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在COPD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获取的60例具有完整治疗信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ACBT干预,对比两种治疗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者的FVC、FEV1以及FEV1/FVC值、动脉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7d内的平均排痰量为34.25±4.78(g),高于对照组的21.51±3.20(g)(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复中,应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能够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增加患者的排痰量,改善患者的氧合及肺功能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胸外伤患者ICU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呼吸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实施系统的呼吸道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救治的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为50例,进行无创正压通气。B组患者为30例,进行有创正压通气。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应的机械通气治疗后,A组5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例数为43例,治疗有效率为86.0%,B组治疗有效例数为22例,治疗有效率为73.3%。B组患者在通气过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漏气,30例患者均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00.0%。A组患者通气过程中2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8.0%。结论选取合适的机械通气方法对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共12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均有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中显效和有效的患者例数远多于对照组,有效率为85.94%远高于对照组的64.06%;同时实验组中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的患者例数也更多,总体满意率高达76.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43%,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干预效果,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住院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呼吸功能训练组、对照组。所有心衰患者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实验前后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没有明显提高、但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虽然心功能指标上从统计学上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呼吸肌训练可重度心力衰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合理治疗。方法将1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反复咳嗽的患者,经静滴抗生素治疗5天后,未见缓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90例气道反应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茶碱缓释片及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B组46例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茶碱缓释片及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联合倍氯米松吸入剂吸入治疗,疗程7天,观察2组患者的咳嗽及胸闷、气紧和气道反应性分级情况。结果常规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者,93.8%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A、B2组治疗后咳嗽及胸闷、气紧和气道反应性降低,均为P<0.05,但A组与B组同期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气道反应性增高的患者,抗生素治疗无效者,用氯雷他定、茶碱缓释片及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治疗可有效缓解咳嗽及胸闷、气紧等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8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开展临床试验,依照随机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39)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n=3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显效例数大于对照组,有效率94.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可见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促使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并帮助患者尽快改善临床中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因此在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洁霉素与病毒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87.14%,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在细菌清除率方面,观察组为93.42%,对照组为89.11%,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用药后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对比,两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安全可靠,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芬太尼对七氟烷麻醉患儿自主呼吸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疝气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麻醉用药瑞芬太尼0.09μg/(kg?min);改良组给予瑞芬太尼0.06μg/(kg?min),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麻醉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对比存在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开始疼痛时间、躁动发生比例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和麻醉。结论对于小儿疝气手术中对患儿实施瑞芬太尼0.09μg/(kg?min)联合七氟烷麻醉,能够明显增加患儿自主呼吸的抑制,应用瑞芬太尼0.06μg/(kg?min)联合七氟烷麻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减轻呼吸抑制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呼吸内科所收治的90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应急护理干预实施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经临床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等各项体征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24小时强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恶化,并在正确的护理指导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对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及后期康复均有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