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探讨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22.02-2023.02一年间,共70例展开护理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以及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两组均有患者35例,作患者心理情绪及术后并发症对比。结果: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显然相比对照组较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远较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运用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负面情绪缓解的效果显著,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行心脏康复训练对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01~2023.02内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行介入治疗患者6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用心脏康复训练)各33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显示,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行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路径化导管室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导管室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路径化导管室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导管室护士准备时间、进入导管室至球囊扩张时间、患者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手术应激情况、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论:路径化导管室护理以循证护理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结合导管室的工作流程,优化了护理干预方案,根据以往的急救护理工作经验,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救治流程中的薄弱环节予以改进,提升了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介入导管室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出本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介入导管室患者7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筛选的患者进行分组。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研究组予以整体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中,研究组数据基础护理、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和护理文书等分值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数据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介入导管室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效果更为突出,不仅将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可获得患者更高的认可,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可广泛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采用血栓抽吸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8例进行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PCI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无复流发生率以及心肌再灌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无复流发生率(5.9%)相对于对照组(26.5%)显著偏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心肌再灌注发生率(64.7%)显著高于对照组(38.2%),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CI治疗中配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TIMI血流状况,提高心肌再灌注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晚期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肺动脉灌注化疗的双途径介入的疗效。方法双途径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26例,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同期中晚期肺癌20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按国际卫生组织WHO肿瘤大小变化的判定标准,近期显效率对照组7/20=35%,实验组23/26=88%。双介入疗效优于单介入。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穿刺巧克力囊肿,向囊内注射药物,介入治疗盆腔内及腹壁切口皮下巧克力囊肿并观察其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下经最短途径用穿刺针刺入巧克力囊肿内抽吸出囊内陈旧性血液,再注入无水酒精,保留五分钟后抽出,囊内注入少量丙酸睾丸酮保留(对于囊肿压力高的患者,于囊内外分别注入丙酸睾丸酮的患者为A组;对于囊肿压力不高的患者,未再囊外注入丙酸睾丸酮患者为B组)。结果经过对86例介入治疗的巧克力囊肿患者1-5年的跟踪随访,本组病例经过介入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达100%,而其治愈率A组明显优于B组(P值<0.05),随访三年以上的62例患者,无症状复发的患者57例(91.94%)。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巧克力囊肿,对于缓解其囊肿所致的痛经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方法简单易行、痛苦少、疗效可靠、易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