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CD14的表达,探讨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41例肺癌患者的血液样本,分别于术前、术中检测CD14指标,包括CD14%、CD14平均荧光强度(MFI)、中性粒细胞率(粒%)、淋巴细胞率(淋%)和HLA—DR阳性的淋巴细胞率(DR^+/淋),观察其数值的变化。结果41例肺癌患者术前与术中CD1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CD14平均荧光强度(CD14MFI)高于术前(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粒%)高于术前(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淋%)、HLA—DR阳性的淋巴细胞率(DR’/淋)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中CD14MFI、粒%、淋%和DR^+/淋会发生改变,其增强或增高可能与患者的病情发展或手术相关因素有关。

  • 标签: CD14 肺癌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同型半胱氨酸(Hcy)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表达水平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0例,另选同期来自该院体检健康者11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血清可溶性CD1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Hcy采用循环酶法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可溶性CD14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水平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Hcy和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表达水平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预测、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可溶性CD14 同型半胱氨酸 白细胞膜CD1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D14基因启动子(-159C/T、-260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海洛因成瘾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患者及139例正常对照组CD14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D14水平。结果海洛因成瘾者组血清CD1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D14水平可能与海洛因成瘾有相关性。

  • 标签: 海洛因成瘾者 CD14
  • 简介: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表达系统.将人可溶性CD14(sCD14)基因克隆入pFASTBAC1转移质粒中,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目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插入BacmidDNA中,后者转染sf21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利用重组蛋白C-末端的6×His@Tag,经TALON金属螯合色谱将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获得的无血清培养上清--步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计算表明从1L培养基中可纯化到约8mg纯度大于95%的重组sCD14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与抗6×His单抗和抗CD14单抗结合的抗原性.疑胶迁移实验和细胞活性实验表明重组sCD14蛋白能在体外与LPS结合,并能增强LPS诱导THP-1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因子.

  • 标签: CD14 细菌脂多糖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 简介:摘要小儿急腹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常因病情重、就诊不及时或误诊误治而致病情加重,同时由于缺血、缺氧、酸中毒以及炎症介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发内源性感染,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本文就单核细胞表面HLA-DR/CD14及其在感染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予以如下综述。

  • 标签: 小儿急腹症 免疫功能 HLA-DR/CD14
  •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血nCD64和CD14指数在血液肿瘤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血液肿瘤患者64例,其中细菌感染组33例,非感染组31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CD64和CD14相关指标,并计算nCD64IND及CD14IND,同时测定WBC、ESR、CRP。结果:两组指标相比,nCD64IND、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IND、ESR、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可见曲线下面积CD64IND(0.974)〉CRP(0.786)〉ESR(0.675)〉WBC(0.598)〉CD14IND(0.556),与标准面积0.5相比CD64IND、CRP、ESR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CD14IND、WBC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nCD64对合并细菌感染的血液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CRP及ESR。

  • 标签: 血液肿瘤 细菌感染 CD64 CD14 ROC
  • 简介:摘要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证实血浆可溶性CD14亚型(soluble CD14 subtype ,sCD14-ST)在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在其诊断及防治中具有一定价值。研究发现sCD14-ST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指标且sCD14-ST表达与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早期检测sCD14-ST可达到预测新生儿败血症的目的。该文对sCD14- ST及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方面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可溶性CD14亚型
  • 简介:目的研究CD14基因-260A/G位点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提取168例前列腺癌患者和208例对照组的外周血DNA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polymerasechainreaction-ligasedetectionreaction,PCR-LDR)分析前列腺癌患者CD14-260A/G位点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和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并探讨不同基因型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吸烟、饮酒及肿瘤家族史的关系。结果总体来说CD14基因-260A/G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284,OR=1.27,95%CI=0.82~1.94);饮酒(P=0.003)和肿瘤家族史(P〈0.001)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分层分析中,年龄〈70岁的男性携带CD14-260G(AG+GG)等位基因者能增加前列腺癌的易感性(P=0.011,OR=2.93,95%CI=1.28~6.70)。结论CD14基因-260A/G位点多态性在总体上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但在年龄小于70岁男性中,携带有CD14-260G等位基因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却明显增高。

