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配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0例患者、2000份有关物品和40名静配中心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从2020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从2020年7-12月实施细节管理(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工作人员考核结果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配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不但能够促进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技能的提升,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为有序开展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患者的用药安全得以有效保障。
简介: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与护理分层管理结合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选取耳鼻喉科病区100例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管理模式和目标管理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考核质量,两组护理总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护理质量中护理记录、技术操作等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应用在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简介:一氧化氮(NO)在各类分子进程中均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出现,其在生理学和病理学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作为气体分子和带非共用电子的自由基,NO参与不同的生物进程。在许多例子中NO通过活化环鸟苷酸和提高胞内cGMP合成来介导其生物效应;然而NO非cGMP依赖效应的种类列表也在快速增长。过量NO为特征的炎症反应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存在,靶向NO信号的治疗策略已于近年引起研究者注意。许多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使用在中医药传统治疗和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都享有盛誉。主要介绍NO作为药物的使用历史,着重指出发展靶向NO信号分子型新中药的重要性,并提出使用药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于细胞、器官及无细胞水平来鉴定、纯化和重组以调控NO信号途径将是治疗NO产量不平衡为特征的众多病理情况的新策略。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住院信息系统整合在血液科患者预约住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血液科实行门诊、住院信息系统整合,患者可预约住院,将其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采用传统住院模式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住院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及床位使用率,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医生、护士及患者对预约住院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床位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护士及患者对预约住院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模式(P〈0.05)。结论:通过门诊、住院信息系统整合实施预约住院模式,有效提高了血液科的床位利用率,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总结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2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柴胡、川贝母、黄芩、生甘草、桔梗、金银花、白茅根、连翘、芦根等,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有柴胡、川贝母,柴胡、黄芩,柴胡、生甘草,川贝母、黄芩等,根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桔梗、川贝母、前胡等22个核心组合和竹叶、太子参、知母、金银花等7首新处方。结论聂惠民教授临床善用《伤寒论》经方化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简介:目的:通过对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2001年-2011年的相关文献,两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5.1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从相关的83篇文献中,按照纳入标准筛出5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瓜蒌薤白半夏汤干预的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侯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评价方面显示该处方临床应用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就目前能获得的临床证据表明,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