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个熙熙攘攘的都市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它过分地导向世俗化,把喧嚣作为惟一的有形语言,把有形的争夺当做人生的唯一目的。
简介:这实在是一些拉杂的话.只是因为想到了一句古语。《论语·阳货》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借用之:戏剧,亦然。灾难后。自发的诗歌潮也好,或者是舞台上有意的创作也罢.都深切地传达着这个“文以言”的传统。虽然,这不是一个无诗不可以言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无戏不可以悦的时代
简介:说青春无怨无悔,对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来说.那是自欺欺人.确切地说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简介:主演:吴兴国(京剧·台湾当代传奇剧场)赵志刚(越剧·上海越剧院)田蔓莎(川剧·四川省川剧学校)柯军(昆曲·江苏省昆剧院)李小锋(秦腔·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简介:中华民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中形成其特定的时空观。而这种时空观形成的过程,也是先民们对宇宙自然审美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华美学的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具有时间带动空间、时空圆融一体的特点。同时中华美学又在对时空超越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超脱和自由。学习中华美学要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
简介:梅藤更是一位对杭州医疗事业现代化做出卓越贡献的传教士,目前对他的相关研究很少。更不为人所知的是,他也曾通过信件保存了大量有关杭州的历史记忆。本研究通过翻译、梳理梅藤更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的几十封来往书信,结合其他史料,从布道、行医、梅藤更对杭州的记述三个视角,呈现这些杭州记忆,管窥1917年梅藤更在杭州的活动。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杭州近代医疗事业发展中传教士发挥的影响,对挖掘杭州的城市记忆也有所裨益。
简介:在我的记忆里.四川人民出版社并无校长的编制.而李致任总编辑时确有这个“头衔”.则出自大院孩子们的封赠,其实是对他的昵称,可能喊来亲切顺口,后来成人之间交往有的也这样称呼了。
简介:
简介:中国戏曲从古代迈向现代,经历风风雨雨,其声腔变化有曲牌联套体,亦有板式变化体;其流传范式有"宫廷——文人"范式和"俗野——民间"范式;其剧种变化,往往有着不同程度的"两下锅""随心入腔""改调歌之"成分;其表演和观众的关系,不同剧种中,观演关系多样而复杂。剧种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根据专家统计,1983年全国尚有剧种374个,到了2012年已减至286个,短短30余年,戏曲剧种
简介: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时光荏苒,岁月倥偬。弹指间,我的人生道路已走过了54个春秋。54个春秋有二分之一是在军营度过,有六分之一是在文化口度过。这是一个不长不短的年龄,说不长,是因为还有几十年的路要铿锵跋涉;说不短,是因为已接近花甲之年,人生花甲古来稀呀.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沧桑岁月给予我很多磨不灭的记忆。比如:军校生活、临战训练、戒严执勤、亚运安保、黄河—93、东进—2000、挥戈—01、烈豹—04、乌金山灭火、全国文化厅局
简介:本文主要根据意识形态理论从材料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动画短片《对话的维度》的创作目的和艺术手法。
简介:在社会摧枯拉朽的风暴之后,在激烈的革命冲刷时期,在特殊的艰难境遇之中,常常有痛苦和壮丽的事业伴随而生,那往事的阵阵脉动,那远方的时时呼唤,总是激起我们的回忆,涤荡我们的心灵。人生怎样面对时代的挑战,怎样面对国家的需要,山东省吕剧院演出的吕剧《补天》(刘桂成、孟令河、赵均伦编剧,卢昂导演),为我们做了积极的回答。
简介:作为导演,梁志民很少抛头露面,他说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幕后工作人员”,因为他认为“导演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把一个戏放在舞台上,舞台上的呈现就是代表导演想说的话”。但是这一次,他亲自带着《淡水小镇》来了,因为这出戏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于是我们终于有机会与这位台湾果陀剧场的创始人畅谈戏剧。
简介:所谓志同道合,就是我们这样的一群人——不同的职业,相同的爱好;不同的个性,相同的志趣;不同的年龄,相同的心意。我们这队组合保持着老友的默契,而随时加入的新朋友又会让我们共同的话题有更多的知音。音乐是我们永恒的主题,罗马的《埃莱克特拉》、威尼斯的《塞维利亚理发师》、米兰的《玫瑰骑士》,三部原汁原味、高水准的经典歌剧,让我们这群歌剧粉丝大呼过瘾。
简介:本文用电影文本细读的方式,以罗伯特·麦基的著作《故事》为参照,利用麦基所阐释的银幕剧作原理的结构与人物部分,来分析犯罪悬疑电影《记忆大师》中的主要人物沈汉强的人物心理、人际关系及电影结构。
简介:音乐的创作、生产、把关、传播、接受都是在社会中完成。社会为之提供了一个阐释语境、一个解释性的伴随的文本。社会符号学是对听觉文化进行分析的利器。音乐符号的发送、音乐符号文本分析和音乐符号阐释都可以用社会符号学思路来进行。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入手,以成都"东郊记忆"为案例,分析音乐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具体从音乐文化创意与产业转型、音乐产业发展与艺术集聚的形成、音乐文化街区建设与城市整体发展、音乐文化产业所面临的瓶颈与突围策略等几方面展开。
简介:20世纪初,随着进化论与其他现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国内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历史观的“帝王将相”情节,转而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倡导“新史学”。①在“新史学”思潮的影响下,民间文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影戏是中国许多地区民间最为重要的娱乐形式之一,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与社会意义,也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整体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
简介:2013年5月17日至19日,"第八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在新加坡召开。这是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ATEC)自200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举办会议。论坛的承办方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教育传统的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本次盛会举行之时恰逢其建校75周年庆典。
城市·记忆
灾难的艺术记忆
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
大型演出《实验中国·文化记忆》
中华美学精神的时空维度透视
梅藤更笔下的杭州记忆
一个人的记忆
一条贯穿记忆的大河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记忆法
浅议戏曲剧种发展传承的两个维度
永远的记忆——首届山西艺术节组曲
浅析杨·史云梅耶动画短片——对话的维度
历史的钩沉时代的记忆——谈吕剧《补天》
舞蹈形象色彩的个性化——呼唤编导本体技巧的多维度
永恒的记忆在那个地方 访话剧《淡水小镇》导演梁志民
边走边看——2011音乐之旅记忆串串烧——在路上——畅想音乐之旅
从麦基的《故事》看电影《记忆大师》——以结构和人物为例
社会符号学视域下音乐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
祖师传说、艺人记忆与行业历史——影戏祖师传说的综合整理与解析
记忆与传统,自由与责任——第八届亚洲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综述