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研究。方法:研讨时间定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将60例住院治疗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划入一组,定义为研究组,将60例同期无脑梗死病人划入一组,定义为参照组,而后针对其年龄、血压、血糖、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等指标实施比对。结果:研究发现,该病变多为腔隙性脑梗死,基本位于大脑皮层静区和非优势半球的枕叶或顶枕叶,且此类患者多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是较为明显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对SBI高危人群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防止进一步形成症状性脑梗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连地区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基因谱特点。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7个家族、14个病例进行全外显子组序列检测并分析。结果:7个家系中包括5个亲子型和2个同胞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BRAF基因检出率为85.7%(12/14),检出POLD1、PTEN、 TERT、PIK3CA、STK11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1%(1/14)、7.1%(1/14)、7.1%(1/14)、7.1%(1/14)、7.1%(1/14)、14.3%(2/14),其余基因均未检出;亲子型与同胞型检出的基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连地区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以BRAF V600E基因错义突变为主,为临床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嗜酸性粒细胞(EC)增多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变化,得出结论脑脊液改变可作为诊断广州圆线虫病的主要实验室依据,但其中EC的变化和病情的变化可能不相一致。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使预防及救治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5例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发性脊柱骨折、创伤严重度评分以及骨折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55例脊柱骨折患者当中主要的致伤原因就是摔伤,占到了45.4%的比例(25/55),随后就是高处坠落伤25.4%(14/55),生活伤20.0%(11/55),车祸伤7.2%(4/55),重物砸伤5.4%(4/55)。相对于女性患者而言,男性在生活伤、重物砸伤以及高处坠落伤方面具有明显较高的比例,相对于男性患者而言,女性患者摔伤比例明显要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ASIA分级为根据,可以将患者的骨髓损伤划分为,A级7.3%(4/55)、B级3.6%(2/55)、C级5.4%(3/55)、D级16.3%(9/55)。男性患者脊髓损伤分级当中A级共计有3例,占到了10.7%(3/28)的比例,女性患者为3.7%(1/27)的比例,两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分级、致伤原因等方面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在防治老年人外伤性脊柱骨折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性别差异的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研究应对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该疾病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疾病的临床特点较为典型,而针对患者的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患者治疗后的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且患者治疗之后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前后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难治性哺乳期乳腺炎具有典型的疾病特点,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为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母乳喂养率,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2月-2014年08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按照是否有痛感分为心肌缺血有痛组和心肌缺血无痛组,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结果。结果心肌缺血有痛组患者的心率、年龄、运动情况、发病时间段、心电图S-T段出现了水平向下偏移不超过两毫米的发病率和心肌缺血无痛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和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存在明显差异,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做好患者的预后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临床特点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3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期间内我院所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无骨质疏松症状),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有骨质疏松症状)。所有患者经确诊为Colles骨折后,均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外固定6周后拆除石膏,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骨折程度分型以Ⅲ~Ⅳ型为主,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复位后失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患者多为Ⅲ~Ⅳ型骨折,复位后失效率高,需要通过改进外固定方案以及积极康复训练的方式提高治疗有效率。
简介:摘要 目的 骨性Ⅲ类错牙合 畸形家族遗传倾向显著,乳牙早失或滞留、口腔不良习惯等因素也可引起,Ⅲ类骨面型影响患者咀嚼、言语功能,不利于颜面美观。骨性Ⅲ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的协调性对正畸疗效的稳定及侧貌美观极其重要。本文就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牙弓与基骨弓的特点及临床矫治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MRI显示的脑梗死的病变部位、数量及脑白质疏松的部位和程度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VCIND影像诊断的特点。方法采用成组设计对照研究,VCIND组40例,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颅脑MRI等检查。结果1.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所示的梗死灶,以基底节及额叶多见(P<0.05),梗死灶的数目多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P<0.01)。2.脑梗死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表现除梗死灶外,还多合并脑白质疏松,白质疏松程度重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结论1.VCIND患者其梗死的部位以基底节、额叶多见,梗死灶的数量与认知功能有关,多发梗死灶可能是VCIND的一个特征。2.VCIND患者多伴有白质疏松,白质疏松是引起VCIND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