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清肺通络汤治疗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9例脑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同时依据痰培养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通络汤加减口服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4d。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致病菌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卒中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受试者按1:1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火针组和康复组.两组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火针组加用火针治疗,康复组加用康复训练.两组受试者均治疗3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吞咽严重程度量表(DSRS)、改良版Mann吞咽量袁(MMASA)和洼田俊夫饮水测试(KTST)三个量表的评价,并对实验过程中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等进行记录,最后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第3周,两组DSRS、MMASA和KTS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变(P<0.05),且火针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第3周时两组间疗效比较,火针组疗效均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火针可以显著改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的DSRS、MMASA和KTST评分,显著提高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简介:摘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和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治疗结果针对于后循环TIA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阿加曲班进行临床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及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明显降低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随访复发率,显著提高患者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症状缓解,治疗中未见不良临床反应,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和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组在口服相同药物基础上加用针刺和耳穴贴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HRV变化。结果:治疗8星期后,两组HAMD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认知因子及总分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星期后,两组24h内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窦性心率的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h内窦性心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h内相邻窦性心率R-R间期差大于50ms的个数占百分比(PNN50)及高频成分(HF)均较治疗前增加,低频成分(LF)及低频高频比(LF/HF)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和耳穴贴压可增强常规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RV的改善作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信群对出院初产妇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3 月 -12 月某 妇幼保健 院出院的 109 例 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观察 组( 55 例)和对照组( 54 例), 对照组初产妇采用常规出院随访方式,干预组采用微信群对出院初产妇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初产妇母婴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微信群对出院初产妇实施出院延续护理后,干预组初产妇母婴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应用微信群对出院初产妇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初产妇的母婴知识知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中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后对患者的睡眠障碍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6 月间收治的 58 例因中风而产生睡眠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和 29 例。对照组患者施行西医常规性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 睡眠障碍评分相比, P>0.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的睡眠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的睡眠障碍评分, P0.05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的神经功能评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