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胃癌术后患者癌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便为 胃癌术后患者的 癌性疼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 2015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 72 例进行分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 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开展的各项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 VAS 评分、疼痛控制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优,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更短,芬太尼用量更低( P < 0.05 )。 结论: 在胃癌术后患者癌性疼痛管理中, 癌症疼痛 护理策略团队对提升患者的各项临床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推广与普及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联预康复策略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 78例,分作 2组围手术期行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 39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39例接受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 3d的营养状态(前白蛋白、白蛋白、 BMI)均优于对照组;术前、术后 7d,进行 6min步行距离测试,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两组肺部并发症、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三联预康复策略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营养情况,从而促进术后康复,而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内镜微创技术治疗消化道早癌与外科手术疗效对比。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7月~2019.7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中我院所收治的消化道早期肿瘤病患,选取的研究例数为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消化内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之后,观察组根治的概率与对照组相当;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在手术后恢复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恢复时间要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对最终的治疗结果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对消化道早期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消化内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根治消化道早癌,有更小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病患对治疗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 类癌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近 60%类癌发生在消化道,直肠类癌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类癌 20%~ 55%,占类癌总发病率 10%~ 17%[ 1-3]。直肠类癌组织分化与良性肿瘤相似,病理组织学表现却与恶性肿瘤相似,具有强烈恶变倾向及容易复发和发生转移等特点,加之发病缓慢、起病隐匿,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4]。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类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 5],尤其是超声内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内镜技术的兴起,直肠类癌的内镜下治疗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 我们通过对 2016年 4月 ~2018年 4月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超声内镜诊断并经 ESD治疗的类癌患者 23例进行临床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内镜联合 ESD治疗在直肠类癌诊疗中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
简介:摘要: 类癌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近 60%类癌发生在消化道,直肠类癌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类癌 20%~ 55%,占类癌总发病率 10%~ 17%[ 1-3]。直肠类癌组织分化与良性肿瘤相似,病理组织学表现却与恶性肿瘤相似,具有强烈恶变倾向及容易复发和发生转移等特点,加之发病缓慢、起病隐匿,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4]。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类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 5],尤其是超声内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内镜技术的兴起,直肠类癌的内镜下治疗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 我们通过对 2016年 4月 ~2018年 4月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超声内镜诊断并经 ESD治疗的类癌患者 23例进行临床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内镜联合 ESD治疗在直肠类癌诊疗中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下 ESD术治疗消化道早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6月间收治的行内镜下 ESD术进行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 60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 n=30,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一组为实验组( n=30,给予本组患者相关的术后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 对行内镜下 ESD术进行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相关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我院于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收入的行肝癌介入术的肝癌 患者 80 例 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常规 组和延续 组,各40 例 ,常规组予常规护理 ,延续组予 延续性护理 ,对比 两组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 。结果 延续组癌性疲乏程度 低于常规组,且 生存质量评分 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肝癌介入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癌性疲乏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膀胱癌根治术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1例,均开展膀胱癌根治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就两组患者焦虑状况、睡眠质量等的改善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开展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提升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应用螺旋型鼻肠管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4例,将这些患者分别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鼻胃管方式给予其营养支持,而观察组中患者以螺旋型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1.2%,而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只能达到73.7%;观察组患者中共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肠内营养中应用螺旋型鼻肠管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比较高,可以优先选择这种营养支持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咽癌临床护理带教教学中问题教学和兴趣培养的有效作用和效果。方法:将2020-5月至2021-9月来我院进行实习的60例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式,而实验组采用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的临床带教方式,并对两组实习生的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的30例学生无论是理论考核成绩,还是教学满意程度上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在鼻咽癌临床护理教学中,对带教方式进行优化,将问题教学与培养兴趣融入其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对实习生护理知识结构的有效构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护理思维,提高其护理综合能力,具有很高的临床教学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有效防范策略。方法: 2019年1月起对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消化内科既往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总结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制定管理对策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学习, 2019年为实施后, 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 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消化内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结论:对既往工作进行调研分析,总结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防范管理策略,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 抽选200例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各100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中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就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对比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护理质量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对比来看,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干预中明确护理风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患儿治疗中安全性的保证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