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科应用多模式导师制培养对新入职护士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5年开始实行多模式导师制培养新入职护士的制度,采用回顾研究法,选取采用传统培训模式15人为对照组与采用多模式导师制培训15人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操作与理论考试成绩、调查职业认同感、以及差错及投诉发生率、民主满意度测评等综合成绩。结果经过多模式导师制培养的护士在考试成绩、职业认同感、民主满意度测评、差错及投诉发生率方面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取多模式导师制培养可避免经验式带教,让新护士有归属感、安全感、能提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技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12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7102次,改进前,常规痰液采集。2018年1月—10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5871次,改进后,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进行预调查,在2017年12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在2018年4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改进后,采样不合格率、样本污染、样本量不足率,误漏诊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调查家属对痰液采集的满意度评价高于预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可以明显提升样本质量,细菌学检验质量。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患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在无形中就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们国家医院中护患比例不足是常态,护士工作量大,工作压力重,再加上患者的高要求,目前护理工作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为此,我们要加强对护士实施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提升护士的人文素养,使护士明白在工作中要调节好自己的状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价值,认真、谨慎的工作,向患者展示护士的专业性,在工作中无微不至地关心患者,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尊重患者,以此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这是我们护理工作最终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8例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以检测方法不同为分组依据,其中44例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的患儿为对照组,44例应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患儿为实验组,对2组患儿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对照组中与其他年龄段相比,4~7岁患儿阳性检出率较高,比较差异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在完成麻醉学专业本科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选择学生实习结束后的一个学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多选式”个性化培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科研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临床麻醉各亚专业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并初步了解科研方法;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护考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与结果。方法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在3年的教学过程中,“2+1”人才培养模式组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是一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培养环境主要是学校;“1+1+1”人才培养模式组按照虚拟仿真训练为基础、实际操作训练为突破口、技能岗位顺序渐进的原则,紧紧围绕学院“三对接三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前对两组高职护生学习成绩、职业能力评价结果比较。结果“1+1+1”人才培养模式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相比较于“2+1”人才培养模式组有明显提高,教师与行业专家对“1+1+1”人才培养模式组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评价相比较于“2+1”人才培养模式组也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更加符合新护考形式下人才培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全科医师掌握神经内科疾病治疗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名实习全科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学员10名。让实验组学员通过讨论以及学习病例的方式,对其进行思维培训;而对照组学员则进行常规化培训。对两组学员病史采集、检查神经系统、理论知识、查看影像能力以及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进行考评以及对比。结果实验组病史采集成绩为(16.65±1.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7±2.24),(P<0.001)。实验组检查神经系统成绩为(89.23±1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4±14.62),(P<0.001)。实验组理论知识成绩为(86.28±10.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5±12.67),(P<0.001)。实验组查看影像能力以及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将探讨以及学习病例的方式应用于全科医师的临床实习中,能够使学生良好的掌握神经内科的理论知识以及系统的思维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疑尿路感染者50例研究对象,以中段尿作为尿样标本,采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与尿液培养以对尿液样本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结果。结果50例患者进行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的标本中,标本为阳性31例,标本为阴性19例,阳性率为62.0%,阴性率为38.0%;细菌培养结果,标本中阳性30例,标本阴性20例,阳性率为60%,阴性率为40.0%。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测定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准确性极高,在尿路感染的诊断中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