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症状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情况进行研究和讨论。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在2015年9月到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共30名,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时择取30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没有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症状的患者,将其设置为参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并做以讨论。结果将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共60名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可以发现脑部水肿、接受手术的时机、WFNS分级、动脉瘤位置、低白蛋白血症、低钠血症、改良Fisher分级以及Hunt-Hess分级等项目对比,两组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存在P<0.05的结果;另外,在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以及性别等一般情况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预后情况上,参照组明显要好于研究组。结论临床当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的脑部水肿、接受手术的时机、WFNS分级、动脉瘤位置、低白蛋白血症、低钠血症、改良Fisher分级以及Hunt-Hess分级等因素均为危险因素,且该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往往不是非常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146颗患牙),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桩核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随访1年,两组患者在修复完整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颜色匹配度和边缘适合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牙体缺损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修复牙体,前者具有色泽自然、操作简单、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高的优点,较传统金属桩核修复牙体更具优势,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通过采用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以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方法在本院所接受该类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30例(2017.5.1-2018.5.1),选其中的15例患者进行常规的腰椎穿刺引流术治疗,记为对比组,剩下的15例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记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要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过采用采用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以后,同时大幅度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利用随机选取办法抽取4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利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21例,行常规治疗+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21例,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第7dGCS评分、第21dGCS评分、第7d颅内压监测值、第7dMCA、第14dMCA、第21dMCA、术后3个月预后不良率14.2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点注射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点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关节积液量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与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两点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给予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患儿18例。均采用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患儿术中造瘘成功率为100.0%,导水管口张开;颅高压、双下肢肌力增高等症状均明显好转;1例主诉智力减退者,随访12个月内转为正常;随访结束时入院复查头颅MRI,显示脑室水肿消失,且术后双侧脑室额角间距、第三脑室宽度、脑干“鸟嘴”到鞍结节距离明显小于就诊时(P<0.05);随访第11个月时,1例患儿出现硬膜下积液,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其余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采用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创伤性SAH患者63例,选取所有首次颅脑CT平扫结果为阴性的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他们的各项资料,总结分析CT阴性的原因及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价值。结果CT检查距发病时间较长是SAH患者颅脑CT平扫阴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但经液基细胞学检查后6例均确诊SAH,实施相应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对于疑诊SAH而颅脑CT平扫阴性的病例,除脑脊液常规检查外还应完善液基细胞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减少漏诊误诊,以利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显微神经外科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应用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SASH患者7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实施神经介入+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的优劣。结果实验组预后良好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要高,并发症5.7%明显低于常规组31.4%,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后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SASH时给予神经介入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糖苷、玻璃酸钠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提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玻璃酸钠的滴眼液;参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羟糖苷的滴眼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干眼情况及不同治疗时间段的BUT及CFST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干眼症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干眼症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段的CFST评分,研究组患者的CFST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玻璃酸钠的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显著地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理疗、关节保护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VAS评分、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以及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在临床上具有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腔内注射倍他米松和玻璃酸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选取9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将玻璃酸钠注射液给予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5.5%,对照组77.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倍他米松和玻璃酸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度,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中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的布比卡因最佳剂量,供临床借鉴。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剖宫产孕妇120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A、B、C3组,每组40例。A、B两组术中均实施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麻醉,其中A组的布比卡因剂量为6mg,B组为7.5mg,C组单纯应用9mg的布比卡因。观察各组的阻滞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B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和运动神经恢复时间明显优于C组,P<0.05。B组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比A、C两组短,P<0.05。结论积极采取舒芬太尼5ug复合布比卡因7.5mg麻醉阻滞方案,可有效提高剖宫产孕妇的阻滞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与血沉检查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未发生迟发性脑缺血,观察组42例,发生迟发性脑缺血,比较两组WBC计数、CRP与血沉,并通过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结局,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WBC计数、CRP、血沉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WBC计数、CRP与血沉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与轻度功能障碍率分别为8.70%、13.0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9.35%、45.65%,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5.65%,高于对照组10.87%,p<0.05;观察组GOS评分与WBC计数、CRP、血沉均呈负相关(rWBC=-0.845,rCRP=-0.827,r血沉=-0.674,p均<0.05)。结论WBC计数、CRP与血沉可作为临床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有效指标;对于WBC计数、CRP与血沉上升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加强巡视力度,及时给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PRI指数变化。方法抽选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79人,其中男70人,女9人,单左35踝,单右36踝,8人为双侧踝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按Outerbridge软骨损伤分级标准评定的I级及II级患者,共计87踝,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基于常规保守治疗同时与入院当日即出院当日再予以玻璃酸钠2.0ml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PRI指数(疼痛分级指数,PainRatingIndex)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RI指数下降较多,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接诊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对照组患者使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3.24±1.24)d,意识恢复时间(3.45±1.45)d,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6.35±1.62)min,意识恢复时间(5.28±1.78)h,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脑脊液置换术相比,采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更好,能够快速止血,恢复患者的意识,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镜手术中采用股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为观察组进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为对照组进行股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比分析患者在麻醉后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后,对照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感觉、运动恢复时间都要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有明显的的差异且P<0.05,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得出,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开展膝关节镜手术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麻醉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