  • 标签: 前列腺癌 CD14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脂多糖作用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24h内细胞表面TLR4/CD14/MD-2受体复合物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用低剂量(100ng/ml)和高剂量(1000ng/ml)脂多糖刺激RAW264.7,应用RT-PCR检测TLR4、CD14、MD-2mRNA水平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上清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低剂量脂多糖下调TLR4mRNA表达,14h降至最低,24h维持在低水平表达;CD14和MD-2mRNA表达增加。高剂量脂多糖上调TLR4mRNA表达,1h上升至高峰,此后维持在高水平表达;CD14和MD-2mRNA表达也明显增强。高剂量脂多糖作用后TNF-α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脂多糖(P〈0.05)。结论高剂量脂多糖逆转低剂量脂多糖下调的TLR4表达,提高TLR4/CD14/MD-2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放大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炎症效应。

  • 标签: 巨噬细胞 脂多糖 TLR4/CD14/MD-2复合物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组织因子(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例DLBCL患者(病例组)化疗前、4个疗程化疗后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TF和VEGF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数(IPI)、短期疗效以及生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者表达呈正相关(r=0.755,P<0.01)。不同性别、年龄、亚型病例组CD14^+单核细胞TF、VEGF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预后危险因素患者CD14^+单核细胞TF、VEGF表达水平与不具有预后危险因素者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随着IPI指数的增高,病例组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均有递增趋势(P<0.01)。缓解组化疗前CD14^+单核细胞TF、VEGF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组(P均<0.01);化疗后缓解组CD14^+单核细胞TF、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化疗前水平(P<0.01),未缓解组TF和VEGF表达水平较化疗前变化不大(P>0.05)。TF和VEGF低表达组生存状况均优于TF、VEGF高表达组(P<0.05)。结论:DLBC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高表达TF和VEGF,与国际预后指数、疗效、生存相关,对评估疗效、预后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组织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国际预后指数 单核细胞
  • 简介:目的了解LPS受体CD14C-159T基因多态性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合成、释放的影响以及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采集35例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30%TBSA患者伤后1、3、5、7、14、21、28d静脉血.另设11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CD14-159C/T基因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浆HMGB1水平,RT-PCR法检测HMGB1tuRNA表达.对数据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35例患者的CD14基因C-159T基因型中,CC纯合子型7例占20.0%、TC杂合子型16例占45.7%、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12例占34.3%.T等位基因和C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为57.2%和42.8%.验证表明,此研究群体达到了Hard-Weinberg平衡.在CD14C-159T基因型中,CC纯合子型患者发生脓毒症的概率较TC杂合子型、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低.3例CC纯合子型脓毒症患者中,仅1例死亡;9例TC杂合子型脓毒症患者中4例死亡;7例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脓毒症患者中4例死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伤后1d患者血浆HMGB1水平即迅速升高,伤后14、21、28dTC杂合子型、TT等位基因纯合子型患者血浆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CC纯合子型(F值为3.5671、4.2035、3.8529,P〈0.05或P〈0.01).伤后14d脓毒症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MGB1mRNA表达量为1.5±0.5,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患者(1.2±0.4,t=-2.205,P〈0.05).伤后7、21d脓毒症组患者血浆HMGB1水平分别为(44±29)、(25±15)ng/mL,均高于非脓毒症组患者的(26±12)、(10±6)ng/mL(t值分别为-2.355、-3.872,P〈0.05或P〈0.01).结论CD14C-159T基因多态性可显著影响严重烧伤后HMGB1的合成与释放,并与烧伤患者脓毒症易感性有关.

