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胃镜下取异物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胃镜下取异物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后胃镜下取异物(观察组),25例进行传统胃镜下取异物(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少(P<0.01);手术平均时间短(P<0.01);患者满意度高(P<0.01);观察组均经过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下成功取出,取出异物共30件,操作过程安全,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胃镜下取异物,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但需要注意进行麻醉风险评估,严格掌控适应证,给予相应麻醉管理。
简介:目的:分析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患者的资料.结果:66例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中,脊髓动静脉畸形36例,硬脊膜动静脉瘘21例,髓周动静脉瘘9例.经磁共振成像检查后仍有44例次发生过误诊或诊断混淆,其中曾被误诊过的疾病主要有椎管内肿瘤19例,脊髓积水症6例,椎间盘突出5例,急性脊髓炎5例,另有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和3例髓周动静脉瘘被误诊为脊髓动静脉畸形.结论:诊断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时,需注意与上述疾病鉴别;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血管流空影和作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的差错及出现原因,为提高医院静脉配制中心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针对我院静脉配制中心于2016年2月~8月期间运行初期阶段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对差错事件类型进行整理,分析差错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2016年9月开始实施差错事件应对措施,对2016年9月~2017年3月阶段内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比较两个阶段内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6年2月~8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25起,包括3起外部差错事件、22起内部差错事件,差错出现原因主要包括医师、护士、药师这3个方面;2016年9月~2017年3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7起,较2016年2月~8月同比降低72个百分点,均为内部差错事件,无外部差错事件。结论针对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有效减少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静脉配制中心的工作质量,维持静脉配制中心的正常运行。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静脉溶栓能有效解除血管闭塞,恢复脑血流灌注,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达到再灌注治疗目的,是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做好静脉溶栓的观察和护理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方法选取符合静脉溶栓的患者15例,通过早期溶解血栓,解除血管闭塞,恢复脑血流灌注,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达到再灌注治疗目的。结果早期溶栓再通目前被认为是脑梗塞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溶栓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对于患者预后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院前院内溶栓绿色通道,医护密切配合,提高患者对溶栓治疗的认知度、依从性,同时充分发挥患者潜能、促使患者得到最大化的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实行品管圈活动,明确活动主题后制定流程图与查检表,分析可能影响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对策,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的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并发症发生率是7.5%,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0%,开展后明显低于开展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患者满意度是87.0%,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的患者满意度是98.5%,开展后明显高于开展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观察,56例患者均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为27例和29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33.3%,总满意度为74.0%;护理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17.2%,总满意度为86.2%。两组患者结果对比,护理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急性脑梗塞患者以静脉溶栓治疗实施的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此治疗护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阿替普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瑞替普酶组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牙龈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干预前后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水平。结果瑞替普酶组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于阿替普酶组,P<0.05;瑞替普酶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牙龈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低于阿替普酶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瑞替普酶组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水平优于阿替普酶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梗死再通率,可减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牙龈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心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无痛胃肠镜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具体方法以及麻醉效果,为临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接受无痛胃肠镜患者资料3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分组,给予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方式检查,给予B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方式进行检查,给予C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方式检查,对比三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检查时间等,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检查各个时间段的MAP、HR以及SpO2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C组患者的胃镜检查时间以及肠镜检查时间显著低于A组与B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C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低于A组与B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为其开展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40例纳入研究组给予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有效避免了术后DVT及疼痛发生,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缩短了其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剖开取大隐静脉后下肢切口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采用常规取大隐静脉行不停跳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术后下肢切口的愈合情况,结痂时间,血肿、感觉麻木、伤口水泡、伤口渗液、伤口裂开等发生例数。结果单侧下肢取大隐静脉60例,双侧下肢取大隐静脉25例,大隐静脉平均采集时间(15.50±3.70)min,大隐静脉平均采集长度(37.00±12.50)cm。平均结痂时间(5.16±2.31)d,下肢血肿1例、伤口水泡10例,伤口渗液5例,感觉麻木49例、伤口感染0例、伤口裂开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患者。下肢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经过有效的医疗干预及护理措施均愈合。结论正规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CABG患者大隐静脉下肢切口的愈合情况,降低伤口并发症,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开腹手术两种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每项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但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子宫肌瘤病患卵巢功能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全切术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84例子宫肌瘤病患,均行手术治疗,按照不同术式将其分成手术组A与手术组B,均是42例,手术组A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组B应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手术组A的总有效率是95.2%,手术组B是100.0%,两组相近,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手术组B的雌二醇低于手术组A,孕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雌激素均高于手术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均显著,前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