鼠Leydig房间以后,Cox7a2禁止了导致的luteinizing(LH)不仅睾丸激素的分泌物而且星蛋白质的表示。同时,Cox7a2在TM3老鼠Leydig房间增加了ROS的活动。结论:Cox7a2禁止了导致LH的星蛋白质表示,和作为结果的睾丸激素生产,至少部分地,由在TM3鼠标Leydig房间增加ROS活动。

  • 标签: COX7A2 甾酮 溶解蛋白 TM3 小鼠 动物实验
  • 简介:前列癌是西方国家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男性患者致死率第二位的肿瘤。在中国,前列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腹腔镜前列癌根治术已经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直肠损伤、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性功能障碍等。本文分享我们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前列癌根治术的经验,探讨该术式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标签: 前列腺癌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前列癌(PCa)预后因素的关系及BMI与睾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3月间302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确诊PCa时的年龄、身高、体重、术前PSA及治疗前睾酮水平、前列体积、活检穿刺阳性比(percentageofpositivebiospies,PPBs)、活检及手术标本的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阳性率和淋巴结转移等指标,进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别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患者的BMI的差异,分析BMI与若干PCa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及BMI与睾酮的关系。结果①302例PCa患者BMI高于正常人群(其中210例身高体重资料齐全的患者的BMI呈正态分布),175例患者治疗前测量了睾酮值,不同个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BMI与PCa预后因素的关系:经校正年龄因素,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P〉0.05),但不同病理分级之间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方差分析,P〈0.01),特别是Gleason评分为8~10组患者的BMI显著高于Gleason评分分别为2~4、5~6及7的其他3个分组(P均〈0.01),BMI≥24患者的穿刺活检阳性比(秩和检验,P〈0.05)及前列肿瘤切缘阳性率(χ2检验,P〈0.05)均高于BMI〈24者。BMI与治疗前血清总PSA及前列体积无明显相关。③BMI与治疗前睾酮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0.252。结论可初步认为在PCa患者中,BMI较高者睾酮水平较低且预后不良。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预后 身体质量指数 睾酮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Celehrex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PC3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细胞PC3,应用MTT法、RT-PCR和ELISA法检测Celebrex对PC3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对COX-2mRNA、前列素E2(PGE2)和IL-6表达的影响。结果Celebrex在一定时间和剂量范围内可明显抑制PC3细胞的生长,Celebrex无论在时间-效应或剂量-效应关系上均不影响PC3细胞COX-2mRNA的表达,但能明显减少PGE2和IL-6的表达。结论炎症因子的分泌增多可能是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细胞生长的动力,Celebrex对COX-2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COX-2及其下游炎症因子PGE2和IL-6等的表达而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发挥抑制效应。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环氧化酶抑制剂 前列腺素E类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前列癌发病率在美国和欧洲稳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第二位,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我国前列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1988~1992年、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这3个时间段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前列癌发病率分别为1.96/10万、3.09/10万、4.36/10万,不同地区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 标签: 前列腺癌 蛋白质组学技术 血清标志物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 应用 癌发病率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比卡鲁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癌患者,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癌患者25例有效,有效率96.15%。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可耐受。结论比卡鲁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癌的临床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可作为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癌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比卡鲁胺 多西紫杉醇
  • 简介:目的观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方法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患者36例,以处于激素依赖期前列癌患者39例对照组,分别抽取静脉血,按程序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患者CD3+T、CD4+T及CD8+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D(16+56)+N水平亦下降明显(P〈0.05),而CD4+/CD8+T比值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脏器转移患者CD3+T、CD4+T、CD8+T及CD(16+56)+N水平下降更明显,与其他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监测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治疗。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癌(PCa)患者的声像图、血清PSA与PC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确诊的220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表现。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秩和检验,分析血清PSA水平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超声显示有异常回声结节178例,其中145例低回声结节,42例在声像图上未发现异常。PCa患者Gleason评分越高,临床分期越晚,PSA值越高。血清PSA水平分别与Gleason评分(r=0.275,P〈0.01)、临床分期(r=0.314,P〈0.01)呈正相关;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亦呈正相关(r=0.325,P〈0.01)。结论前列内部低回声结节是PCa主要超声表现,血清PSA与Gleason评分和PCa临床分期有关,该指标可作为判断PCa预后的指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肿瘤分期 GLEASON评分 经直肠超声
  • 简介:粉防己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呈现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然而,粉防己碱在前列癌细胞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且其作用于前列癌的具体机制也尚未有人阐述。为了探究粉防己碱对前列癌DU145和PC-3两种细胞系生长抑制、凋亡诱导、迁移和侵袭抑制等方面的作用,通过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前列癌细胞的生长抑制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其对前列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后通过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粉防己碱处理后两种前列癌细胞系中PARP、Caspase-3、Akt、p-Akt、Bcl-2、Bax等蛋白的表达情况。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则分别用来检测粉防己碱对前列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显示,粉防己碱可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前列癌细胞系DU145和PC-3的生长;且经粉防己碱处理后,两种前列癌细胞系的细胞克隆数明显受到抑制。且粉防己碱可抑制两种前列癌细胞系的侵袭,并显著抑制其迁移能力。由此可知,粉防己碱对前列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显著抑制作用。另外,粉防己碱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前列癌细胞的凋亡,且此过程是通过caspase级联反应的激活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而得以实现的。上述结果提示粉防己碱在临床中可作为前列癌治疗的一种潜在治疗药物。

