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儿童免疫规划现状,为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法)共抽取新会区3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1—2、3—4、7~8岁3个年龄组儿童,每个年龄组抽取5名调查对象,对每个调查对象家长进行询问并查看接种证(卡)。结果1—2岁年龄组儿童卡介苗接种率为100.00%(150/150),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服苗率为100.00%(150/150),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33%(149/150),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7.33%(146/150),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33%(149/150),乙脑疫苗接种率为95.33%(143/15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9.33%(134/150),“六苗”全程接种率为92.67%(139/150);3~4岁年龄组儿童A群流脑疫苗第1针接种率为92.67%(139/150),第2针接种率为96.67%(145/150),甲肝疫苗接种率为86.67%(130/150),麻疹疫苗复种接种率为90.67%(136/150),百白破疫苗加强接种率为90.67%(136/150),乙脑疫苗加强接种率为98.00%(147/150);7~8岁年龄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服食率为92.00%(138/150),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率为99.33%(149/150),A+C群流脑疫苗第2针接种率为94.00%(141/150)。结论江门市新会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今后仍需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玉林市福绵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卡介苗(BCG)、小儿麻痹糖丸(OPV)、百白破(DPT)、含麻疹成分的疫苗(MCV)、乙肝(HepB)、乙脑(JEV)、流脑(MPV)、甲肝(HepA)的预防接种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居住≥3个月的1-3岁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各215名,进行免疫规划8种疫苗的接种率调查。结果调查的流动儿童建证率99.5%。建卡率100%。8种疫苗BCG、OPV、DPT、MCV、HepB、JEV、MPV、HepA分别为99.5%、98.8%、91.6%、89.7%、97.0%、86.8%、89.3%、89.7%。8种疫苗的合格接种率为85.8%,但流动儿童的合格接种率(85.8%)明显低于常住儿童(95.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除合格接种率外其它疫苗DPT、MCV、JEV、MPV、HepA都比常住儿童低,两者之间差异均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8种疫苗中以超期未种较多。结论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做好常住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应重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以唐山市丰润区为例分析当地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方法以唐山市丰润区505名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常住儿童287名,流动儿童218名,调查分析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卡疤率、BCG接种率、OPV接种率、DTP接种率、MV接种率等,并从流动儿童中随机抽取50名儿童,向其家长了解未完成接种原因。结果比较唐山市丰润区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可知,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卡疤率、BCG接种率、OPV接种率、DTP接种率、MV接种率等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流动儿童接种原因,其中未接到通知者15名,接种点离居住地较远者6例,接种周期过长者5例,儿童家长对规划免疫认识不足者9例,计划外生育者2例,家长时间无法配合者11名,其它原因2名。结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完成率远远低于流动儿童,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免疫规划宣传不当、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认知不足、家长时间无法配合等,因此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宣传,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全面性,以提高流动儿童疫苗接种完成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我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救治的共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2组各50例患儿分别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全程绿色通道,对照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对比分析价值(P<0.05)。对比两组患儿所涉及的治疗流程时间可见,观察组各项时间数据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对比分析价值(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应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对老年人进行老龄化情况调查,了解老年人群主要慢性病及卫生资源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881名常住居民进行家庭情况、社会人口学特征、主要健康状况、疾病影响因素、卫生资源利用和生活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2051人,其中老年人1881人,男性907人(占48.20%),女性974人(占51.80%),性别比为0.93∶1。平均年龄(63.66±9.81)岁,随着年龄上升,慢性病患病率增高(P〈0.01)。婚姻对慢性病患病有影响,婚姻美满者慢性病患病率低(P〈0.01)。主要慢性病顺位次序为高血压、关节炎、慢性肺部疾病、白内障、糖尿病、心绞痛、哮喘、脑卒中、伤害以及抑郁。住院者1年总治疗费用为2080952.38元,平均费用10400元/次,非住院及家庭内治疗年治疗费用为1361636.83元,平均花费364.07元/次。老年人的医疗支出约占全年平均收入的19.86%。结论人口老龄化和不合理生活方式导致慢性病发生增加,老年人治疗费用增加,为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应有效遏制主要慢性病的蔓延。
简介:摘要目的更新护理用具,节约护理劳动,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两种不同的静脉输液配套用具的操作调查,寻找证据,判断优劣,为改进做准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打印瓶签不需要专人守候;黏贴每一瓶大输液瓶签可节约0.19分钟,从已知的9个护理单元平均每天黏贴大输液159瓶计算,就此一个动作一年就可节省出一个护士;且瓶签未发生翘起、或脱落。结论改善硬件,更新改革临床护理用具和设施,节约了护理劳动,把时间还给护士,增加了护士直接护理病人的时间,病人满意;操作省时、省力,不需返工,减少出错,护士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4种营养不良评估工具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采用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PG-SGA)、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表、微型营养评定表(MNA)、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47名炎症性肠病确诊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与临床实验室营养不良的诊断分别进行发生率和一致性比较。结果PG-SGA、NRS2002、NRS2002、MNA-SF四种量表,McNemar检验,P值分别为1.0、0.035、0.049、0.791,Kappa检验,P值分别为0.311、-0.042、0.237、0.006。结论MNA-SF筛查的营养风险结果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是相同的,且一致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