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中所有三踝骨折患者的个体资料进行分析,录入其中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随机分组方案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4。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仰卧为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内固定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骨折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三踝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内固定治疗进行辅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手术应用中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内固定 三踝骨折 治疗方案 录入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创伤小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方法观察后外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等指标,并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相比较。结果后外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后外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较传统术式更安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简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因其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可早期下床锻炼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自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应用AF、USS、GSS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后外侧植骨 融合治疗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系统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本次对 CT 、 MRI 诊断 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诊断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 纳入本文的研究对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射频消融+臭氧治疗的效果。方法40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规定时间内20171-201812月)纳入研究,臭氧注射治疗的20例纳入普通组,射频消融+臭氧治疗的20例则纳入治疗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的VAS分值为(5.17±1.29)分,与普通组的数据经t值计算后,未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3dVAS分值为(2.80±0.37)分,治疗后6dVAS分值为(0.94±0.22)分,与普通组的数据经t值检验后,差异大,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55.00%11例),无效率为0.00%0例),数据与普通组之间符合常态分布,差异大,P<0.05。治疗组治疗显效率为45.00%9例),与普通组60.00%12例)之间的数据差异性小,P>0.05结论臭氧+射频消融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极外侧型 射频消融
  • 简介:患者女,50岁,因左膝关节扭伤后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于2004年8月17日住院。2月余前患者在晨练中用力蹲坐后做甩腿动作时突发左膝疼痛并有绞锁感,经他人牵拽抖动后稍缓解。此后日常生活中左膝仍不能伸直并疼痛,做下蹲、上下台阶等动作时明显,逐渐影响一般性行走。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膝无肿胀,屈伸受限,屈伸范围20°~90°之间;

  • 标签: 髂胫束摩擦 半月板损伤 综合征 膝关节扭伤 同侧 外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患者均于术前对患肢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血管采用高频彩超检测,根据穿支血管中走行距离最短、流速快、管径粗的均经体表定位设计皮瓣。对比分析术中观察情况与术前定位检测一致与否。结果本组20例患者在皮瓣范围内拟设计56支穿支血管,且术中均准确证实,准确率100%。术前彩超检测与术中见穿支血管走行方向一致。沿穿支血管对肌间隔或肌肉追踪分离至血管主干,皮瓣均根据术前设计切取成功。患者皮瓣质地、色泽、外形良好,感觉、出汗情况尚可,且随访时间为6-12(8.3±1.1)个月。结论高频彩超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提升穿刺皮瓣切取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定位 高频彩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讨论后外侧小口人工股骨头置换在老年髋部置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3例,利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并给予实验组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对照组利用传统的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的实际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切口长度上的数值小于对照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手术之后下床活动时间也快于对照组,在Harris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5.6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给予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利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有着创伤比较小、效果比较好等诸多优势,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后外侧小切口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腹腔镜下腹直肌外侧悬吊术作为盆腔脏器脱垂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2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个病例作为实验组,10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腹直肌外侧悬吊术治疗。手术包括膀胱截石位的取膀胱,阴道前和/或后壁修补术,以及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恢复时间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了腹腔镜下腹直肌外侧悬吊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一技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较少。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表现出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小的出血量、更快的康复速度和更低的复发率。腹腔镜下腹直肌外侧悬吊术是一种有望成为盆腔脏器脱垂治疗首选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痛苦。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盆腔脏器脱垂 腹直肌外侧悬吊术 子宫悬吊。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内外侧双切口入路对同时累及内外后侧的SchatzkerV型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患者Rasmussen放射学评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本院19例行内固定术治疗的SchatzkerV型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前外侧和后内侧切口的手术入路方式。评估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翻角及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运动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时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翻角及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情况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术后12个月时平均Lysholm评分为90~100分,平均(96.58±2.59)分;术后12个月时平均HSS评分(92.14±3.99)分,优良率为100%。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复位丢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情况。结论 对同时累及内、后内、外侧的SchatzkerV型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患者而言,采取前外侧和后内侧双切口的入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效果,且手术操作便捷,安全性高。

  • 标签: [] 胫骨平台骨折 后倾角 内翻角 膝关节 Rasmussen放射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活血行气膏治疗股骨头坏死大腿前外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4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股骨头坏死大腿前外侧疼痛患者参与研究。共抽选出30例,将30例股骨头坏死大腿前外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股骨头坏死前外侧疼痛患者给予西药止痛,而观察组则采用活血行气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患者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股骨头坏死疼痛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行气膏在治疗股骨头坏死大腿前外侧疼痛中能够取得满意成效,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还能够保证疼痛不再复发。

  • 标签: 活血行气膏 股骨头坏死 大腿前侧疼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踝及三踝骨折治疗阶段,采用后外侧入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限定为本院于2022年1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接诊并收治的60例双踝及三踝骨折患者,基于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后外侧入路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双踝及三踝骨折治疗阶段,采用后外侧入路法,能进一步保证医疗干预效率的有效提升,显著促进预后骨折康复效率与伤口愈合效率(P<0.05);后外侧入路干预疗法,在双踝及三踝骨折中能有效强化医疗干预治疗,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有效恢复提升生理康复效率(P<0.05)。结论:为进一步保证后双踝及三踝骨折干预的临床疗效,医疗干预方案中,选择后外侧入路干预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医疗干预效率,促进患者预后关节功能提升,显著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后外侧入路 双踝及三踝骨折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在三踝骨折治疗中应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联合的方式,对其效果展开分析和探究。方法:68例三踝骨折患者均是由本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随机抽取的,因为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的是常规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的是改良后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优良率方面100.00%显然比对照组70.59%高,P<0.05,组间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踝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方式,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用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用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资料,共30例。比较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骨折复位情况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用治疗三踝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根据手术入路、切口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组2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后外侧入路方式,研究组采取改良后外侧入路小切口手术。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后外侧 小切口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近 10 多年来 ,由于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研究技术的发展 ,加速了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使运动性疲劳和消除再一次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提高运动能力是我们研究运动性疲劳和消除的关键,通过对人体动能的决定性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深入人体组织变化以及运动后的表现,全面更详细的展现出运动性疲劳的后期变化,将身体结构上的变化及组织器官上的能力反应,做出科学有效的鉴别方案,通过不同的反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 标签: 运动性疲劳,消除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归纳,从对运动性月经失调的认识出发,介绍了中医对运动性月经失调的认识、运动性月经失调的病因、病理,拟对该病做一简述。

  • 标签: 运动性月经失调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