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患急性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5例患者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后,治疗成功34例,成功率为(97.14%),手术平均时间(38.75±12.49)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5.07±1.25)d。治疗后共有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痉挛、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1例患者出现前臂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疗效显著,具有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男性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7月间确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男性早发急性心肌梗死与患者饮酒、吸烟等因素呈正相关,同时对于有家族史以及高TG血症患者的患病几率相对较高,和男性非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及女性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1)。但是糖尿病患者以及高血糖患者发生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较其它两组患者低。而三组患者的低HDL-C、高TC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导致男性出现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大量饮酒、大量吸烟、高TG血症以及早发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等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的近期预后因素。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5例AMI合并VSR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后的存活期分为两组S组(存活≤30d,34例)和L组(存活>30d,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存活期≤30d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制定AMI合并VSR患者的近期预后危险评分。结果S组与L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女性、Killip分级≥Ⅲ级、前壁心梗、无室壁瘤形成、室间隔穿孔发生在近心尖部和AMI发作至VSR确诊的时间(AMI-VSR时间)≤4d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Killip分级≥Ⅲ级、前壁心梗、不合并糖尿病、无室壁瘤形成和AMI-VSR时间≤4d均为AMI合并VSR患者存活期≤30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合并VSR患者存活期≤30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Killip分级≥Ⅲ级、前壁心梗、不合并糖尿病、无室壁瘤形成及AMI-VSR时间≤4d,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给予更积极有效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方法、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92例临床治愈,转院4例,补救性冠脉介入治疗3例,死亡3例。结论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加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选择更好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的非常满意度为73.47%,高于对照组的24.49%,且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9.80%(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上,有利于减少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有助于患者控制病情,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患者住院产生死亡的高危要素。方法选出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AMI老年患者422例,并依据住院是否产生死亡分成两个组别,死亡组收入了47例患者,成活组收入了375例患者,比照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65岁、收缩压<100mmHg、心率>100次/min、Killip分型>Ⅱ级、肾功能型障碍、前壁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心源型休克等比照成活组,P<0.05。结论引发AMI老年患者住院产生死亡的高危因素即Killip分型>Ⅱ级、新发心房颤动、恶性心律失常、肾功能型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种血脂成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风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住院病历资料的方式,选取80例AMI患者(AMI组)、40例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未发生AMI的冠心病患者(胸痛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部分血生化指标以及病史等进行研究,AMI组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各40名。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在TC|、LDL和HDL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与胸痛组相比并没有显著性差异。(2)血清TG水平在各组中没有显著性差异。(3)与对照组相比,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超敏反应蛋白(hsCRP)有显著性升高。(4)血清hsCRP与HDLC显著负相关,但是hsCRP与TC、LDL和TG没有相关性。结论降低血清TC不能降低AMI的风险。增加HDLC和hsCRP能显著增加AMI发作的风险。HDLC和hsCRP可能是预测高危个体以及AMI患者预后的有用的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