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危重症患者21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支持,观察组给予呼吸阶梯性治疗。对两组呼吸支持方式、呼吸复苏率及呼吸稳定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支持方式基本类似,应用最多的均为鼻导管吸氧、呼吸机支持和复苏体位(P〉0.05);观察组呼吸复苏成功率为81.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4%(P〈0.05);观察组呼吸稳定时间为(42.26±4.3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6.17±4.28)min(P〈0.05)。结论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可明显提高呼吸复苏成功率,缩短呼吸稳定时间,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急危重症 呼吸阶梯性治疗 急诊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诊处置情况分为院前急救组和院前未处理组,院前急救组患者45例为接诊后先进行院前急诊治疗,再运送入院治疗;院前未处理组患者45例,不进行院前急诊治疗,接诊后直接运送入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情况、抢救成功情况及致残情况。结果院前急救组患者院内病死率、抢救成功率、致残率分别为4.4%、84.4%、2.2%;院前未处理组患者分别为20.0%、62.2%、1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首先全面细致地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身体状况,然后根据患者的发病经过及症状特点进行院前急诊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前急诊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分析 对比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复苏率、呼吸稳定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复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稳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复苏率,加快呼吸稳定,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 急危重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时进行临时起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10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临时起搏治疗组和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临时起搏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则明显高于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时进行临时起搏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时起搏
  • 简介:随着院前急救"120"体系深入发展,原发或伴发精神障碍患者要求急救接诊数量不断增多,而急诊科护士接诊精神障碍患者机会也随之增加,因此,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精神科急诊医学处置能力显得日益迫切。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精神障碍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急诊胸痛患者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并探讨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关系。方法对来我院急诊室就诊的胸痛患者的cTNI进行检测并按其轻重程度进行分组分析临床资料,评价急诊患者血清cTNI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其伴随疾病的关系。结果胸痛患者297例入选分析,其中血清cTNI值轻度增高组(0.04~0.1ng/dl)52例、中度增高组(0.1~1ng/dl)72例及明显增高组(1~10.0ng/dl)67例,极高组(〉10ng/dl)10例,以及正常值对照组(〈0.04ng/dl)96例。通过对急诊胸痛患者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浓度(LDH)与急性心肌梗死的ROC曲线分析,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cTNI大于总CK和AST,且高于CKMB和LDH,当CTNI为0,107ng/d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0.5%和73.2%;冠心病组自胸痛发作至测定血清cTNI高点的平均时间为19h(10.8~26.0h)。冠心病患者占73.7%,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占53.9%,心绞痛占39,7%。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比较,冠心病组糖尿病,高血脂,年龄血清cTNI水平均增高明显;非冠心病组风心病cTNI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组。高血压,颈椎病,肾功能不全,脑梗塞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比较无差异。结论冠心病是我院急诊室胸痛的主要构成,占73.7%,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占53.9%。血清cTN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心肌酶学测定,以血清cTNI浓度0,107ng/dl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 标签: 血清肌钙蛋白Ⅰ 急诊胸痛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伴随疾病
  • 简介:随着我国急速的城市化和老年化进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和精神压力增加,高脂过食的不良膳食习惯,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和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发病率急剧升高,危害人类健康。除了疾病模式改变外.医学模式也发生转变.从既往单纯的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小区医疗服务,患者对医学诊治的需求和期望亦大大增加.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过度拥挤现象——全球性医疗问题被衍生出来。

  • 标签: 床旁快速检测 传统检验室 心脏标志物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自杀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10所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自杀患者的急诊预检登记资料,统计分析其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自杀时间分布、自杀方式等)。结果:收集所有在急诊科登记就诊的自杀患者1042例,平均年龄(35.85±16.65)岁,其中男251例(24.09%),女789例(75.72%);按照年龄段将患者分为4组,未成年组107例(10.27%),青年组711例(68.23%),中年组131例(12.57%),老年组93例(8.93%);自杀方式中服用药物、毒物者比例最高(超过90%),其次为割腕、自缢等;近4年来自杀患者绝对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自杀行为有时间集中趋势,主要集中在3-9月份,每天多在午后或夜间(13∶00-14∶00,21∶00-24∶00)。结论:上海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自杀患者绝对人数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具有一定特点。建议建立全市有效的自杀监控登记网络。

  • 标签: 自杀 流行病学 急诊科室 登记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院内转运的13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方式;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转运的13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及接收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管脱落或堵塞、供氧中断、管道脱落或堵塞、心脏骤停、血压升高或降低等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家属对转运满意度及接收科室对转运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及接收科室满意度,保障患者转运过程的安全性.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转运 危重病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中、术后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CSRF或NR)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符合2012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中急诊PCI适应症的1048例AMI患者,根据术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与异常血流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及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诊PCI患者中异常血流发生率为18.2%。统计分析表明既往血运重建、killip心功能分级、缺血时间、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病变血管、冠脉弥漫病变、血栓征象、术前血流TIMI分级、瘤样扩张、介入治疗方法及是否使用替罗非班与异常血流相关(P〈0.05)。应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缺血时间、血栓征象、术前TIMI分级、病变为弥漫病变、介入方式可作为CSFP或NR发生的预测因素,使用替罗非班可作为预防CSFP或NR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时间、血栓征象、术前TIMI分级、弥漫病变、介入方法可作为CSFP或NR发生的预测因素,使用替罗非班可作为预防CSFP或NR的保护因素。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PCI 慢血流 无复流
  • 简介:目的了解术前血糖水平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745例,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测定介入治疗前和术后第1、2、3天肾功能,了解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血糖水平对CIN发生率的影响。结果745例患者中,男性530例,女性215例,发生CIN共156例,发病率为20.9%;CIN组中年龄、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再灌注时间方面,同t~C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hs.CRP、LVEF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水平采取四分法,显示和CIN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结论术前的血糖水平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IN的发生密切相关,是CIN独立危险因素,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

  • 标签: 血糖 造影剂肾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