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牙周炎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甲硝唑片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67.44%(29/43)(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胃肠道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52%(4/42)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及胃肠道反应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26%(10/4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硝唑组,缩短了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不良反应小。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甲硝唑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于不同手术体位下利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实施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仰卧位组术中行仰卧体位、侧卧位组术中行侧卧体位。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情况相关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数据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arris量表评分对比P>0.05,出院时、随访1年研究组Harris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侧卧体位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有效性更优,有利于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体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水细菌菌落检测中运用不同培养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55份透析用水样本为研究对象,在胰蛋白胨葡萄糖浸膏琼脂(TGEA)、Reasoner’2A琼脂(R2A)和血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在20℃和35℃中分别进行48~168h的培养,并且结束培养时,计算培养皿的细菌菌落数。结果R2A和TGEA的细菌检出率和细菌菌落计数均高于血培养基组(P<0.05);与血培养35℃培养48h相比,R2A在20℃环境下培养168h的细菌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同时,经Bland-Altman分析,TGEA培养基30℃培养120h和R2A培养基20℃培养168h细菌检出率的一致性较好。结论TGEA或R2A培养基能够使透析用水的细菌检出率和细菌菌落计数提高。

  • 标签: 透析用水 培养基 血液透析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服避孕药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对比。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60例进行避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避孕药避孕,观察组患者放置官内节育器避孕,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外怀孕、宫外孕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1例停用,对照组出现4例停服,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要避孕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避孕药 避孕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外伤伤口患者处理中采取传统缝合方法或者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伤口缝合法,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优良率为100.00%,较同期对照组患者的66.67%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处理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结论对于急诊外伤伤口患者采取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效果优于传统缝合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并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急诊外伤伤口 传统缝合方法 医用胶粘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外固定支架术,观察组行锁定加压钢板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掌倾角、桡骨高度及优良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基本一致,外固定支架术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低,但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术式。

  • 标签: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与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7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黛力新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疗效显著,在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舒肝解郁胶囊 黛力新 脑卒中 抑郁 HAMD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以50例老年脑梗死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老年功能性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分别对两组患者抑郁状况和认知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反应因子和激越性抑郁因子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躯体症状因子和迟滞性抑郁因子与研究组相比较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内的抑郁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临床特征有较大的差异。

  • 标签: 老年脑梗死后抑郁 老年功能性抑郁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与分别单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1,13例);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2,12例);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15例)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1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2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联合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χ2=4.219,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脑梗死时可采用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较于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各自单用疗效更加显著。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联合用药 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应用的价值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12月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检验进行诊断,观察组采取生化检验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组诊断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有效率为94.2%(65/69),与对照组72.46%(50/69)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诊断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检验,且其能提高早期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并且能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诊断价值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到2016年5月来医院检查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病患者144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72例,使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72例,选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等进行观察。结果经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服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用泮托拉唑后,腹痛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服用澳美拉唑的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的临床效果均显示良好,泮托拉唑比奥美拉唑的治疗发挥药效果要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患者中分别采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9月到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90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对照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甲泼尼龙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最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率达到了88.89%,而在对照组中,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率则达到了84.4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但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良反应之间,同样存在差异,但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患者中分别采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最终均达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甲泼尼龙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突发性耳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用于食道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食道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食道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对比,舒适护理用于食道癌根治术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有着促进的作用。

  • 标签: 食道癌 食道癌根治术 常规护理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治疗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7例胆总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以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以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经腹腔镜治疗后,其手术耗时为(115.18±7.66)min、术中出血量(49.05±20.16)ml、胃肠道恢复时间(23.05±3.71)h,住院时间(6.20±1.39)d,手术情况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4)5.88%显著低于对照组(10/33)30.30%(P<0.05)。结论腹腔镜在胆总管结石中再次胆管手术治疗中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手术效果及预后上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是胆总管结石再次手术治疗的理想方案。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再次胆道手术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缺血价值对比。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5年9月份至2018年2月份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估心肌缺血情况,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在评估多支冠脉及单支冠脉病变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率稍高于动态心电图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心肌缺血的程度均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实际应用中应灵活选择。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6ug/ml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和对照组(2.0ug/ml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镇痛前后VAS评分和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1.6ug/ml芬太尼和2.0ug/ml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相当,但1.6ug/ml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更少,临床上可优先选用。

  • 标签: 芬太尼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X线平片及64螺排旋CT诊断胸部创伤临床对比情况。方法选取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诊断的患有胸部创伤的78例患者,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78例患者分为X线平片组(39例)与CT检查组(39例)。医师对X线平片组的39例患者采取X线平片检查,而医师对CT检查组的39例患者采取64螺排旋CT检查,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诊断率。结果CT检查组与X线平片组患者的疾病诊断率以及诊断构成比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部创伤患者采取C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较X线平片检查更具诊断价值,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及预后,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预后后遗症发生率。

  • 标签: X线平片 64螺排旋CT 胸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80例,均进行X线、CT、MRI影像诊断,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CT和MRI影像诊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5.2%、67.6%和9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MRI诊断准确率最高,CT次之,X线敏感性最差,因此,MRI是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最佳的诊断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X线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2014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卒中住院病人,获得2272例患者具体资料。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及SPSS19.0进行分析,从中探讨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脑卒中、糖尿病、心脏病患病率及用药率方面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血压及高密度脂蛋白、阴离子间隙方面明显低于出血性脑卒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脑卒中、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更为密切,年轻患者更容易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年老患者更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要针对患者具体的病情,展开有效的控制措施。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选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56例,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传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