  • 标签: 烧伤 抗原 CD14 脓毒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测定对脓毒症早期诊疗的临床价值,为脓毒症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0名脓毒症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名,通过流式细胞仪对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进行定量测定,并对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健康体检者HLA-DR表达率明显高于脓毒症患者HLA-DR表达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测定对脓毒症早期诊疗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HLA-DR抗原 表达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4V6、MMP-14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用CD44V6、MMP-14的单克隆抗体,以S-P染色法检测CD44V6、MMP-14在62例胃癌、62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MMP-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59.7%(37/62)、58.1%(36/62),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5.5%(22/62)、38.7%(24/62),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为0%(0/10)。组间x2检验胃癌与正常胃黏膜、胃癌与癌旁组织CD44V6、MMP-14表达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CD44V6、MMP-14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CD44V6、MMP-14的高表达可能会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筛选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成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新指标。

  • 标签: MMP-14 CD44 V6蛋白 胃癌 浸润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汤剂对脓毒症患者HLA-DR/CD14+表达率的临床效应。方法:以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为中文检索词,HLA-DR、HLA-DR/CD14、sepsi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库、PubMed等数据库相关文献,评价中药汤剂对脓毒症患者表达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文献3篇,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 对脓毒症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可明显提高HLA-DR/CD14的表达率 (95%CI:-18.05,-7.85,P<0.0001)。结论:应用中药汤剂可以提高脓毒症患者HLA-DR/CD14的表达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在感染性疾病发展阶段,寻找监测指标来指导治疗尤为重要。国内外学者尝试将HLA-DR/CD14+检测应用于各类感染患者中,本文经过整理其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 标签: 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 HLA-DR/CD14+ 脓毒症
  • 简介:出品:Tedec4509-96516-2片长:60′31″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拉赫马尼诺夫:《练习曲—图画》(OP.39)/阿纳托利·利亚多夫:《序曲》/尼古拉·梅特涅尔:《童话》,《年轻人的浪漫绘画》/米列·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演出:鲍里斯·贝列佐夫斯基穆索尔斯基深深被俄罗斯的神话故事吸引,在1867年写下了作品《荒山之夜》,作品原先是为乐队演奏创作的,但

  • 标签: 作品 乐章 作曲家 柴科夫斯基 交响乐团 埃尔加
  • 简介:在购买我的第一部CD唱机时,我能够解读推销标记上面的大多数技术语言。但是有一个标示却让我颇为迷惑,于是我叫过销售商,问道“‘混合脉冲D/A变换器’是什么意思?”

  • 标签: CD 技术语言 销售商 D/A 推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时外周血CD64及CD3、CD4、CD8的表达,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细菌感染时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价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120例感染和非感染新生儿外周血CD64分子及CD3、CD4、CD8的表达变化,并将败血症组患儿的CD64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及血培养进行比较。结果败血症组CD64为(6.7±2.8),高于局部感染组(4.1±1.4)与非感染组(2.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感染组CD64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CD64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87.9%,阳性预测值83.8%,阴性预测值92.0%,均高于CRP,CD64的检测阳性率为87%,高于血培养;败血症组的CD3为(46.3±12.3)%、CD4为(31.0±10.0)%低于局部感染组CD3(62.6±10.3)%、CD4(45.4±10.8)%和非感染组CD3(61.6±11.3)%、CD4(45.4±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的CD3、CD4与非感染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64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严重细菌感染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CD64 CD3 CD4 CD8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和CD14+单核细胞功能变化。方法连续入组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和健康对照者(29名),清晨空腹采集抗凝外周血20 ml并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IL-35水平;纯化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D14+单核细胞中IL-35受体亚基IL-12Rβ2和gp130 mRNA相对表达量。以IL-35刺激CD14+单核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直接或间接接触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和颗粒酶B水平,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水平计算HUVEC死亡比例。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组和健康对照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的年龄为(59.4±12.1)岁,男性占58.1%(43例);健康对照组的年龄为(53.9±9.8)岁,男性占65.5%(19名);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浆IL-3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2.89±7.58)mg/L比(16.42±5.47)mg/L,P<0.001],gp130 mRNA相对表达量亦然(1.07±0.19比0.98±0.15,P=0.022)。慢性心力衰竭组CD14+单核细胞诱导HUEVC死亡比例在直接和间接接触培养中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分泌颗粒酶B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抑制颗粒酶B后CD14+单核细胞诱导HUVEC死亡比例降低(P=0.011)。IL-35刺激CD14+单核细胞后,其诱导HUVEC死亡比例和颗粒酶B分泌水平降低(均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IL-35表达升高,IL-35可通过抑制颗粒酶B分泌诱导CD14+单核细胞功能不全,进而促进心力衰竭疾病进程。

  • 标签: 心力衰竭 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35 免疫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