  • 标签: 凋亡 侵袭 迁移 增殖 前列腺癌 粉防己碱
  • 简介:睾丸活检许多年来被认为是不明病因男性不育和无精症诊断的基础。近来,男性不育指南都限定诊断性睾丸活检只能用于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体积正常,生殖激素正常)的鉴别诊断。现今,睾丸活检取精技术与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联用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取精过程中。此外,睾丸活检还可以应用于有睾丸恶性肿瘤风险的患者的取精治疗中。研究一些不育男性后发现,不育患者患原位睾丸癌的风险越来越高,尤其是曾有隐睾症、睾丸恶性肿瘤病史,或患睾丸萎缩的患者。睾丸超声异常,比如睾丸微石症,实质内呈弥散分布,软细胞组织不均、睾丸组织损伤等,进一步增加了这些患者原位癌的发病率。准确的组织学分类,正确的组织处理和固定,样品准备和评估是必须的。同时,推荐使用标准的睾丸活检方法。另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睾丸组织的肿瘤恶化程度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持。本综述主要描述了睾丸活检用于男性不育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的最新进展。

  • 标签: 睾丸原位癌 诊断 男性不育 睾丸精子获取 睾丸活检 睾丸生殖细胞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CD14基因-260A/G位点多态性与前列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提取168例前列癌患者和208例对照组的外周血DNA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polymerasechainreaction-ligasedetectionreaction,PCR-LDR)分析前列癌患者CD14-260A/G位点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和前列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探讨不同基因型与前列癌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吸烟、饮酒及肿瘤家族史的关系。结果总体来说CD14基因-260A/G多态性与前列癌易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284,OR=1.27,95%CI=0.82~1.94);饮酒(P=0.003)和肿瘤家族史(P〈0.001)与前列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分层分析中,年龄〈70岁的男性携带CD14-260G(AG+GG)等位基因者能增加前列癌的易感性(P=0.011,OR=2.93,95%CI=1.28~6.70)。结论CD14基因-260A/G位点多态性在总体上与前列癌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但在年龄小于70岁男性中,携带有CD14-260G等位基因者患前列癌的危险性却明显增高。

  • 标签: 前列腺癌 CD14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 简介:一、肿瘤EGFR靶标及靶向治疗的基本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包括细胞外活化配体结合区、单跨膜亲脂区和细胞内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TK)活性区,当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肿瘤生长因子毩(转化生长因子毩)等与之结合后,受体发生二聚化,使细胞内区结构发生改变,活化TK区,将三磷酸腺苷的毭磷酸基转移到酪氨酸残基上,发生自体磷酸化,进而活化下游信号蛋白底物及各种效应蛋白,发出有丝分裂信号,启动细胞分裂周期,最终导致DNA合成增加和细胞增殖。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生长因子 EGFR 靶向治疗 前列腺癌 小分子
  • 简介:目的分析因膀胱病变行膀胱镜活检患者的病理类型构成,探讨膀胱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复习我院623例膀胱病变患者经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资料。结果良性肿瘤76例,占12.2%,均为尿路上皮乳头状瘤。恶性肿瘤291例,占46.7%,其中尿路上皮癌254例,腺癌17例,鳞癌6例,转移癌13例,横纹肌肉瘤1例。膀胱黏膜慢性炎症140例,上皮增生50例,分别占22.5%、8.0%;而性膀胱炎55例,正常膀胱黏膜8例,前列组织3例。结论尿路上皮性肿瘤仍是最常见的膀胱疾病,其次是膀胱炎性病变。膀胱恶性肿瘤以尿路上皮癌最常见,膀胱腺癌、鳞癌或转移癌等比较少见。膀胱镜活检安全、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膀胱镜 活组织检查 针吸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抑制PC3细胞中Ku80表达水平并结合热疗对前列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调节Ku80表达的siRNA载体,筛选转染后的PC3-Ku80(Ku80组)、PC3-p-actin(Vector组)、PC3-Ku80-siRNA(RNAi组)、PC3-pactin-siRNA(Scramble组)等4种稳定细胞株。在不同的条件分别用7射线照射后行AnnexinV-FIC双染色及DAPI、TUNNEL染色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情况,另取一组PC3一Ku80一siRNA细胞经42℃水浴30min,转37℃细胞培养12h再行射线照射,通过细胞周期与凋亡检测等了解不同组问放射效果的差异。结果Westernblot和RT-PCR分析表明转染后可明显调节PC3细胞中Ku80的表达,稳定转染的对数生长期细胞经7射线照射,细胞周期与凋亡检测结果显示随着Ku80表达的降低,细胞对放射治疗更趋敏感,5组细胞随7射线照射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其中RNAi组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和Ku8q组,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953,P%0.001)。PC3-Ku80-siRNA细胞经热休克处理后再行射线照射,其存活率明显低于未经热休克处理的细胞株。结论抑制前列癌细胞中Ku80蛋白表达水平,结合热休克,可明显提高肿瘤组织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这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综合治疗前列癌的方法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KU80 放射治疗 热休克
  • 简介:目的探讨在高转移性的LNCaP—LN3(LN3)细胞中下调Bcl-2后发生凋亡的具体机制。方法LNCaP、LNCaP—Pr05(PrO5)与LN3细胞置于含5%活性炭处理的血清(CSS)或R1881与比卡鲁胺的培养基培养并测定生长曲线。测定雄激素受体(AR)与Bcl-2的表达水平。

  • 标签: 细胞发生 BCI-2 凋亡 内源性 LNCAP B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