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9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1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82.98%,相比较,差距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40%,相比较,差距大(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不仅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缩短患者在院时间,建立默契的护患关系,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舒适护理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对某市某综合性医院排出污水中粪大肠菌、肠道致病菌进行监测,以减轻环境污染,保障人群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按《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GB18466-2001》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检测指标有粪大肠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结果124份医院污水样品中粪大肠菌数超标率23.39%;检出沙门菌8株,检出率6,45%;志贺氏菌3株,检出率2.42%。结论该医院污水被粪便污染程度较高,存在引发肠道传染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对医院污水的消毒措施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 标签: 医院污水 粪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期间应用抗生素对于新生儿肠道菌建立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新生儿,将其中孕期存在抗生素暴露的新生儿归为暴露组,并按应用时间分为暴露3d亚组和暴露7d亚组各15例,另30例在孕期未接受任何抗生素暴露的新生儿归为非暴露组,在新生儿出生的第1天、第5天通过粪便培养观察新生儿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暴露组中孕期抗生素使用率最高类别为头孢菌素,占比66.67%,高于其他类型抗生素(P〈0.05);暴露组总体G+球菌计数显著高于非暴露组,暴露组G-杆菌显著低于非暴露组,暴露7d亚组的G-杆菌显著低于暴露3d亚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同时间点,暴露组新生儿粪便大肠埃希菌显著低于非暴露组(P〈0.05),。【结论】孕期孕期应用抗生素能够对新生儿肠道菌正常建立产生破坏性作用,容易引发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紊乱,导致肠道菌失衡,而抗生素应用时间越长,破坏性效应越显著。

  • 标签: 抗生素 孕期 新生儿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对肠造口患者延伸护理的重要作用。 方 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 自 2019 年 10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肠造口患者 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护理与应用微信延伸护理的应用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及社会适应、自我护理得分、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 )。 结论: 肠造口患者延伸护理中采用微信可消除负面心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标签: 微信群 肠造口 延伸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RA是一慢性自身免疫病, 由异常的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引起, 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些年来, 研究表明RA与肠道菌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量文献表明调节和改善肠道菌可以降低自身免疫反应,有益于治疗RA的症状。故本文主要基于肠道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综述, 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设想与展望, 为RA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肠道菌群,细胞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体的肠道中定植了数以万亿的肠道微生物,形成肠道微生物,被称做“第二基因库”。最近的研究证实了“肠-脑-微生物轴”的存在,包含了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等多个系统。肠道微生物能够介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的双向交流,从而参与社会认知行为和精神疾病的发展,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与这些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精神疾病的病因、治疗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肠道微生物群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其口腔微生物菌分布情况。方法:将9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以对照组与实验组区分,每组49例,通过口腔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微生物菌构成分布以及口腔常见细菌计数。结果:实验组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计数,奈瑟菌、韦荣菌、链球菌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其口腔微生物菌之间存在关联性,临床在治疗时可以应用口腔微生物菌相关指标辅助评估治疗效果,使口腔菌维持动态平衡,以此减少疾病复发。

  • 标签: 复发性 口腔溃疡 口腔微生物菌群分布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肺癌应用中对患者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医院肿瘤科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诊肺癌患者,共计58例,随机分设常规组、实验组各29例,常规组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肺癌症候评分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肺癌 集束化护理干预 症状群 负性情绪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口腔菌在口腔内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有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口腔内的菌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表明口腔菌的改变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同时,口腔高风险人群,如吸烟、饮酒及口腔炎症等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这都提示口腔卫生及口腔炎症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口腔菌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口腔菌群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近几年呈现出上升趋势,且致死率较高。肠道菌影响着人体营养吸收、抗菌、参与机体代谢、增强免疫等方面的作用,而肠道菌失衡则会造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肠道菌的深入研究发现,CVD与其存在内在关联,而进一步分析肠道菌与CVD的危险因素对延缓并发症至关重要。

  • 标签: 肠道菌群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口腔微生物与口腔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口腔作为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重要部位,其微生物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口腔健康。本文旨在探讨口腔微生物与口腔疾病的关联性,以期为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口腔微生物群 口腔疾病 关联性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根据中医脾胃理论,小儿疳积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脾胃受损。本文以脾胃学说为切入点,以“调补脾胃、消补并重”为治法,探索小儿疳积症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为了补充营养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常采用口服微生物制剂进行治疗。然而,中医基于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在“小儿脾常不足”学术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调治小儿病,重在脾胃”的思想,并运用该理论治疗小儿疳积,通过调补脾胃、健脾益气等中医治法,使肠道微生态恢复平衡,增强疗效。基于此,本文对基于脾胃学说,对中医治疗对疳积患儿肠道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脾胃学说 中医治疗 疳积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维生素D具有维持肠道菌平衡稳定的作用,可以调节肠道菌的种类和数量,影响宿主的健康状态,并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涉及维生素D/VDR信号通路、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维护肠道屏障以及影响抗菌肽的产生等途径。本文总结了维生素D与肠道菌的关系以及作用途径和机制,旨在为临床应用维生素D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 标签: 维生素D 肠道菌群 肠黏膜免疫
  • 简介:摘要:妇科肿瘤是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其症状复杂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症状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进展与趋势。通过系统分析近年来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在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多模态护理策略,包括心理支持、疼痛管理、营养干预等,对于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症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讨论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可行性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为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妇科肿瘤 症状群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DRGDIP付费下开展中医优势病的政策思考。首先,从政策依据、付费模式不适配问题以及中医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开展中医优势病医保支付的必要性。随后,提出了明确中医优势病的内涵和外延、建立评价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系统等建议,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探讨了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的原则和适合中医优势病的支付方式,为政策实施提供了具体思路。综合这些方面,本文为开展中医优势病医保支付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思考,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地位和效益。

  • 标签: DRGDIP付费 中医 病种 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棉条固定法与粘贴式棉片固定法对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气管切开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了病人各37例。观察组采用粘贴式棉片固定带,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棉条固定法进行对气管切开套管进行固定。观察两组病人气管套管脱出率、颈部皮肤受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气管套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颈部皮肤受损情况比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粘贴式棉片固定法能够降低气管套管脱出率,并且对颈部皮肤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气管套管 固定方法 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